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发展嬗变与历史贡献
2021-12-23毕文锐
毕文锐,孙 雯
(北京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29)
马克思恩格斯联手创立的新世界观以英国社会为研究典型,在法德两国产生极大反响,但却最先在俄国收获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成功。对于这一结果,除却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俄国独有的特殊国情外,还应考虑到俄国职业革命家队伍所发挥的引领作用。列宁是这支队伍无可争议的领导核心,他曾豪迈地宣称:“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①《列宁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406 页。虽然列宁在这里是借用了阿基米德关于杠杆原理的名言,但他对社会和革命的认知却绝非是机械论的。恰恰相反,列宁系统地继承了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并结合自身领导开展革命实践的经验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列宁社会有机体思想。总的来讲,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发展史上不可绕过的一座丰碑,他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体系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列宁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产生背景
在马克思恩格斯身后,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领导国际工人运动成为第二国际理论家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资本主义列强普遍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和殖民地人民遭受的剥削和压迫日甚一日,社会矛盾与阶级斗争愈演愈烈。一方面,工人阶级反抗暴虐统治的革命热情不断高涨;另一方面,反动阶级对人民革命活动的镇压也愈发残酷。在这种形势下,考茨基、伯恩施坦等第二国际领导人发生了思想上的转向,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革命观,转而在资本主义统治机器内部寻求解决方案。在俄国享有盛誉的普列汉诺夫被迫避居国外。他在潜心研究“一元论历史观”也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也离俄国革命的实际情况越来越远。这样,第二国际的主要理论家们在世纪之交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作出了不同程度的修正,在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问题上出现了不小的偏差,进而也影响了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传播与发展。
(一)考茨基庸俗化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考茨基与伯恩施坦一直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正统继承人自居,在第二国际时期拥有巨大的发言权,但是二人起初都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甚至还一度与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考茨基最初学习到的是拉萨尔主义,在社会问题上则是一个达尔文主义者,这一点即使在他倒向马克思主义之后也没有改变。考茨基参与了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之大成的《资本论》的整理出版工作,清楚马克思对于社会有机性的认识,但他本人却在探讨社会历史领域时采取了一种近乎斯宾塞的观点,将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视角庸俗化为对自然界的直接比附。概括来讲,考茨基对于社会有机性的理解不外乎两点:一是社会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必须采取统一的行动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而不可以分裂成不同的部分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二是由于社会有机体之间生存竞争的普遍性与必然性,帝国主义将不可避免。只看到了社会的整体性,却没有关注到以感性的个人为根本主体的各种社会主体表现形式的能动作用;只看到了优胜劣汰、强者生存的丛林法则,却没有意识到归根结底是以社会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各类社会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因此,当国际革命形势趋于严峻之时,并不真正理解社会有机体演化规律的考茨基还是过早地选择了放下武器。
(二)伯恩施坦歪曲化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相对于考茨基,伯恩施坦的拉萨尔主义倾向更为明显和强烈。他所理解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是被他歪曲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而他所宣扬的马克思主义则是带有他强烈的个人色彩的修正主义。对伯恩施坦来说,也是对大部分拉萨尔主义者来说,马克思主义就是建立在“经济决定论”基础之上的“暴力革命论”,这种变革社会的方式在他们看来既不科学也不冷静。伯恩施坦主张的是和平民主的渐进式改良,即不是通过暴力砸碎反动的国家机器,而是在资本主义政权内部,通过合法的议会斗争来调整社会分配制度,实现阶级之间的合作。这样,社会的总体性就消失了,只剩下不同主体、不同要素之间的讨价还价。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也消失了,对于社会历史的哲学考察变得无足轻重,伯恩施坦所讨论的只是他眼中那并不科学的“科学社会主义”而已。
(三)普列汉诺夫教条化的社会有机体思想
