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头痛的分类和原因
2021-12-23杨小芹
杨小芹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头痛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认为,头痛的类型有很多种,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1头痛的病因
中医将头痛分为外感和内伤。其中,外感是西医中的继发性头痛,内伤是西医中的原发性头痛。内伤又分为虚证和实证,虚证主要是由于气血和肝肾亏虚所诱发,实证是痰瘀阻络诱发。但很多人头痛是虚实夹杂证,即不光有虚证的因素,也有实证的症状。
2头痛的分类
(1)痰浊头痛:患者大多身体比较肥胖,饮食油腻、刺激,因湿盛生痰,清阳不展诱发头痛,表现为经常感到头痛,伴有胸闷、目眩、咳嗽、恶心呕吐、咳痰。舌苔白腻,脉濡滑。
(2)风湿头痛:感受风寒湿邪,留滞于头部经络,气血痹阻,诱发头痛。避免风寒,头痛自动缓解,但由于湿邪潜伏于内,在天气转阴的情况下头痛便会复发。头痛大都在一侧,或两边交替,头胀痛、刺痛,伴有四肢沉重、胸闷、身体乏力、酸痛。舌苔白腻,脉滑。
(3)风寒头痛:这种头痛类型是最常见的,起病比较急,是由于受风寒侵袭诱发。头痛部位主要位于前额和太阳区,可能会蔓延到颈部,在遇到风寒的时候会加重,且影响肺气宣降,伴有喷嚏、鼻塞、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严重患者可能会发烧。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4)风热头痛:发病迅速,头痛严重,伴有头沉重,并且可能会发烧、头热、喜凉风,口渴、嗓子干、大便秘结、鼻流浊涕、牙痛等。舌苔黄,脉浮数。
(5)肝阳头痛:情绪失调,气郁化火,肝阳偏亢诱发头痛。这种类型的头痛患者大都患有高血压病史,头角抽痛,大都偏一侧搏动样跳痛,伴有耳鸣、头晕、目眩、颈部拘紧感、口苦咽干等。舌质红,脉弦。
(6)瘀血头痛:这种头痛患者大都有外伤病史,发作时比较严重,并且发作次数较多、头痛的部位较为固定,严重者还伴有视力模糊、失眠、恶心呕吐、气短、记忆力下降。舌质紫暗,脉沉细。
(7)火热头痛:这种头痛大都属于阳明经证,气分热邪炽盛所致,主要症状为呕吐、发烧、盗汗、喜欢冷饮、容易暴躁等。舌苔黄燥,脉洪大而数。
(8)肾阴虚头痛:主要症状表现有目眩、耳鸣、头晕、轻微头痛、腰酸、失眠、气短。舌质红,脉细数。
(9)肾阳虚头痛:患者头痛症状较为轻微,伴有有耳鸣、头晕、记忆力下降、四肢发冷。舌质淡白,脉沉无力。
(10)血虚头痛:患病失血后,络脉空虚诱发头痛,主要症状表现有头晕、头部隐痛、四肢无力、食欲减退、记忆力降低等,休息后疼痛感会有所缓解。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3中医治疗头痛方法
3.1 中药治疗法
(1)风痰上扰:主要临床症状有嗜睡、困乏、头昏、恶心呕吐、烦躁、苔白腻。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以健脾化痰。药方包含白术、陈皮、半夏、天麻、白芷、僵蚕、竹茹、茯苓、百合、防风各10 g,胆南星12 g。伴有食欲降低加用山楂;伴有烦躁加用莲子。
(2)瘀血阻络:主要症状是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舌紫暗,脉沉涩。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以通络止痛、活血化瘀。方中有红花15 g,白芷、川芎、当归各12 g,赤芍、地龙、羌活、全蝎、桃仁各10 g,甘草6 g,天麻30 g。
(3)风邪上扰:头痛通常偏向一侧,胀痛感,舌淡,脉浮紧。采用川芎茶调饮加减治疗,以止痛祛。方中包含当归12 g,川芎、白芷、防风各15 g,甘草3 g,羌活、荆芥10 g,细辛5 g,蔓荆子20 g。头痛严重者加蜈蚣;失眠者加用炒枣仁。
(4)肝胆郁热:主要症状有头晕、易暴躁、便秘、耳鸣、头胀痛跳痛,舌红,脉弦数。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以止痛息风、潜阳滋阴。方中有桑叶、甘草各6 g,龙胆草、黄柏、柴胡各9 g,生地、独活、黄芩、僵蚕、白芍、天麻各10 g,防风、牛膝各12 g,川贝母15 g,蜈蚣1条。耳鸣头晕者加用车前子;头跳痛者加用全蝎。
3.2 针灸治疗法
(1)瘀血阻络:选取血海、曲池、合谷、风池、三阴交、列缺、脾俞、阿是穴、阳陵泉等穴位。其中,三阴交、血海、脾俞采用补法,剩余穴位采用泻法,可以在局部和隔俞进行点刺出血。
(2)选取行间、太冲、肝俞、阳陵泉、率谷、悬颅、肾俞、太溪穴位。肾俞、太溪穴采用补法,其他穴位采用泻法。
(3)风邪上扰:选取风池、外关、百会、率谷穴。实证采用毫针泻法;虚证时,百会穴和配穴用补法,头维、风池用平补平泻法。
(4)选取丰隆、头维、阴陵泉、足三里、中脘、太冲、脾俞穴。实证采用毫针泻法;虚证取脾俞、中脘、足三里、阴陵泉,用补法。
4中医预防头痛的方法
(1)注意服用温热药后,忌冷食物,吐法后应忌生菜、生葱等。
(2)头痛患者不宜喝酒和冷饮,不宜吃巧克力、腌制食品。
(3)因風邪头痛者,应避风;因痰浊者忌猪肉、鱼、蒜、醋、冷饮,防风。痰热者,忌动风发热之物。
头痛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除了以上方法,建议患者平常多呼吸新鲜的空气,或者待在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让脑袋放空一会,也可以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