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功能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2021-12-23殷章馨虢翌吟
殷章馨 董 萍 虢翌吟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一、引言
乡村旅游功能是指乡村旅游在乡村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功效和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维持生态、保护环境的生态功能,留存文脉、弘扬传统的文化功能,带动就业、调整产业结构的经济功能[1][2]等。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议题。新时代,乡村振兴已成为解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重大战略。城市群地区是振兴乡村的重要依托[3][4]。随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自驾出游已成为短途旅游的主要交通方式,而前往城市外围和相邻城市的乡村地区开展旅游活动,已成为城市群地区城镇居民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5]。现阶段,如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升乡村旅游功能,响应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重大需求[6][7],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问题。
近年来,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相关研究成果颇丰。从研究内容看,一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探讨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包括乡村旅游的分布格局[8]、乡村旅游中的就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9]等;二是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包括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耦合关系[10]、乡村旅游产业与人才振兴[11],以及乡村振兴中乡村旅游地方实践的案例[12]等。从研究区域看,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行政单元、城市郊区等区域[8][13],城市群地区的研究相对不足。从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看,乡村旅游[14][15]、旅游功能[16][17]和乡村功能[18][19]的研究较多,而乡村旅游功能的研究较少,一般仅限于采用空间分析、质性研究和计量分析[20][21]等方法研究乡村旅游单一功能,对乡村旅游多维功能的整合测量仍然不足,乡村旅游功能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明,乡村旅游功能对乡村振兴的长期影响有待验证。
因此,本文以我国中部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突破以往单一功能角度,在构建乡村旅游多维功能和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等,开展乡村旅游功能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实证研究,深入分析长株潭城市群乡村旅游功能和乡村振兴随时间演变的趋势及其相互间的长期影响关系,为提升乡村旅游功能、助力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 研究区域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包含湖南省的省会长沙,以及临近的株洲市和湘潭市,占地约2.8万km2。这一区域农业发达,山地、丘陵、水体等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且城市群人口密集,乡村旅游需求较大,乡村旅游起步较早、类型齐全。尤其是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这一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2]。因此,本文选取长株潭城市群作为研究的典型区域。
2.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研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构建由乡村旅游功能(FRTS)和乡村振兴(RVS)两大部分组成的指标体系(详见表1),通过数据标准化和熵权法确定权重,并计算两者的综合得分。
表1 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功能指标体系
根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要素—结构—功能”是乡村地域系统中最为核心的研究对象,而旅游产业作为乡村地域系统中的典型产业要素,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生态功能。因此,乡村旅游功能方面,研究在以往单一功能评价[23][24]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域的具体情况并综合数据的可得性,构建涵盖经济、文化和生态三大功能的多维度指标体系。其中,经济功能反映乡村旅游拉动经济、带动就业的能力;文化功能体现知识创新、技术转化、传统文化留存和互联网信息传输的能力;生态功能表征环境质量、公共卫生水平,以及乡村旅游对当地生态系统的贡献等方面的能力。研究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共选取了11项乡村旅游功能的二级指标。
乡村振兴的测量则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这五个方面确定为一级指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机械总动力表征了产业兴旺的程度;环境保护支出和供水普及率代表了生态宜居的水平,教育支出和文化体育娱乐业从业人员数量反映了乡风文明的程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数体现了治理有效的程度;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以及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则代表了生活富裕的水平。
由于各项评价指标的单位、数量级以及指标的正负指向性均存在不同,所以需要根据指标性质,对正向和负向指标的原始数值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如果有m个年份n项评价指标,第i个年份的第j项评价指标用aij表示,则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具体公式如下:
