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计与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融合的探索

2021-12-22卜晔婷王珍珍严敏嘉谭思蓉

广西教育·C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学融合建筑设计

卜晔婷 王珍珍 严敏嘉 谭思蓉

【摘 要】本文论述建筑设计与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的融合,以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提出通过在形态理论教学中引入传统建筑、抽象传统建筑结构的立体构成、借鉴中国古典园林式的空间构成,在设计训练教学中贯穿中国建筑史,以期从建筑学基础培养阶段就培养学生具有中国特色、地域特色的设计方法和思路,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 建筑设计 教学融合 传统建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5-0053-04

从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中寻求设计理念,是当代建筑设计的热点论题。在建筑师的培养过程中,传统文化如何融入建筑设计训练是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民族地区高校,提出将建筑设计与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融合,引导学生从建筑历史中获得建筑设计的灵感与启迪。

一、建筑设计与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融合的背景

(一)建筑师的文化复兴实践

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化的冲击带来了文化的转变,传统文化得不到延续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并寻找传统文化复兴的起点。传统文化实现复兴需要一群人的共同努力,建筑师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后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美国建筑师菲利浦·约翰逊,将拱券式柱廊、哥特式屋顶等古典主义建筑造型语言,通过现代材料将简化形式融入建筑中,达到历史与现代的统一。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不仅研究日本传统文化符号,还关注隐藏在符号与形式背后的思想、宇宙观、美学、生活习俗与思维模式,这些都能成为他的创作灵感。中国建筑师冯继忠将中国园林的传统实现在现代园林规划与建筑中,王澍受其启发,在建筑设计中以古代山水画或中国传统园林为造型、空间意向,并延续在材料与营造上,试图展现中国古典美学。中国建筑师崔愷以更微观的视角提出“本土设计”,挖掘项目所在地的地域特色,并创造出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建筑。

在地域文化和历史传统中寻求创作源泉已然成为当下明星建筑师的主流设计理念。如此设计环境下,在培养建筑学学生的过程中,怎样将传统文化融入建筑设计训练是一线教学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二)建筑设计和中国建设史教学现状

中国建筑史教学是传授理论知识,建筑设计是技能的学习,二者为建筑学专业两大主要课程。在国内许多高校里,中国建筑史与建筑设计两门课程独立授课。部分国内学者认为,历史理论课程学习旨在培养本专业的一种“素养”,这种素养对建筑学人的专业能力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并不要求与实际的设计操作直接关联。建筑学界亦过于分明地被分为“理论界”与“设计界”两个并行系统。同时,学生普遍反映建筑历史课程内容无法反作用于建筑设计中,甚至有部分学生开始质疑历史理论课的必要性。

历史与设计在教学中被割裂,长此以往,可能逐渐使传统与现代断裂。实践传统文化的明星建筑师毕竟是少数人,即便能一时引领潮流,然而在“快餐式”的文化激流中,在火爆建筑市场的刺激下,仍以短平快的设计方式为主体,甚至涌现大量“肤浅”建筑,与文化的关联性渐行渐远,如此建筑市场向建筑学学生传达出“轻历史,重设计”的错误观念。此时,建筑学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可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实践,为中国式的建筑设计打开新局面。

当然,中国建筑史教学也存在问题。首先,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中国建筑史是一个很宏大的话题,按照现有的教科书与课时,通常只能要求学生把中国古建筑的前后关系、横向关系串联起来,了解古建筑的时间、空间、类型以及背后的意义,教学内容中缺失了古人的生活、仪式、制度,以及建筑设计方法,对中国建筑史了解不充分,必然难找出历史与现代的对话点。其次,教师在授课时缺乏古今的对比与联系,古人有一部分建造智慧一直沿用到现代,现代也有很多历史遺留的问题需要解决,教师进行中国建筑史授课时,如果能适当联系现代,关心社会现实问题以及相关联的学科,学生就不会认为“古与今是两个完全割裂的时代与建筑体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建筑史的兴趣。

