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中华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23陈鸿雁
陈鸿雁,杨 婕
(兰州交通大学 文学与国际汉学院,兰州 730070)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为大学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高函〔2018〕8号文件中第一次正式使用“金课”概念。笔者认为“金课”中的“创新性”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2]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课程思政体系中设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模块;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家国情怀、文化素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
因此,高校教师在既不增开一门课,也不增设一项活动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主战场和课程改革的各环节,将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探索全新的“课程思政”格局,打造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达到立德树人、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成为目前教学改革中的重点课题。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始终以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既是对“教书育人”的教学本质的回归,更是对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的回应。[4]笔者认为,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关键内涵,对于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课程思政”的本质
“立德树人”即以人为本,所谓“育人”先“育德”,就是以育德的方式育才育德,追求个人的才德统一。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一方面要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强调价值传播和理论引领;另一方面要注重凝聚在价值传播和理论引领当中的知识底蕴。高校教师在授课时,应注重培育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个人内在的素养和品德。[4]唤醒其为国家、为民族、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帮助其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身的奋斗目标,从而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目标的上进青年,为国家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课程思政”的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而“课程思政”所践行的正是把教书育人、学生成长和思想政治工作这三方面的规律紧密联结起来。为此,“课程思政”就是为了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贯穿于各类课程当中,实现思政课与文化课的协同育人、同向同行的目的,把立德树人融入到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与各个环节之中,不断提升学生思想与道德素养,增强学生为人民、为国家服务的社会责任感,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引领建设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同时,高校在发挥自身学科研究优势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校史校训,结合思政,最大程度的发挥高校育人育德的功能,将学生培养成专业知识扎实、品德高尚、身体强健、热爱劳动、审美高雅,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青年。
3. “课程思政”的方法
“课程思政”绝不是在专业课程中剥出几节课时讲授思政内容,也绝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而是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想引领。授课教师通过优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将课程中所蕴含的育人元素“聚合”,与所讲授的知识点有机“混合”起来,不断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逐步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明大是大非、明前进方向、明如何作为,把自身价值、社会责任感、政治认同、爱国意识等思政教育与各类课程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德识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中华传统文化”类通识课“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同年5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并指出,学习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做古人的传声筒,也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更不是以古颂古,尊古薄今,为学而学,而是在“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前提下,掌握新时代赋予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2]
1. 实践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高雅的艺术情趣、优秀的辩证思维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矿藏。在中华民族五千余年的风雨岁月中,中国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之下,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为全面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落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部署,促进“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的工作进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系列课程应以美善相乐的人文气质,展现中华文化的气度精神与核心价值,在与古典文化的对话中,熔铸大学生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与审美情趣。在对古典文化的研讨中,体现深入的人文人生启发与社会现实关怀,注重生命启蒙与智慧追寻,注重审美情操与趣味陶冶,注重理性担当与知行合一,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为升华当代青年的人生境界而不懈努力。
在此背景下,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思政”教学,以培养学生对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怀有温情与敬意”,同时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及思维审视世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开拓胸襟,厚生爱民,担当时世,使人文教育扎根在现实生活的泥土中,除此之外,“课程思政”教学还可唤醒大学生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对生活的责任、担当与热爱,鼓励大学生经世致用,砥砺学行。
2. 实践策略
“课程思政”需要将“思政元素”融合到不同类型的课程教育教学中,着眼于培养学生思政素养,全面构建“大思政”格局。“中华传统文化”类通识课“课程思政”的实质,就是潜移默化的将先进文化传播给学生,不断增强其文化自信,并在自身的思想和行动中融入这种文化自信,养成一种文化自觉。因此,“中华传统文化”类通识课“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1) 明晰设计理念