正向指标:
(1)
逆向指标:
(2)
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值的熵值、差异化系数、指标权重,并进一步得到综合得分。计算第i个年份的综合得分Hi:
(3)
3. 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是一种统计检验的方法,检验不同组的时间序列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单向或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以判定某一变量是否有助于解释另一变量在未来的变化。本质上,格兰杰因果检验是对平稳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而非因果关系的判断,且其前提条件是,时间序列必须具有平稳性,因此,在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之前,需要对变量进行单位根的检验。
4. 研究数据
鉴于长株潭城市群自2008年以来,大力开展星级休闲农庄和星级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评定工作,大力推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因而研究选取的时段为自此之后的2009-2019年。本文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来自2010-2020年的《湖南省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长沙、株洲、湘潭2009-2019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乡村旅游发展所需数据则来自湖南省农业厅,以及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三、研究结果
1. 乡村旅游功能与乡村振兴的综合得分
计算长株潭城市群研究期内乡村旅游功能和乡村振兴的综合得分,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2009-2019年,长株潭城市群的乡村旅游功能综合得分和乡村振兴综合得分均呈上升趋势。乡村旅游在乡村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生态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价值不断得到体现,这也说明,近十年来长株潭城市群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建设成效十分显著。而乡村地区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风民俗、乡村治理和经济条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功能的提升比乡村振兴的发展更为明显。
表2 长株潭城市群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功能综合得分
2. 平稳性检验
为保持数据的平稳性以及消除数据的异方差,需对原始数据取对数,其中,lnFRTS为乡村旅游功能综合得分的自然对数序列,lnRVS为乡村振兴综合得分的自然对数序列,经采用ADF检验,得到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检验结果,不难发现其对应的ADF检验统计量值均小于0.05显著性水平下对应的临界值,说明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序列lnFRTS、lnRVS均为平稳序列。
表3 ADF检验
3. 格兰杰因果检验
长株潭城市群乡村旅游功能和乡村振兴综合得分具有同样的变化趋势,二者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长。对乡村旅游功能和乡村振兴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约为0.97,且这一关系十分稳定。研究对乡村旅游功能综合得分(FRTS)和乡村振兴综合得分(RVS)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由表4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结果拒绝了乡村旅游功能不是乡村振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乡村旅游功能是乡村振兴的原因。这表明了长株潭城市群乡村旅游功能的提升能够解释乡村振兴的发展,换句话说,乡村旅游功能的提升,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助推该地区乡村振兴的进程。
表4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4. 回归分析
对于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往往因为自身是非平稳序列,导致产生“伪回归”问题,一般在构建回归模型前需要判断序列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但本研究中的两个序列lnFRTS和lnRVS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均系平稳序列,因此可以直接构建回归模型,无需进行协整检验。回归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如表5所示。模型中变量LnFRTS的t统计量值为12.3897,对应的伴随概率为0.0000,表明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变量lnFRTS的t统计量值小于临界值,拒绝系数为零的原假设,即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变量lnFRTS满足显著性检验,变量lnFRTS对变量lnRVS起到显著正向作用;模型整体拟合优度为0.9446,模型拟合程度高,DW统计量值为2.4535,F统计量值为153.5033,对应伴随概率小于0.05,表明模型整体满足显著性检验。
表5 回归分析结果
由模型和回归系数0.8363可知,乡村旅游功能对乡村振兴产生了较大的正向促进作用,乡村旅游功能的提升能够长期稳定地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具体而言,在长株潭城市群地区,乡村旅游通过开发位于乡村地区的自然生态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发展农旅融合产业,提升了乡村旅游的生态、文化和经济功能。同时,基于地域的邻近性,城市群地区的乡村旅游辐射高密度的各中心城市,吸引了居住于各中心城市的居民出游,从而促进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向乡村地区聚集,助推了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为内涵的乡村振兴发展。
5. 脉冲响应分析