在第二国际推行修正主义路线时,普列汉诺夫正在国外不遗余力地向俄国读者介绍马克思主义。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用生产力的发展解释历史的唯物史观和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他有意突出的是世界的物质性以及物质世界运动的规律性,主要发挥的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所阐述的思想。这样,普列汉诺夫就很自然地得出了社会是一个“有完全生命的有机体”的结论,并第一次分析解剖了社会有机体的内部构造。但是,普列汉诺夫在理论和政治上都存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来他在对民粹派思想进行彻底批判的同时也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模式化、教条化;二来他对社会历史的考察过于实证主义,这使得他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在表述上更近似于西方社会有机论。
总之,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在传承上出现了一些偏差,到第二国际后期时已经表现除出明显的修正主义倾向,理论上的拨乱反正已经迫在眉睫。同时,这些对马克思主义的非正统理解虽然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传播发展制造了一定的障碍,但也从不同侧面作出了马克思主义可资借鉴的尝试,因而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列宁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素材和靶标。
二、列宁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发展嬗变
在马克思恩格斯身后,第一个真正对社会有机体思想作出实质性贡献的理论家是列宁。列宁在从事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了对第二国际理论家思想的扬弃,清除了其中的修正主义成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转化为现实,也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由暗含的认识方法升华为明确的哲学范畴。不过,在对待有机体思想的态度上,列宁有着两次十分有趣的“转变”,使得他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19 世纪90 年代:主张社会有机体思想
19 世纪70 年来以来,民粹派运动在俄国兴起。民粹派虽是俄国进步知识分子的主流,却无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枉顾社会的整体性、有机性和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把俄国社会进步的希望寄托在少数英雄人物——革命知识分子身上,宣传的是典型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对革命群众造成了很坏的误导。尤其是1893 年以后,民粹派日渐走向无产阶级的对立面,成为俄国革命的绊脚石。以尼·康·米海洛夫斯基等人为代表的民粹派思想家开始在公开出版物上肆无忌惮地歪曲和诋毁马克思主义,充分暴露出他们在政治上的反动性和理论上的荒谬性。
这时俄国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清除民粹派在俄国革命队伍中的影响。在与民粹派的斗争中,列宁阐述、捍卫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多次强调了社会自身的有机性和历史规律客观性,强有力地回击了民粹派的唯心史观。
列宁基于对《资本论》的研究,重申了马克思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看作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观点,并强调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配搭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①《列宁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32 页。意在强调,人类社会是一个由无数因素组成的、极为复杂的自组织系统,具有有机体的特征。要研究人类社会,就必须牢牢把握这一特征,将人类社会当作一个有生命的有机整体来看待。可见,这一时期是列宁社会有机体思想形成和推广的关键阶段。
(二)世纪之交至“一战”前后:“批判”社会有机体思想
20 世纪初一系列无产阶级革命活动的惨遭镇压日渐消磨着第二国际领导人的斗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杀戮更是引发了他们对暴力革命前景的担忧。此时修正主义已经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大肆蔓延,不少人极力宣扬议会道路,主张和平过渡,反对暴力革命。考茨基等人甚至开始否定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掩饰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从哲学上看,修正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折中主义和庸俗进化论。在社会历史领域则主要表现为赫伯特·斯宾塞式的西方社会有机论。虽然同样名为“社会有机体”,但斯宾塞的主张与马克思大相径庭,是一种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基核的反动的资产阶级社会历史观。考茨基正是在这一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作出了帝国主义不可逆转的悲观判断,将世界无产阶级事业带上了妥协退让的修正主义之路。
为了同修正主义作斗争,列宁对考茨基等人奉为圭臬的西方社会有机论给予了辛辣嘲讽和猛烈批判,因而在形式上表现出对“社会有机体”一词的否定态度。但是,列宁否定的只是考茨基所宣称的那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式的社会有机论,而不包括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相反,列宁批判考茨基的主要理论武器恰恰是与社会有机体思想同气连枝的唯物辩证法。