“中华传统文化”类通识课“课程思政”建设坚持以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为起点,积极进行实践和探索,提出了以“课程思政”建设为载体,整合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进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教学团队的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其系列课程融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普及的设计理念,教学设计和实践紧密围绕“新工科”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体现人文社会科学与工科等多学科思维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未来服务行业特色明显的教育性,彰显垦荒精神与专业文化,如,“工程伦理”、交通精神等在本课程中自然长出并渗透,相得益彰、合而为一。同时,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深入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让科研进入课堂,将成果融入教学,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融贯中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普及的设计理念。以原典为依据,通过探幽古今文化意脉贯通,使之链接古今,在关联中见始知终,以此健全学生文化人格,陶冶其雅正情怀,力争每堂课都能实现以树人为依皈的理性价值,在润物无声中“涵化”大学生的文化性格、审美品格及生命禀赋。为此,课程设计一以贯之的宗旨是对大学生的道德启发,家国情怀、礼仪素养提升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力求完整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元素,并以点带面。注重知识的传输、生命的启蒙、智慧的追寻、理想信仰的激励;注重审美与趣味的陶冶;注重理性担当,知行合一;注重礼以载序,努力为陶冶升华当代学子的人生做出贡献。同时,深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构筑美好心灵家园,深化思想与意义探究,以文化人。大学生从优秀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获得精神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培育个人深厚的人文情怀、爱国精神和博雅的情操;深刻领悟人与社会和谐的生态关系,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从学生转向职业发展的良好情商素质;坚持力行原则,鼓励在礼仪文化实践中历练自信自强和公民公德素质,努力培养主动大方自信心,同情同理责任心,荣辱不惊随喜心,敬畏忠孝感恩心;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理解不同文化、性别族别行为之间的礼仪差异,具有跨文化适应和沟通素质。
(2) 优化教学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系列课程承载着醇化校园风气,关爱学生成长,体现人文关怀的深刻使命、以文化人,实现大学生的心智拓展,品性陶冶与人格升华。其内容中大部分都与大学生思政建设相关,如,“以德为先”“以善为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家国情怀”等的核心内容,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出正直、良善、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当代大学生作为作为中国未来社会文化的建设者,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水平及其素养,决定了未来中国文化创造的可能与否及文化创造水平的高低。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注重体现“课程思政”建设,体现人文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阔视野与深厚关怀。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① 以原典为依据
中华原典文化浇铸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几千年来,它早已融入到中国人的血液之中,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如今,青年学生接触原典的机会越来越少,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求水之长者,必先浚其泉源。”也就是说,只有引导青年学生回归原典,才能使之追溯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只有立足于原典,才能更好地确保系列课程整体风格雅正醇和,具有较高的规范性。
② 以树人为根本
文化承担着以文化人、思想育人、文以载道的历史使命。文化也是人类心中的明灯,指引着人类社会发展前进的方向;文化又是人类心中的一团火,点燃并激起人类心中巨大精神力量,从而推动社会进步。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不仅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道德,同时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也有重要的价值,对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提供有益启迪,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恒久的文化精神力量。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勇、孝、悌、廉”是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仁者爱人、立志勤学、严己宽人、求索攻坚、修己慎独”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些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一直陶染着中华大地上的人们。
“中华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在实践中以凝练的知识点设计,提高理工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文科学生对现实关怀,培养具有博雅情操与宏博心境的一代人。使之更好地展示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展现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内涵,从而实现人文通识教育的化成气象与理性担当。
(3) 创新教学方法
目前,“中华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堂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如痴如醉,学生却昏昏欲睡。为改变现状,课程教学方法应凸显“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 目的创新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重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在学习过程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在教学中,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将人文性寓于工具性,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全人教育的培养,改变“重工具性轻人文性,重培训轻培养”的现状,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形成创新意识,发展科学精神,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如,结合各学校、各专业特色,挖掘和整理学科专业中的时代楷模与身边榜样、在重大工程、交通运输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和中国历史上的发明与创新、学科专业的光荣使命等,为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提供鲜活案例,培养创新精神,实现自我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思政”与专业课同向同行,共谱“华章”。
② 模式创新
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作用,系列课程要根据学生历年学情分析与评估,基于“文化+发展+专业特色”为轴的层级化教学设计,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线上基于“want+need”学习需求分析的教学设计,满足学生自由、开放且有教师跟踪服务的教学需求。线下实现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行业匠心精神弘扬,创新思维训练和未来社会行业服务功能于一体。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基于课堂、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向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着力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向全面提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质量的增值或提质方面狠下功夫,构建信息化、体验性、延展性的教学模式。
③ 课堂创新
首先,课前5分钟的经典诵读。诵读经典具有益智开慧、增长能力;完善道德、提升学问;启迪心灵、优化人格;提升气质、承接文化的作用。课前5分钟的经典诵读既能够让学生在开启智慧,并能使其完善道德,启迪心灵、提高能力、优化人格,承接文化。所以,经典的研习诵读是开拓胸怀最直接、最有效的根本教育方法之一。我校相关课程自2018-2019年第一学期在实施课前5分钟的经典诵读至今,学生学习氛围明显好转。