图1展示的脉冲响应图中,左边是乡村旅游功能对乡村振兴的脉冲响应,右边是乡村振兴对乡村旅游功能的脉冲响应。观察左图,不难发现在第一期受到lnRVS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变量lnFRTS迅速响应,在第2期达到最大值,然后响应逐步降低,但影响较为持久,6期以后响应逐步平稳。观察右图,在第一期给lnRVS一个lnFRTS标准差冲击,变量lnRVS快速响应且响应程度较高,并在第2期达到最大值,随着时间推移,lnRVS逐步回落,过程较为持久,直到第10期lnRVS响应依然维持下降趋势。综合比较两者的响应情况,不难看出lnRVS对lnFRTS的冲击响应较lnFRTS对lnRVS的响应程度要高,响应持续更为长久。背后的含义在于,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乡村旅游的发达地区,乡村旅游的文化、经济和生态功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提升乡村旅游的功能、将有利于在长株潭城市群地区实现乡村振兴。
图1 脉冲响应图
6. 方差分析
图2展示的是变量lnFRTS和lnRVS的方差分解情况。观察变量lnFRTS的方差分解可知,变量lnFRTS的波动大多来源于自身,在3期以后lnFRTS的波动自身贡献达到92%,剩下8%的波动由变量lnRVS贡献。观察变量lnRVS的方差分解可知,变量lnRVS的波动受变量lnFRTS的影响程度较高,在初期(1-2期),lnRVS的波动基本上由自身贡献,即乡村振兴的变化在第1-2期主要是受自身的影响,在3期以后变量lnFRTS对变量lnRVS的波动贡献率提升,乡村旅游功能对乡村振兴的影响逐步增强,其贡献率趋向于40%,并最终稳定在40%左右,而剩下60%波动由变量lnRVS自身贡献。这进一步说明,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振兴功能的提升将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
图2 方差分析图
四、结论与讨论
研究以我国中部长株潭城市群为案例区域,在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数据分别对乡村旅游功能和乡村振兴进行综合评价,在揭示乡村旅游功能和乡村振兴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乡村旅游功能和乡村振兴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乡村旅游功能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得到以下三方面结论:第一,长株潭城市群乡村旅游功能和乡村振兴在近十年间(2009-2019年)一直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且乡村旅游功能的提升更为明显。这表明:乡村旅游在研究区域发挥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乡村旅游功能的整体表现十分突出,乡村旅游引领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因此,乡村旅游是乡村地区值得关注和扶持的重要产业。第二,乡村旅游功能是乡村振兴的格兰杰原因,但乡村振兴并非乡村旅游功能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乡村旅游功能的提升能够解释乡村振兴发展,但乡村振兴发展并不能预测乡村旅游功能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可知,乡村旅游功能的提升并不仅仅依赖于乡村振兴所包含的乡村地域内部要素的改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部的客源和资本等城市要素进入乡村地域所带来的乡村旅游收入的增加、生态环境的改变和文化指数的增长等。这一研究结果为加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城市要素通过旅游产业进入乡村地区,从而提升乡村旅游功能、促进乡村振兴发展这一逻辑思路提供了依据。第三,从回归分析以及进一步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析可知,提升乡村旅游功能可有效促进乡村振兴。这表明,乡村旅游不但引领乡村地区的产业发展,通过提升乡村旅游功能将能显著推进乡村振兴。这一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引领乡村发展的论断。
以上研究结论为提升乡村旅游功能、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两点启示:第一,乡村旅游功能促进乡村振兴需要整合乡村旅游的功能维度以夯实内部基础。就功能维度而言:经济功能方面,应完善产品结构、推进农旅融合、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提高乡村旅游经营收入;文化功能方面,可认知文化价值、挖掘文化内涵、加强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生态功能方面,宜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开发可供利用的生态资源。就整体功能而言,又可分为三方面:其一,整合生态和经济功能,践行“两山理论”,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其二,整合文化和经济功能,推进“文旅融合”,疏通文化价值创造经济收益,经济收益反哺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双向通道;其三、整合生态和文化功能,开展研学旅行,探索之旅,在大自然中研习文化知识,贯彻生态理念。最终,整合多维功能,强化综合功能,以实现乡村生态、文化和产业的相互融通与共同繁荣,打造美丽乡村。第二,乡村旅游功能促进乡村振兴需要引导城市要素下乡以提供外部动力。乡村旅游功能的提升有赖于引导客源、资本等旅游要素下乡,实现要素的城乡自由流动。引导城市要素下乡,一方面可以吸引城市客源到访,增加乡村游客流量,具体可以采用提高互联网的普及率,建设互联互通的信息渠道,开展线上线下的营销推广以宣传乡土文化、激发故土乡情;同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建设,完善连接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交通路网,缩短旅游者出游的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另一方面,可以引导资本下乡、能人进村,具体可采用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乡村旅游产业创新发展,如养生养老等康养产业发展,以及新兴技术向乡村文旅产业转化,如乡村数字文旅和智慧民宿发展等[25]。此外,城市群地区,城市要素最为活跃,城市间的社会经济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城市群地区城市要素下乡对乡村旅游功能的提升作用相较于普通中小城市将更为强劲。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深化城市群地区乡村旅游功能以及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以期通过城市群地区来带动和引领普通中小城市关注和推进乡村旅游功能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并形成“城市群地区—普通中小城市—县城”的城乡融合发展中乡村旅游功能促进乡村振兴的体系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