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语素,关注语文课堂中的思维留痕

2021-12-22田芳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6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思维训练统编教材

田芳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应着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的思维活动是借助语言而实现的。基于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突出,导致很多教师忽略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忆读书》为例来谈一谈如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要素;思维训练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借助圈画关键词句、列提纲、画表格或结构图等形式,根据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把握主要内容。

《忆读书》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冰心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及“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本文有大量读书方面的信息,角度不同,内容丰富,因此需要学生借助对课文信息的梳理,来把握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感悟读、聚焦读、延展读、拓展练四个环节,积极构建一个语文深度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留下深刻的学习痕迹。

一、知作者,质疑题目理结构

冰心对五年级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三年级的时候学过她的《肥皂泡》,四年级的时候读过她的诗歌《繁星》。开课伊始,教师简单介绍冰心并回忆曾经学过冰心的课文及读过的诗集来加深对作者的认识。

知晓作者后,引出课题,进入初读环节,理清文章的结构。初读课文后,对本课的重点词语进行了集中认读,教师有意识地将词语分成四类:书名、书中人物、书中典故、读书感受,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为后面梳理信息提炼关键词做铺垫。在快速浏览课文后,出示时间轴,梳理出了本课的结构。学生分析词语找规律及梳理文本结构的过程是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

二、聚焦读,完善信息品语言

冰心重点回忆了读《三国演义》这本书,这部分的内容由教师引导学习。学生自由读3—5自然段,思考冰心是怎么读《三国演义》的,读书时的感受怎样?教学中抓住了“一知半解”这个关键信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如,教师引导:苏轼的“熟读深思子自知”,而冰心“一知半解”的读书方法你赞同吗?学生各抒己见,形成了一个微辩论的交流情境。通过思辩哪种读书方法好,感受冰心读《三国演义》的重要意义,这个过程是在对比思辨中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学生掌握了方法后,自主梳理冰心读其他书籍的感受,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完善信息,填写表格。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从纵、横两个方向观察表格。横向观察,发现冰心认为的好书标准有哪些;纵向观察,发现冰心是想告诉读者要“多读书、讀好书”。表格是一种学习工具,是一种非连续性文本,它能够促进文本阅读。从表格中聚合信息,总结归纳成一个焦点,这是对学生的聚合思维的训练。

三、延展读,补充资料炼主题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文本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教师适当补充了一些资料,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引语:“在冰心奶奶的一生中,这些书能证明她读书多吗?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学生快速浏览教师提供的《冰心传》中记载的冰心十一岁前的读书篇目,学生一下子就能发现冰心读了很多书,因为她“多读书”,才取得了这么多的文学成就。教师即刻出示冰心的文学成就,进一步得出结论:冰心的文学成就跟她多读书是分不开的。通过阅读资料,抓关键信息仔细分析,归纳得出“多读书”“读书好”的结论,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因果思维能力。

最后,围绕冰心的肺腑之言:“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中的快乐很多,为什么冰心永远感到读书是她最大的快乐呢?回到课文,联系实际谈体会。教师相机引导:对书的美好期待是“快乐”;能感受书中人物的丰富情感是“快乐”;在作者的帮助下建立了自己的思想是“快乐”;知道了许多事,认识了许多人,明白了许多道理是“快乐”……我们一起想着读书带给我们的快乐,齐读这句话。在师生交流、朗读中加深了对“读书好”的认识,将本课的教学推向高潮。本文零散的信息进行归纳、综合、概括,这一核心能力的训练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四、拓展练,巩固练习梳信息

拓展练是让学生尝试把自己读书的经历及相关信息梳理出来,可以用表格梳理,还可以用思维导图、画图表、分条归纳、智慧树等方式进行梳理,将单元语文要素落到实处,这是对学生思维训练的集中体现。

五、结语

本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深刻了解了冰心读书的经历,更是学生自己读书的一次新的起点;不仅是一次聚焦语文素养落实梳理信息的训练,更是一次有着思维含金量的深度学习。在这样的学习中,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一种定势,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情感等起着推动作用,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陈亚红.比较 反思 提升——关于五年级上册《忆读书》同课异构的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20(22):2.

[2]于莹执教,沈成评析,杜欣评析.《忆读书》教学纪实与评析[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12):3.

[3]施国强,杨保鸿.对比 梳理 运用——《忆读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9(12):2.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思维训练统编教材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课后推荐组文的使用策略
用好助学系统确定教学内容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