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2021-12-22黄献红黄毅华韦靖梁文东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考核体系混合式教学微课

黄献红 黄毅华 韦靖 梁文东

【摘 要】本文阐述基于微课的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针对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基于微课的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途径:制作微课资源包,设计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新的课程考核体系等。

【关键词】微课 演讲与口才 混合式教学 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5-0063-03

2021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指出“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总体目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业务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实现高等学校在信息化条件下育人方式的创新性探索、网络安全的体系化建设、信息资源的智能化联通、校园环境的数字化改造、用户信息素养的适应性发展以及核心业务的数字化转型”“高等学校应根据教学需要,分析课堂教学、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等需求,设计或改造信息技术支持的物理学习空间,也应加强建设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空间”“鼓励教师利用已有的在线课程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教学创新”。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是当前高等学校的工作重点。“演讲与口才”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要精讲理论知识,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相融合。要以此为指导思想,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于微课的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基于网络的学习平台,可以极大丰富课程内容,使在线课程成为融合文字、动画、视频、探究任务、虚拟实验等资源的系统化、可选择的知识图谱。学生通过在线学习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主定义学习进程,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寻求课程内容的定制服务。在线课程成为开放的情境,再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协作、会话,实现学习任务的有意义建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更注重学习者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习者探究式学习,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在“演讲与口才”教学中,关于演讲与口才的知识繁多,将教学重点或难点制作成微课视频,相比传统的课堂讲解,集音频、视频、图像、PPT、动画于一体的微课视频更具吸引力,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更好地实现精讲效果。而且,利用微课作为授课资源,让学生在课前及课后自主学习部分内容,在课堂上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增加学生实践与训练的时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师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发生反转性变化,凸显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提供了可实施途径。

二、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现状

“演讲与口才”是高职的一门文化素质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演讲与口才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演讲口才、社交口才、营销口才、求职口才等技巧,并熟练运用口才提高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協调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许多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主要教学现状如下。

(一)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许多教师主要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中,整个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更多的交流与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多数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玩手机、打瞌睡甚至缺课现象屡见不鲜。

(二)缺乏研究性学习

“演讲与口才”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属于公共课,一些学生认为学不学、学好学坏都无所谓,对该课程不重视。学生学习的目的往往是应付作业和考试,拿到学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更谈不上对该课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性学习。

(三)缺少实践与训练

“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用性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高职人才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技能和素质,因此,要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现实中高职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习自觉性不够强,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上教师要花较多的时间进行新知识的讲解,无形中压缩了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实践时间。此外,许多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实行大班教学,如笔者所在的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自2014年以来,将“演讲与口才”课程作为校级公共选修课来开设,每班学生人数均安排70人以上,有的班级人数多达100人。大班教学导致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实践与训练的时间过少,不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四)缺乏多元化评价

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虽然早已成为共识,但在传统的“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作业、课堂上的交互、高频次的测试往往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工作量。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过程性评价往往被期中、期末考试不同的加权比例所替代,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真实的多元的评价。

三、基于微课的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制作微课资源包

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及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在“演讲与口才”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难点、学习兴趣及学习需求等,根据“演讲与口才”课程标准,结合所使用的教材,围绕演讲口才、诵读口才、社交口才和求职口才这四大模块的主要内容,制作“演讲与口才”课程微课资源包,主要有以下微课:演讲的态势技巧、精心设计演讲开场白、即兴演讲的准备、朗诵的节奏、现代诗歌朗诵技巧、古诗词朗诵技巧、如何介绍自己的姓名、经典面试问题应答技巧、社交中赞扬的技巧、社交中批评的技巧、社交中的拒绝技巧等。另外,还收集了名人朗诵及演讲视频、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参加自治区级朗诵比赛及演讲比赛优秀视频等作为微课资源的扩充和延伸。

(二)设计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课前预习环节

课前,教师将微课、有关的视频及教案等内容上传至超星学习通平台,通过超星学习通 PC 端发布预习任务,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在线开展讨论,学生初步了解即将授课的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线上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通的后台功能及时查看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对未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及时提醒他们完成,并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随时把控讨论方向,对学生的疑惑及时进行解答,以便根据讨论情况对课程教学内容及时做出调整。

