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互联网+大健康产业”的有效创新创业教育方法
2021-12-22纪晓毳
纪晓毳
摘要:在《有关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中强调,促进互联网的医疗产业、健康产业、教育产业发展,能够进一步推广“互联网+大健康产业”。同时,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当中,要求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落实大健康产业,促进健康中国的发展,不断改善社会大众的健康水平。由此可见,“互联网+大健康产业”充满许多创新创业机会,其发展空间良好。为此,文章将探索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互联网+大健康产业”的有效创新教育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互联网+大健康产业;创新创业教育
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大健康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结合校情学情、产业背景,以便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但是,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因办学性质具有特殊性,且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不够深度,使其在践行创新创业教育之路上,面临许多问题。为此,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立足于“互联网+大健康产业”背景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方法。
一、在“互联网+大健康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中面临的缺陷问题
(一)师资力量较弱
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有着较强的专业能力[1],但是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普遍偏低。因师资力量较弱,特别是在高职高专院校扩大招生之后,多数院校师资力量都明显下降,导致创新创业教师主要由辅导员、实习教师担任。针对已经形成师资队伍的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一般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指导,使创新创业教学常常运用照搬照抄的方式。
基于“互联网+大健康产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不但对师资力量提出较高要求,还要教师掌握一定的互联网技术,以便为教育教学提供专业指导、技术指导。但是结合实际现状,有关互联网教育方面,依旧停留于最基础的层面,师资队伍拥有高水平的专家比较少见,且掌握大健康专业知识、互联网技术的教师更加稀缺。
(二)学生缺少创业意识
因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创新创业教育有较强专业性特点[2],相比于常规创新创业存在明显差异,医药类产品与服务创新创业会在药品质量管理等法律機制限制下,从研制到投产运作,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比较短,相较于创新时间,常常达不到所需运作时间,因过多的时间成本,也大大打消学生在创新创业层面的积极性。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有典型的创新创业成功案例,但是对于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案例常常与本专业相悖,甚至是完全放弃本专业的创新创业。结合多数大健康类型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在校教师作为项目技术支持的主体,教师以技术入股等方式协助或者和学生共同创业,存在个别学生以家族方式传承为契机,展开大健康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而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创新创业且取得不错成效的案例并不多见。
二、有效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对策
(一)明确培养目标,展现内生价值
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需要更新固有的教育观念,消除对学生的思想束缚,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行人才靶向性教育,从而了解“互联网+大健康产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也就是为社会培养掌握医药类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且具备互联网思维、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当前“互联网+大健康产业”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提高就业率、创造就业的有效路径。这就需要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不能把“互联网+大健康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放在提高就业率、升学率方面,还要展现创新创业文化的内生作用。
(二)调整师资结构,提高师资综合能力
在引进来的层面,可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安排综合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3],以及医药行业专家,指导在校教师进行实训训练,从而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企业创造互动交流的机会,增强教师的综合能力。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医药行业的专家人士,承担起实践教学的重任,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讲座活动,以便让学生实时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并指导学生进行“互联网+大健康产业”的创新创业实践。
然而,在走出去层面,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也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基于产业交叉融合的条件,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从“专项教育+”教师团队层面入手,和当地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支持与引导“互联网+大健康产业”教师队伍走进企业,并聘请优秀教师来到企业展开实践锻炼。除此之外,为企业提供必要理论基础与技术服务的基础上,在校教师还可通过承接课题的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三)优化教育体系,设立教学实践平台
在课程体系方面,通过推行“理论与实践”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校内与校园”课程的方式。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有关“互联网+大健康产业”的政策机制、商业发展方式等内容,从而形成引导式创新创业教育课堂。同时,教师还可运用跟踪调查方案分析方式、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等,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形成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除此之外,医药类高职院校还要注重创新创业信息平台的创建,通过设定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践行场地。与此同时,医药类高职院校和医药类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式培养“实习与就业”相联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实现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相互对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大健康产业”发展背景下,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应该改变固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调整传统的教学结构,明确新颖的教学目标,才能不断调动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综合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乐燕.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互联网+大健康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9):3.
[2]易善芝.大健康背景下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J].精品,2020,02(07):2.
[3]白冰,宋岩静,赵延安.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