其次,大力推进探究式、个性化学习,强化混合式教学。系列课程线上教学内容主要以静态文化知识呈现,学生主要利用多元化的互动方式(组内互评、组间互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抢答、讨论、PBL等),通过自主性学习获得掌握,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线下以学科动态、前沿、重难点、案例分析、针对专业特色的层级化行业实训、特色书面作业等为主要内容。为实现“有效教学”,具体实践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通过“情境创设”使学习者利用原有的认知经验“同化”新知识、通过“协作学习”使学习者的思维与智慧被整个群体共享、通过“在对话中展开教学”使学生在协商、讨论、案例分析等过程中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二是探究式学习法,主要采用 “滚雪球”、“金鱼缸观察法”、“角色扮演” 、“5E” (引入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精致Elaborate、评价uate)教学模式等;使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互动全息关联。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是通过线上平台与线下课堂营造的全息微环境,在润物细无声中完成;三是BOPPPS理论,由传统单向式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教和学的过程的强化,以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有效”的教学过程,在“如春在花、如盐在水”中达到使学生拥有坚定理想信念、爱岗敬业、心怀感恩、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语言文雅、责任担当、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良好职业素养等价值品性的“育人”目的。
再次,课内外紧密结合充实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应用于在学生中开展的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系列讲座、专题报告会,文化沙龙、传统文化艺术的展览,或通过志愿者、征文、演讲、讨论、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吸引学生广泛参与,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氛围,让校园每项文化活动都发挥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这些举措有利于扩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利用课题项目研究,引导学生基于课本中涉及到的问题结合现实生活,以课题为切入点展开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分析和学术探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体验式教学活动的拓展,如通过“影视片段表演”“话剧表演”和“字幕制作”“配音”“经典咏流传歌曲大赛”“大学生传统文化暨礼仪大赛”等一系列活动,活跃学生的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知。
由此,在具体教学组织中着力中提升学生文化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教、学、做一体化设计,采取学、做结合、课内实训与课外拓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中做,做中行,注重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儒雅的人文精神,塑造人格魅力。
(4) 完善教学评价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关键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达成度,“中华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的思政建设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为此,相关课程负责教师在各自的教学大纲中就应构建多维度考核评估体系,主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为着力点完善过程评价制度。考核内容由重知识,走向知识和能力、素质并重;重在考核学生的应用、分析、评价、创新等能力层面的展现;强化阅读量及阅读能力的考查,提升学习的广度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考核方式结合教学大纲与课堂教学,围绕教学目标达成注重过程考核,鼓励思辩与表达,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加大过程性学习的考核比例。如,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答疑环节可以采用集中答疑和个别答疑相结合、线上线下答疑相结合、提优和补差相结合等方式;书面作业不仅内容要重视系统训练,铺设梯度,发展学生思维,而且要形式多样,可以采取课外调查报告、通过查阅资料完成的小论文、随堂测验、社会实践活动、读书笔记、课堂读书报告、课外练笔、发放问卷等。同时,作业批改及时,能第一时间反馈检查教学效果,基础薄弱或问题学生建议采用面批形式。在终结性考核评价中,不论采取哪种考核方式,教师都要紧密联系大纲,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课堂上获取的思政元素的内容或当今社会时政热点进行思辩性写作,帮助学生创设思政语境,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5) 强化教学反思
结课后,任课教师要对自己的所授课程做好质量分析,对学生行为进行分析、评价及奖励,根据结果教师反思“教”与“学”的目标达成度,凝练总结个体经验,提出有效可行、可操作性的整改措施,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方向。不断提高课程的精益化水平,完善多样化的督学、导学、促学机制,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逐步落实为一种具有实际内容支撑的可推广、可督导、可监测的课程建设标准,实现课程的迭代,达到以课程质量征服学生提升教学、学习效果,达到育人目的,并进而促进课程推广和认定。
(6) 实施改革方向
① 稳定充实育人指导教师队伍
成立跨区域跨校教师团队,并纳入优秀学生,保障教学内容与过程评估客观性。同时,统筹各类资源,吸引更多的学生及社会相关爱好者获得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下理性价值体认;
② 凸显学科优势反哺学科建设
以点带面,确定统一性和差异性要求,提供适应不同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更具体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实践活动,以满足学生泛在化学习环境下的个性化需求,强化分类指导,不断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③ 搭建跨校“第二课堂”平台
授课教师应寻求多方资源,积极搭建跨校“第二课堂”平台。如,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公益讲座、跨校“好家风”演讲比赛、校内外学习成果拓展分享、与企业合作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训慕课、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训练营、线下学习交流中心等,实现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以及统筹推进和分类施策的高度融合。
四、 结语
高校的第一要务是立德树人,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德育内容,“中华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授课教师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要聚焦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将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合和、大同等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内涵等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诠释,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要素之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等有益探索与实践,引导学生以鉴别的目光去看待,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扬有弃地予以继承与传播,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使大学生坚定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传播好中国文化,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将全面协同育人落实到细微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