(三)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一方面,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民族文化浓厚,但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另一方面,在本地建筑设计行业中,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项目业主开始要求加强文化传承和地域性的体现,建筑师也逐渐趋向于在历史环境中开展设计。例如,现阶段南宁市人民政府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与历史相关的项目越来越多,比如三街两巷、中山路等历史文化街区正在进行改造设计,很多参与此项目的建筑师普遍反映难以将历史文化与建筑设计关联,难以处理历史与现实交融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因在设计能力的培养阶段缺乏对建筑历史的融入,单纯采用逻辑与系统设计方法的训练。因此,在广西的建筑学教学中,引入更多中国建筑史特别是地域建筑的多方位讨论,并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建筑设计的灵感与掌握建筑设计的方法,是必然趋势。

二、中国建筑史与建筑设计的教学融合

(一)已有教学实践概述

中国建筑史与建筑设计的教学融合已逐渐成为全国建筑学教学探讨的热点。东南大学在中国建筑史教学中植入意向设计;同济大学以历史理论串联起一系列建筑初步的练习;华南理工大学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建筑设计教学;华中科技大学将建筑史教学内容贯通5年,并有意识地与每一年级的设计课相结合,其中四年级的传统建筑意向设计专题为其融合的重要环节;惠州学院2003年开始构建“建筑设计与建筑历史整合创新”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为在建筑史类课程中进行“仿效式设计”。上述进行教学融合改革的高校的建筑学科发展十分成熟,各高校在建筑史与建筑设计融合的方式、程度均有不同,华南理工大学重历史研究,设计建立于历史研究的基础之上,有重研究弱设计的倾向;同济大学的历史理论介入较弱,历史理论作为教师的教学设计参考,学生的着眼点还是在常规设计训练上;惠州学院的“仿效式设计”培养学生把传统建筑表征符号融入建筑设计中,忽略了隐性文化的融入;东南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强调意向设计,历史仅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在现代设计中引入并表现传统文化理念,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参考。

(二)教学融合实践

广西民族大学以学校深厚的民族学、人类学和社会学基础为依托,于2019年成立建筑学专业,将“地域民族特色”确定为专业特色。该专业在成立之初即开始了教学改革创新,在多学科交叉研究与运用的大背景下,创新重点在于将中国建筑史与建筑设计课程进行教学融合,试图探索出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建筑学教学方法。

一年级以对建筑历史和设计的感知为主。建筑概论课程中,将中国建筑史的一部分内容融入概论课,设置“中国古代建筑特征”“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章节。建筑环境认知实习课程安排学生赴南宁周边历史环境建筑参观学习,如广西民族大学东校区历史建筑、古城区之三街两巷、园博园等,并制作微电影。同时,在“建筑设计基础1”课程中进行“抽象传统建筑结构的立体构成”与“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构成”的主体训练,在“建筑设计基础2”中安排“建筑技术实体搭建”“传统墙体砌筑”“茶室设计”等内容。

二年级以真实历史环境设计为主。在设计课程中,对历史环境进行调研与测绘,提取周围相关意向元素,并转换为建筑设计要素,这种训练方式也称为“传统建筑意向设计”。在设计理论课部分中,除了相关设计技法传授,还开设了“地方传统建筑”等章节,以补充地方性建筑史知识,具体设计内容为南宁老口村宅院设计、致远楼内院改造设计。

三年级以古人的设计或营造方法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本学年开始进行系统的中国建筑史教学,教学内容增加古人的建筑与规划设计方法。同时,在设计课程中开展民俗博物馆设计,引导学生提取古人建造智慧进行现代建筑设计。

四年级的古城改造设计,项目背景以南宁古城发展史为主,设计理论课环节开设古人规划设计思想专题。

五年级的毕业选题多元化,除了常规的现代建筑设计,还开设历史专门化选题。该选题强调研究性与自主性,学生可进行历史与理论的研究,或者选择真实历史环境下的建筑设计,教师提供宽泛的地形范围与条件、历史关键词,规定设计成果要求,学生自主进行历史环境整体分析并自己编制任务书。

广西民族大学的融合探索力图将建筑史的教学贯穿整个本科培养过程,如建筑设计课一样,逐渐深化和拓展传统建筑、地域建筑并有意识地结合到设计课程中,已于本科一年级与二年级的教学中实践。

三、以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为例的教学实践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属于建筑学入门教学的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形态设计思维和实践操作技能。“建筑设计基础1”以经典的构成训练为主,培养学生的形态审美能力、造型能力、空间建构能力。在构成训练教学中,尝试将中国建筑史作为构成训练的组成部分,同时以历史课程为先导。构成训练分为立体与空间两个阶段,在立体构成训练中,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建造技法的运用能力;在空间构成训练中,要求学生利用传统园林空间手法进行小型建筑设计。通过一系列构成训练,找到现代与传统的对话方式,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具有传统文化意识的思维方式。