列宁在《卡·考茨基〈土地问题〉一书提要》中引述了考茨基对“社会有机体”的解读:“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认为社会中一部分人可以朝一个方向发展,而另一部分可以朝另外一个方向发展,这是荒谬的看法。”①《列宁全集》第59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年,第71 页。可见考茨基所谓的“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其实不外乎“社会是一个整体”,因而整个人类社会都必然整体地被拖入帝国主义的泥淖而无人得以幸免,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终将徒劳无功。对此,列宁批评道:“接着是一些极其庸俗的滥调,说什么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部机器,以及诸如此类的幼稚的胡说,并得出结论说,从帝国主义的不可避免性里得不出‘在这个〈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内部’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荒谬结论。”②《列宁全集》第5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年,第358 页。在列宁看来,考茨基之所以会犯下如此“幼稚”的错误,正是由于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实质把握失准,将唯物辩证法拽进了诡辩论的深渊里。所以列宁说:“只有那上升到矛盾顶峰的多样性在相互关系中才成为活跃的和有生机的,——才能获得那作为自己运动和生命力的内部波动的否定性。”③《列宁全集》第55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年,第119 页。也即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能够真正理解社会的有机性,而不至于将复杂的生命过程仅仅弱化为“整体性”来理解。
(三) “十月革命”以后:强调社会有机体思想
“十月革命”的胜利缔造了人类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此后列宁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捍卫苏维埃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上,很难再有时间从事专门的哲学研究,但是他对实际工作中的哲学思考却从未停止。通过领导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展生产建设的实践,列宁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了社会有机体理论的重要方法论意义,不断在组织恢复生产和号召经济建设的讲话与文章中强调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这些在列宁逝世前几年的著述中有着明确的体现。例如:列宁曾在著作中引证马克思的论述,“……公社体制会把靠社会供养而又阻碍社会自由发展的‘国家’这个寄生赘瘤迄今所夺去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④《列宁专题文集 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226 页。从而以社会有机体思想指导公社化改革。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列宁更是苦口婆心地强调,“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来利用客观条件的凑合给我们造成的喘息时机,医治战争带给俄国整个社会机体的极其严重的创伤,发展国家的经济,不这样做,就谈不到使国防力量真正有所增强。”⑤《列宁专题文集 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80 页。在这里,列宁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视作重伤的病人来呵护照料,并且注意到了经济、军事、政治等社会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所以,从表面上看来,列宁对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两次转变,先是由拥护、推崇转向批判、反对,后来又转变为支持和肯定,使得这一思想历程显得反复无常。对此,列宁的职业特点多少是要负一点责任的。列宁对哲学问题高度关注,但他不是一位职业哲学家,而是在革命实践需要的推动下研究哲学问题。因此,列宁的哲学思想首先要为革命服务,是其革命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不断变化,列宁在不同的革命阶段强调不同的理论原则,他的哲学思想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容易使人产生列宁的哲学思想飘忽不定的错觉。然而恰恰是这种哲学思想上的多变性成就了列宁革命意志的一贯性,这既是对他伟大革命生涯的真实反映,也是实践出真知的生动体现。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列宁早年支持社会有机体是用它来反对唯心史观和机械唯物论,后来反对社会有机体也只是反对考茨基的庸俗进化论而不反对马克思,最后重新肯定社会有机体则是科学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这里只有理论的深化,没有思想的反复,对人民主体地位的推崇和对社会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强调始终是列宁社会有机体思想的鲜明底色。由此可见,列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是一以贯之的,推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决心是从未动摇的,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肯定态度也是不曾改变的。
三、列宁社会有机体思想的历史贡献
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和革命学说,对整个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列宁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都是经由列宁的阐发才为各国共产主义者所熟知。这其中就包括着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如果没有列宁的重视,社会有机体思想很有可能会因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相继离世和考茨基、伯恩施坦等人转向修正主义而就此烟消云散。这一唯物史观的关键视角能够在20 世纪80 年代的中国重新焕发生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列宁早前对其进行的丰富和完善。
(一)列宁确认了社会有机体范畴
