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
2021-12-23江苏省农业机械监理所
江苏省农业机械监理所
□ 陆海飞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随着农业机械保有量不断增加,农机安全生产管理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农业机械化的高质量发展。但实际上,农机安全生产管理远远落后于农机化发展要求,存在着不匹配、不相称、不协调、不同步等问题,笔者以江苏省为例,谈谈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存在问题分析
1.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
江苏省是农机化大省,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机械化较早,部分地区已有近40年,但随着近年来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老化和缺乏有效管理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尤其是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更替缓慢,对农机化生产组织造成不良影响。分析其中原因,农机化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和区域投资不平衡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即重设备投入轻基础建设,这种状况如长期存在必将对农机化高质量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2.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随着我国农机化不断发展,农机化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其中形成了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的法律法规框架,实际工作便有法可依。但是,从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来衡量,现行部分法律法规存在着制定过于久远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机化向纵深发展,不能满足现状要求。现实中,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给农机安全管理带来困惑。因此,必须依据新形势更新健全相关农机化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农业机械生产安全有法律保障。
3.监管部门管理难到位
现阶段江苏省范围内已基本设立了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但实际上存在现实与发展的诸多矛盾。一是农机作业地域分散,需要监督管理的范围很广,监管工作量也逐年增大,监理机构难以有效开展工作;二是由于农机监理机构人手配备少,导致检查人员不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尤其在部分偏远和通讯不发达地区更加严重;三是随着农业机械技术不断进步,相关监管机构对农机新技术的获取与现实存在一定时间差,此时此刻实际监管工作也就无能为力。
4.农机手缺乏安全意识
农业机械的直接使用者是农民,他们的安全意识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水平,也关系着农机化高质量发展。但现实是,农机手普遍缺乏安全意识,成为导致农机生产安全的直接原因;而农民在日常农机日常维护方面,也缺乏有效管理方法,不仅难以发挥农机化的高效益,也使农机装备的安全性大打折扣。比较尴尬的是,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他们只关心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高不高,对其安全并不在乎,接受监管的法律意识也较为淡薄,对农业机械的安全驾驶和日常维保并不重视,这就是农机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根源所在。
二、完善管理对策探讨
1.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需要说明的是,农业机械法律法规涉及的内容必须细分明确:一要针对农业机械生产者产品出厂作出要求和约束;二要扩大到农机生产安全管理过程,对其中应注意操作规范作出较为详尽的规定;三要明确划分安全监管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为了推动农机化高质量发展,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将扮演更重要角色,务必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纵贯农机化全程全面发展过程。
2.提升安全监管人员执业素养
所谓纲举目张,农机安全监管人员的职业素养就是其中的“纲”。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要争取经费提出培训计划,对一线工作人员定期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知识专业培训,提升安全监管人员的执业素养,这是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最根本的手段。监管人员执业素养提高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有利于减少农机操作者安全问题的概率,有效防范部分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在面对突发问题时,安全监管工作者可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减少问题带来的影响。
3.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投入
在现实中,许多农业机械生产厂家把节约成本放在首位,就减少了对安全设施的研发投入;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由于相关工作人员不足、经费相对不足,导致安全生产监管设备配备紧缺,安全监管也跟不上如今农业机械安全管理发展形势。为降低农机安全事故概率,必须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的投入,淘汰落后监管设备,坚强监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4.增强相关方面宣传力度
鉴于目前农机工作者安全意识和文化水平都比较低,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农机手的法律意识和安全素养,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于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来说,要对农业机械生产安全谨慎管理,不可疏忽懈怠,同时要做好一线从业者的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农机手的技术能力和知识储备,保证农机化安全生产,推进农机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