(一)在形态理论教学中引入传统建筑

在构成训练之前,先进行形态理论知识授课,共三部分:形的基本要素与特征、造型方法、形式美基本原则。帮助学生构建“形”的基本概念、学习造型方法,并通过形式美的原则指导学生去评价、创造美的事物,结合中国建筑史中的审美与建筑设计章节,采用中国古建筑实例去解析华夏美学理论。

形式美以中国特有的方式存在于古代优秀建筑实例中。在讲授“比例”时,利用古建筑的平立剖解析古人在做建筑设计时,如何遵循一定的比例或简单的几何体,选取的实例尽可能典型且具有代表性,如山西应县木塔、佛光寺大殿。在讲授“均衡”时,建筑要实现均衡,重点是强调均衡中心,此时以古建筑群体为例,古建筑群通常以院落进行组合,沿着一条纵深的路线对称布置建筑物,中轴线上的建筑通常会在高度、体量、建筑装饰与结构上与两侧建筑產生差异,以凸显中心地位,如故宫。在讲授“建筑韵律”时,二维韵律的营造以古建筑立面处理手法为解析对象,三维韵律则再次联系到古建筑群体,以山西芮城永乐宫为解析范例,五个殿宇通过甬道、院落相连,院落深度有变,景观空间有变,殿阁屋顶根据等级之分略微变化,通过重复又有细微变化的空间,营造出仪式感、韵律感很强的空间序列。

(二)抽象传统建筑结构的立体构成

传统建筑的结构与立体构成训练是有契合之处的。立体构成是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按照形式美的基本原则,通过选定材料组合成优美的三维空间形态,在搭建之前要选定材料,并考虑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节点的处理方式。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利用木材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构建,以榫卯为节点处理方式,建筑展现出木头特性与木结构之美,结构即装饰。木结构建筑在设计与搭建过程中需要解决材料、工艺、力学、美学四个问题,这与立体构成的训练要求不谋而合。整个训练时长为三周,具体实践如下:

理论讲座阶段。讲座内容主要围绕线材、面材、块材构成三大块,并举出与构成类型相关的建筑实例,从中国古建筑以及以传统文化为设计构思的现代建筑中选取实例。如寻找线材构成与传统建筑文化的契合点,课堂中以上海中国馆为例,中国馆以斗拱为设计原型,对斗拱进行解构从而完成具有线材特征的建筑造型;传统建筑则选取江浙一带传统编木拱桥为例,线状的木头通过垒积的方式创造稳定而优美的结构。同时期的建筑概论课程中已经完成“中国古代建筑特征”教学内容。

分析解读与实际搭建阶段。在融入传统文化的理论教学中,激发学生解读传统建筑的热情,并大胆尝试将传统建筑的搭接技法运用于立体构成中。如有学生从井干式民居的搭建方式得到灵感,井干式民居不采用柱子和梁,墙体单纯靠原木进行十字搭接,端部榫卯,学生学习井干式的搭接形式,加上柔美曲线元素,创造出带有传统建造特色的立体构成作品(如图1所示)。

(三)借鉴中国古典园林式的空间构成

在立体构成基础训练后,空间构成进入建筑层面,培养学生对建筑空间形体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并过渡到手法借鉴重构、形体组织与处理、茶室方案表达设计的全过程。整个过程贯穿传统建筑的理论及实例,特别是古典园林、传统民居和现当代的文脉建筑。教学阶段时长五周,分四个阶段进行,具体如下:

理论学习阶段。讲授“空间概念与类型”“空间限定要素”“空间界面限定”“建筑功能”。在空间理论基础上,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起源、空间特征和类型的讲述,并比较区分国内外传统建筑,具体应用结合内容包括以蕴含中国传统智慧的哲学观点来解读空间理论概念,如用老子关于“有”与“无”、“利”与“用”的哲学观点阐述空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用围棋中的“金角、银边、草肚皮”来解释完形关系中角部空间较为强烈的限定作用。引入当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案例,如象征“天圆地方”的上海博物馆,王澍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材料的探索系列案例。对于“盒子”空间“旋转”操作方式,引入贾平凹文化艺术馆,由两套方形轴网旋转叠加设计而成,产生许多三角形和梯形的庭院空间,在丰富空间的基础上唤醒传统的庭院空间意识。对于空间界面分为水平界面和垂直界面,水平界面中“基面下沉”的空间处理方式,引入半坡遗址和地坑窑洞,阐明建筑的起源过程中亦采用了基面处理的方法,“基面抬高”的空间方式至少自高台建筑时就已出现。中国古典园林更是空间群体及空间界面处理的绝佳案例,处处可为例证。