2.课中交互环节

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线下教学,讲课中将微课的知识点与讲授的内容相结合,结合线上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重点解析与答疑,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的“讨论”“抢答”“随堂练习”等功能,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学习和讨论。教师力求做到精讲,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如“社交口才”章节有一节课的内容是“如何介绍自己的名字”,教学设计如下:课前布置学生线上学习“介绍名字的技巧”微课并讨论;上课时利用约15分钟的时间以教师讲解、学生线上抢答和线上讨论的方式讲解这一内容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剩余25分钟让部分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的示范和练习,教师和其他学生加以点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有效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与提升,同时也增加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

3.课后巩固环节

课后,教师要求学生复习超星学习通里发布的有关微课及课件PPT,多方面、多角度地巩固知识,使学生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能力。并在超星学习通平台通过“作业”功能发布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前的线上学习及课中的课堂学习,课后进一步开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练习,如利用手机或电脑录制一段朗诵音频、录制一段演讲视频、录制一段自我介绍视频、写一篇演讲稿等,将这些音频和视频上传至超星学习通的“作业”。教师经过批阅,将表现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展示在学习通的“讨论”功能中,让其他学生加强学习和模仿。通过线上加线下的教学形式,增加学生口语表达实践训练的力度和广度。

(三)建立新的课程考核体系

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也要相应地建立“演讲与口才”课程新的评价体系。根据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活动制定相应的评估准则,注重学习过程的检测,将过程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要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的学习情况,还要结合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情况进行考虑,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其全面发展。

以此为指导,“演讲与口才”课程采用以下评分标准:上课纪律占15%,平时成绩占10%,技能成绩占25%,期末考查占50%。平时成绩以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内容包括学生线上学习微课的情况、线上参与讨论的次数及发言质量情况。技能成绩主要包括学生课堂上及课后进行口语实践训练的情况等。期末考查包括两个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理论知识的测试,另一部分是口语表达的应用实践。

四、基于微课的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效果分析

(一)教学效果

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的教学实践结束后,项目组通过超星学习通的“问卷”向学生发布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达91%,多数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模式能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得到激发,有助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师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教学中得到激發,课堂上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较高,提交的口语实践训练的作业质量较以前有比较大的提高,说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二)教学反思

1.增加微课视频资源数量

项目组虽然已制作和收集了一些“演讲与口才”微课视频,但因资金的投入不足、教师的制作能力有限、时间较为仓促等因素影响,微课的数量仍远远不够,还需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制作出更多“演讲与口才”微课资源,与教学主要内容紧密结合,形成系列化微课,并且提高微课的制作质量。

2.应用线上教学的各项功能

“演讲与口才”教学中,学习通线上教学的签到、通知、讨论、作业、问卷等功能用得比较多,但投票、选人、拍摄、分组任务、直播等功能运用不够。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超星学习通的各项功能,使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更好地融合,更好地提升“演讲与口才”的混合式教学效果。

3.加强对学生线上学习的质量监控

在实施线上教学时,需要依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学生提前观看微课视频,才能为课堂上的互动讨论和口语训练做好准备。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学习不够自觉,教师可以通过超星学习通后台监督哪些学生观看了微视频,哪些学生没有观看,但观看的质量无法监督。因此,要针对需要学习的微课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真正观看微课后才能作答,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学生线上学习的质量监控。

当前,“互联网+教育”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微课在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实践证明,将微课引入高职“演讲与口才”教学,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的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口语表达能力,为高职公共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借鉴。当然,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规模实行和改进是一个需要长期完善和探索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优化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J].科学咨询,2021(14).

[2]刘紫玉,王赛楠.混合式教学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8(19).

[3]谭永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

[4]李群,寻素君.混合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1(4).

[5]胡聪,马立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微课应用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6).

[6]李洁.基于微课程的高职基础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J].海外英语,2021(6).

注:2017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微课在高职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XGZJG2017B182)

【作者简介】黄献红(1974— ),女,广西河池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公共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及人文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考核体系混合式教学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高校教学质量考核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以创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基于过程方法的工科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