APP下载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的护理研究进展

2021-12-23周阿静

健康之家 2021年9期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症监护室预防

周阿静

摘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属于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和停用机械通气、拔出人工气道48 h内发生的肺实质感染性炎症,为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医院内感染[1]。为使用呼吸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发热、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可能导致呼吸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脓毒血症、肺脓肿、脓胸、气胸、心包炎等并发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并增加院内感染的死亡率[2]。因此,有效预防VAP的发生,对降低ICU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等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阐述ICU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因素以及护理研究进展。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

1VAP发生因素

VAP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因素包括:(1)呼吸道与全身防御机制受损。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上呼吸道上皮细胞间含有纤连蛋白以及lgA,具有防止细菌黏附在氣道表面的功能,在严重疾病状态和创伤时,全身防御机制受到损害,因而细菌极易吸附到上皮细胞,在机械通气时,气管插管可直接损伤咽喉部,使气道的自然防御功能破坏,易致呼吸道感染[3]。(2)口咽部定植菌误吸入肺。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病情严重,机体防御功能常受到损害,极易出现口咽部细菌定植,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定植的概率明显增加,另外,在机械通气患者中声门下区分泌物积聚在导管气囊周围形成细菌贮存库。(3)病房消毒隔离措施不力。ICU患者多且病情危重,患者及医护工作人员都不能离开病房,给病房的隔离与空气消毒带来一定难度,机械通气时间过长,及频繁更换气管内套管、反复吸痰,增加了与受污染的呼吸机及仪器、医务人员的手部以及外界空气接触的机会,呼吸机及湿化管道污染、物体表面的细菌污染,也会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4)医源性因素。对接受呼吸机治疗和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医源性因素在肺部感染中所起的作用不能忽视,最常见的是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手部消毒不彻底、不完善,很容易引起患者交叉感染,其次是医疗护理的质量,如气道湿化和吸引的好坏、局部换药是否及时、抗生素的应用和调整是否合理等。

2护理对策

2.1 环境护理

制定并实施安全有效的消毒、隔离制度,定期对病房及病房内的物品、医疗器械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特别注意空气环境管理。实行医院感染、微生物检测的通报制度,早期识别院内感染,及早实行预防VAP的有效措施。加强医护人员教育和感染监测,提高医护人员对VAP感染危重性的认识,提高护理人员掌握预防医院感染的知识和技术,积极落实预防措施。提高医护人员手部卫生,严格执行卫生制度是预防VAP的有效措施,定期开展医务人员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手部卫生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从思想上转变医务人员的态度,自觉执行手部卫生制度,提高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的依从性。

2.2 口腔和呼吸道护理

确保气囊充气后,用无菌棉球蘸取生理盐水清理患者口腔,检查插管是否存在移位,每日护理2~3次,分泌物较多者,适当增加护理次数。清理呼吸道时,呼吸机水温保持30℃~32℃,清理完成后,要尽快清除冷凝水,防治呼吸机内冷凝水促进细菌滋生。每日吸痰时,必须行无菌操作,尽量选择硅胶吸管,先吸气管分泌物,后吸取口鼻分泌物,充分吸净后,再执行下一步护理。

2.3 呼吸管路系统护理

(1)对于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呼吸机管道内是细菌积聚的一个重要场所,经调查研究,呼吸机管路以每周更换一次为宜,每周更换一次呼吸机管路既降低医疗费用,且不增加VAP的发生率。(2)呼吸机冷凝水的收集与处理。呼吸机环路内的冷凝水也具有较强的污染性,使用时应将集水瓶放置在环路最低位置,并及时倾倒,注意冷凝水不能倒在地上,应按感染性废物进行处理。在离断管路或变换体位时,避免冷凝水倒流,以免引起患者误吸及感染。(3)湿化器的管理。湿化器也具有高危险因素,因此湿化器和雾化器内蒸馏水应每天更换,温度保持在32℃~36℃,避免温度过高,以免支气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且可灼伤局部黏膜。(4)保持合适的气囊充气压力。合适的气囊压力能有效密闭气道,防止上呼吸道分泌物流向下呼吸道。

3讨论

呼吸机相关肺炎是ICU常见的并发症,对于病情危重患者而言,呼吸机相关肺炎可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而要提前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及早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ICU患者多需要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治疗,但是机械通气属于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呼吸道生理环境及功能发生了较大改变,加之患者因原发疾病免疫力降低,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极大增加,故VAP发生率较高。近年来,较多临床文献研究推崇ICU临床护理强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部分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研究也发现,预防性护理是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风险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低至10%~15%,可见预防性护理作用意义重大。在实施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必须重视预防性护理,可在ICU护理人员考核评价体系中明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护理干预要求,作为护理人员考核指标,强化其工作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临床应规范ICU病房管理、增强ICU护理人员防范意识,通过对发生VAP高危因素的评估,实施针对性的预防ICU患者院内感染的措施,对有效降低ICU患者VAP的发生率具有重大意义,应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聂艳.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研究进展[J].健康必读,2019(25):267.

[2]袁志清.预防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效果的研究进展[J].养生保健指南,2018(37):251.

[3]顾佳灵,蔡菁,顾婕.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进展研究[J].健康养生,2019(7):53.

猜你喜欢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重症监护室预防
重症患者氯己定口腔护理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短期效果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案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临床效果对比观察与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床头抬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影响的临床分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高危因素及病原学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