认知与分析阶段。两人一组选择指定建筑案例,从基本单元层面的形体秩序、相邻空间位置关系、整体结构层面形体秩序及空间形体生产过程等方面来分析实例的形体特征,同时需关注场地环境、功能之用、光影关系,在分析的基础上,每组完成一套案例草图和草模。为了使学生体验传统建筑空间魅力,指定案例贯彻江南古典园林,主要选择拙政园、何园、留园、狮子林等经典案例,并分析空间组织和造园手法。此阶段,学生已经在建筑概论课中学习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知识。

茶室方案设计阶段。利用所分析案例的至少五种空间手法,以茶室小型公共建筑为主体进行功能重构,尝试“还原”实例的空间形态关系及生成过程,完成一个具有古典禅意韵味的茶室方案。

梳理与表达阶段。由学生集中梳理并总结前面所学,推敲和深化茶室方案的细节,并完成一个方案正模和一套方案图纸(如图2、图3、图4所示)。

四、总结与反思

把运用传统建筑文化作为设计中的一种方法,甚至作为一种设计理念,应该成为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成为建筑师的一种潜意识,是设计思想形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建筑学的教学实践中是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主要解决建筑师无法很好地处理历史与现代的关系,现代建筑设计缺乏文脉延续等问题。以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为例的教学实践更是具体的体现,每一个阶段的设计训练倡导学生以建筑传统文化为构思来源,从传统建筑结构的抽象,再到融入中国园林的空间营造方法,分别与立体、空间构成训练相对应。经过练习,大多数学生都能在作业成果中展现提取及应用传统建筑文化的过程,并积累了一系列相关设计方法。更可贵的是,部分学生开始主动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通过课堂的引导可将建筑史观渗透到设计的潜意识中,并延伸到课堂之外。

在融合课程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不完善之处。少部分学生的设计几乎全部照搬传统风格,也有一部分学生只能采用现代主义的设计手法,完全无法结合传统。针对这一问题,后续教学中将探索更为直观、更为生动具体的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来因材施教。

另外,在不断改进融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尝试更多的从传统到现代的结合方法,传统的融合不仅仅是外显的传统(建筑符号),也包括内显传统(生活、制度、仪式),并不断调整教学全过程的阶段安排,逐渐使建筑设计与中国建筑史的融合教学发展为独具中华特色、民族特色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郑时龄,薛密.黑川纪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冯纪忠.方塔园规划[J].建筑学报,1981(7).

[3]王澍.造房子[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

[4]崔愷.本土设计2[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5]李晓峰.建筑设计与历史课程教学整合的尝试:传统建筑意象设计教学[J].建筑学报,2003(12).

[6]陈薇.意向设计:历史作为一种思维模式[J].新建筑,1999(2).

[7]肖旻.规则与自由:传统建筑设计教学笔记[J].中国建筑教育,2015(1).

[8]赖瑛,杨星星.建筑史类课程“仿效式设计”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以惠州学院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2020(2).

[9]赵恺,李晓峰.突破“形象”之围:对现代建筑设计中抽象继承的思考[J].新建筑,2002(2).

注: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文化传承的中国建筑史和建筑设计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20JGA159);广西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自然科学类 青年基金项目)“桂江流域传统建筑装饰研究”(2020KJQN005)

【作者简介】卜晔婷(1992— ),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建筑历史理论、建筑设计教学改革;王珍珍(1993— ),女,硕士,广西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建筑历史理论;严敏嘉(1991— ),女,湖北宜昌人,博士,广西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边坡稳定性、抗震优化设计、教育教学改革;谭思蓉(1995— ),女,广西河池人,碩士,广西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新型结构材料、教育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策略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浅论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信息化环境下网络平台与教学融合运用绩效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