在马克思之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虽然多次表述过与社会有机体相关的思想,但正面提到“社会有机体”概念的情况并不多见,围绕其展开的具体讨论就更少了。但是列宁却在不同时期的多部著作中突出强调了社会的有机属性,不仅表明了他对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肯定态度,更以其国际革命导师的身份确认了社会有机体这一唯物史观范畴。在谈论辩证法时,列宁明确指出:“辩证方法要我们把社会看作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活的机体”①《列宁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55 页。。而在谈及人口问题时,列宁也认为:“马克思在这里把人和动植物加以对比,是根据前者生活在各种不同的、历史地更替的、由社会生产制度因而由分配制度决定的社会机体中。人类的增殖条件直接决定于各种不同的社会机体的结构,因此应当分别研究每个社会机体的人口规律,不应当不管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社会结构形式而去‘抽象地’研究人口规律。”②《列宁全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414 页。这些证据都表明列宁不仅承认社会具有有机性这一基本事实,也明确地将社会有机体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范畴来使用。
(二)列宁深化了对社会有机体主体的认识
由于马克思一贯从人类整体命运高度思考社会历史问题的宽广胸怀,社会有机体通常被理解为整个人类社会,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因而也就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在经过了考茨基等人的修正主义“钝化”以后,社会有机体就变成了一个笼统代指全人类社会的抽象概念,失去了其本身丰富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列宁看来,社会有机体不是抽象的、虚拟的,而是具体的、真实的。除了将“社会经济形态”、“社会经济组织”等唯物史观范畴称之为有机体外,列宁也把国家、政党、阶级等视作社会有机体的主体表现形式。例如列宁在《关于选举运动与选举纲领》一文中指出:“一个政党如果没有纲领,就不可能成为政治上比较完整的、能够在事态发生任何转折时始终坚持自己路线的有机体。”③《列宁全集》第2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年,第357 页。这类提法改变了人们过去对于社会有机体的模糊认识,了解到社会的有机性正是体现在人们的政治经济活动之间。列宁的这一思想为后来社会有机体主体序列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三)列宁指出了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研究路径
有观点认为,列宁在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思想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是当时客观的革命形势下难以避免的结果。一方面,列宁首先是一位职业革命家,其次才是哲学研究者,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对某一思想和理论进行详尽周全的阐释,而只求其在革命实践中能发挥出应有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复杂而恶劣的斗争环境使得列宁的主要代表作品都是为论战而生,这样表达出来的思想就势必会根据论敌的具体错误而呈现出一定的极端性和片面性。因此,如果不对一部作品的具体写作背景及其主旨思想进行通盘考虑,只是望文生义地解读列宁,就很容易将列宁的哲学思想庸俗化、教条化。列宁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就深受断章取义之害。例如: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一书中,列宁就“把社会经济形态看作特殊的社会机体”①《列宁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年,第35 页。,并一再强调马克思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阐明“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这个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亡以及这一机体为另一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历史规律)”。②《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第187 页。在这里,列宁强调社会有机体就是“社会经济形态”,其目的在于批判米海洛夫斯基的唯心史观,捍卫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如果不考虑这一具体情况,只是直观地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那就等于是将整体归于部分,这就违背了马克思多层次、多角度的社会有机体分析方法,也显然不是列宁的本意。其实,列宁深知语言表达的局限和教条主义的危害,并指出了从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入手,进而研究这一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的研究路径。事实上,20 世纪80 年代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研究在中国的复兴正是遵循了列宁开辟的这条道路。所以说,列宁主观上始终是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列宁社会有机体思想的理论贡献是瑕不掩瑜的。
四、结语
列宁站在唯物史观立场上,以社会有机性和人民主体性为支点,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理解,开创性地形成了列宁社会有机体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全新论域,为后世学者系统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武器。正是凭借对列宁社会有机体思想的深度发掘,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才突破了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桎梏,扫除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理论困惑,迅速调动起各大社会要素的积极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远超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在新时代重温列宁社会有机体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不仅仅是对经典作家的一种缅怀,而更应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守正创新的理论号角,为进一步传承发扬历史唯物主义,全面深刻认识把握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作出全新的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