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牙痛酊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12-23罗诗豪
胡 静,罗诗豪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口腔科(吉安 343000)
牙周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感染,以牙龈炎症和牙槽骨破坏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一项调查报告[1]指出,牙周炎在所有年龄组都可侵及,涉及全球人口的10%。当前牙周炎以牙周基础治疗为主,配合局部或全身药物治疗,而长期用药不良反应明显,且耐药等问题亦不容忽视。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进展,中医药的疗效得到有力证实,从中医药寻找突破口,可为疾病的诊疗提供新思路。
近年来研究[2]表明,牙周炎的产生与细菌环境及炎症宿主共同作用有直接关系,炎性因子水平与牙周炎严重程度呈正比[3]。在中药研究[4]中发现,一些中药及其提取物能有效修复患者牙周组织,减轻炎性反应,从而起到治疗牙周炎的作用。复方牙痛酊是一种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制剂,对牙周炎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拟观察复方牙痛酊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10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5~74(56.3±2.8)岁;试验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6~75(57.4±2.6)岁。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牙周炎的诊断标准[5];2)年龄>18岁,病程<2年;3)全口余留牙≥16颗。排除标准:1)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伴有凝血系统性疾病;2)既往曾接受过正畸治疗;3)伴随除牙周炎外其他牙科疾病,如牙髓炎、根尖周炎等;4)精神系统疾病、认知障碍;5)不配合治疗,依从性较差。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标准,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入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牙周基础治疗,其主要内容包括:1)用牙周探针测量并记录患者各项牙周指标,制定个性化的牙周基础治疗方案;2)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牙线、牙缝刷等辅助清洁工具的使用;3)拔除无保留价值的患牙,并实施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以去除菌斑、牙石、肉芽组织;4)消除菌斑滞留的因素,如拆除不良修复体、充填龋洞等;5)在炎症控制后进行必要的咬合调整,以建立平衡的咬合关系,必要时可做暂时的松牙固定;6)同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方牙痛酊(国药准字:Z20025807,国药集团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贵州),方法:将复方牙痛酊的小棉球适量多次涂擦于患牙牙周袋内和肿胀处,3次/d,每5日为一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牙龈指标改善情况 两组牙龈指标[7]包括牙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以及牙周探诊深度的改善情况。1)牙菌斑指数评估按照4级评分法评估标准:0分为龈缘无菌斑;1分为龈缘区有薄的菌斑,视诊不易见,可刮出菌斑;2分为可见中等量菌斑;3分为有大量软垢。2)探诊深度评估:测量龈缘至牙周袋底的距离。3)牙龈出血指数按照6级评分法评估:0分为正常,牙龈健康,探诊不出血;1分为牙龈颜色出现炎症性变化,但探诊不出血;2分为探诊后有点状出血;3分为探诊后出血并沿龈缘扩散;4分为出血溢出龈沟;5分为自发性出血。
1.3.2 炎性因子水平 收集患者龈沟液,在本院检验中心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rn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检测试剂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3.3 临床疗效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参照文献[6]评价方法。1)显效:患者的牙周疼痛感及肿胀感完全消失,牙周回归正常;2)有效:患者的牙周疼痛感及肿胀感明显缓解,牙周有一定好转;3)无效:患者的牙周疼痛感及肿胀感未缓解或加重,牙周未好转。
1.3.4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呕吐、面部肿胀、头晕等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牙龈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牙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以及牙龈出血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牙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及牙龈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牙龈指标比较
2.2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炎性因子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n=50]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n=50]
3 讨论
牙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疾病之一,因牙周组织特殊的解剖结构,治疗不当易引发患者牙周损伤及牙齿错位等并发症,影响患者口腔健康;同时还会出现牙周组织坏死、牙齿松动、牙齿丧失等情况,影响患者日常生活[8]。目前关于牙周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9]显示,炎性反应与牙周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炎性因子被认为是牙周炎发病过程的重要致病因子,介导炎症反应过程。牙周局部炎症会破坏牙周组织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其所产生的细菌及代谢物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和外周免疫器官组织,可诱导牙周组织产生免疫炎症反应[10]。炎性因子IL-6、IL-8、TNF-α作为主要的炎性介质,在牙周炎的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会引起牙周急性炎症反应,还参与杀伤和抑制牙周炎相关细胞,持续存在的炎症反应可诱导牙周细胞增殖和分化[11-12],致牙周肿瘤的发生。
TNF-α是一种参与全身炎症的细胞信号蛋白因子,促进T细胞产生各种炎症因子,是破坏牙周组织重要的致炎细胞因子。TNF-α不能直接诱导破骨细胞分化,通过上调IL-1β和IL-6的表达,从而增加破骨细胞活性和降低成骨细胞活性,导致牙周炎组织破坏[13-14]。IL-6作为促炎细胞因子,是炎性反应的重要媒介,能促进淋巴B细胞分化,并诱导细胞内信号级联程序导致炎性细胞因子增加,从而促进炎症的发生[15]。IL-8是趋化性细胞因子,可促进炎症细胞趋化和诱导细胞增殖,介导细胞毒性作用。IL-8可趋化并激活中性粒细胞,致机体局部的炎症反应[16]。在本研究中,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试验组炎性因子IL-6、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提示,炎性反应参与牙周炎的致病过程,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复方牙痛酊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牙周病属中医“牙宣、齿槁”等病范畴,最早在《黄帝内经》中记载:“足少阴气绝则骨枯……肉软却故齿长而垢”,记录了牙周炎有牙周肿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菌斑牙石堆积等表现。究其病因,饮食偏嗜或酒烟不节,劳伤脾胃,致内湿蓄积,阻滞气机,渐至壅盛,蓄久化热,湿热上蕴口窍,加之外邪虫毒侵袭,导致牙周组织破坏而致牙周炎,其治疗方法当以祛风除湿、泄热解毒、散瘀止痛为主[17]。复方牙痛酊临床用于牙龈炎、牙周炎龋齿引起的牙痛或牙龈肿痛。其中宽叶缬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止痛;凤仙花祛风通络、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红花活血散瘀止痛;樟木清热杀虫,理气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中证实,宽叶缬草具有扩张血管、消肿,改善口腔局部微循环功效,有效减轻牙龈肿胀疼痛和出血情况;凤仙花抑制患者口腔红肿疼痛症状,外用清热解毒,改善炎性反应,抑制口腔细菌繁殖,并对口腔典型细菌有杀灭作用;红花降低患者牙龈红肿,改善牙周循环,改善牙龈炎指数;樟木局部涂抹有清凉感,并有轻度麻醉效果,达到局部镇痛目的[18-19]。复方牙痛酊外用有利于改善牙龈微循环,加快炎症分子分解,改善炎症症状,促进牙龈炎愈合[20]。研究[19]显示,复方牙痛酊对牙龈炎、冠周炎患者有确切的消炎、镇痛疗效,较碘甘油更具优势。杨家龙等[21]研究表明,复方牙痛酊对口腔常见致病菌株有杀菌作用,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明显。
综上所述,复方牙痛酊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可明显改善牙周炎患者牙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及牙龈出血指数,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并没对超声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10等其他炎性因子指标进行比较,后续将更深入地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他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