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职业选择及创业胜任力现状及干预
——基于SYB课程融入团体辅导的效果分析

2021-12-22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21年4期
关键词:胜任团体辅导

高 馨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职业决策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状况以及要求进行认知,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职业选择的过程。[1]职业决策关乎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广义上的职业选择也包括自主创业。在创新创业教育日益成熟的背景下,不少高职学生也将自主创业作为职业选择。

本研究从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实际出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职学生的职业决策和创业胜任力现状,在此基础上,将SYB培训课程与团体辅导相融合进行干预,以提升学生的创业素养,提高职业决策信心,减缓职业决策困难。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常州高职园区五所高职院校为调研对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年级、专业、性别等个体变量进行控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发放1850份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768份,有效率为95.65%。样本平均年龄为19.52±0.67。

(二)研究工具

在职业决策困难研究上,本研究采用李娜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卷》,问卷按5点计分,分数越高表明遭遇相应困难越多[2]。在创业胜任力研究上,采用杨景峰编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胜任力问卷》,问卷按5点计分,得分越高说明创业胜任力越好,该问卷共有6个维度,涵盖了创业的心理能力等多个方面[3]。这两份问卷的α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95、0.903,各分量表的一致性系数都在0.815以上;分半信度方面,两份问卷总分及各因子分半信度都在0.72以上,说明这两个调查工具有良好的信度。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样本职业决策困难现状

如表1所示,样本职业决策困难平均分为2.78。在缺乏准备、信息探索、矛盾冲突三个维度,不合理信念、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犹豫不决、职业信息不足,自我信息不足、社会环境信息不足、信息获取渠道不足,内部冲突、外部冲突这9个因子得分均超过2分,情绪不适因子得分则超过了3分,说明当前高职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在情绪感受方面。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4]。

表1 样本职业决策困难整体情况

在性别、专业变量上,未发现群体内显著差异(p>0.05)。在年级差异方面,高职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存在显著差异:困难总分F(2,1767)=3.16,p<0.01;缺乏准备、信息探索、矛盾冲突三个维度也都存在显著差异:缺乏准备F(2,1767)=4.22,p<0.01;信息探索F(2,1767)=4.05,p<0.01;矛盾冲突F(2,1767)=3.95,p<0.01。LSD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高职大三学生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分要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二年级(p<0.01)。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少实习带队教师或技能指导教师发现,毕业班学生在实习中存在懒散、不积极主动、消极怠工甚至逃避实习的现象。在与学生谈心时,学生直言:“现在就业门槛很高,好的工作都要学历,体制内看起来体面的工作自身又不符合条件,自己能做的工作又苦又累,钱还少。自己是年轻人,不想这样出卖劳动力,不想面对就业问题,感觉一直在遭受打击,实习不积极也是因为越做越沮丧,感觉没有出路,不想沦为‘厂狗厂妹’,没有价值感,职业出路这么狭窄自己很焦虑,所以躺平逃避了。”从中不难发现,高职学生确实存在职业决策困难的情况,表现为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自身定位不清晰、缺乏职业生涯规划、自我价值感低和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在行为上容易导致延迟就业或者频繁跳槽等问题。

(二)样本创业胜任力现状

根据表2,样本在总均分和创业胜任力量表各维度上的均分都低于中间值3,说明高职学生的创业胜任力显著低于中值水平(t=2.81,p<0.01)。这与其他学者采用同一测量工具对大学生调研的结果相比,有更低的创业胜任力表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在个体认识上,高职学生对未来的就业问题缺乏自信,不能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认为进入职业类院校就失去了和其他本科生竞争的机会。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会从事一线工作,他们缺乏创业经验,缺乏创业氛围,加上国内支持创业的一些政策主要倾向本科院校毕业生甚至研究生,导致他们缺乏社会支持,更容易不自信。在家庭、社会和学校层面,很多家长对于高职学生表现出失望的态度,有一种能混口饭吃就行的想法,并不奢望他们创业,因而在生活中并不会给予鼓励和支持。高职学校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上,往往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忽视创业教育。社会上很多人认为高职院校不是大学,高职学生都是成绩差、今后从事简单劳动的学生,对他们的重视和尊重程度不够,影响了高职学生对自己是否具备创业能力的认知。

表2 样本创业胜任力整体情况

在性别差异方面,创业胜任总分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创业精神、自我反省与学习、人脉搭建与维护、商业洞察力四个维度上,性别差异较为显著(创业精神t=-2.68,p<0.01;自我反省与学习t=2.55,p<0.05;人脉搭建与维护t=2.55,p<0.05)。具体表现为:男生在创业精神方面要好于女生,而女生在自我反省能力、人脉搭建与维护、商业洞察力方面都要好于男生。

在年级差异方面,样本的创业胜任力在创业意识、创业精神、自我反省与学习、人脉搭建与维护等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创业意识F(2,1767)=3.13,p<0.01;创业精神F(2,1767)=4.21,p<0.01;自我反省与学习F(2,1767)=4.02,p<0.01;人脉搭建与维护F(2,1767)=3.97,p<0.01。LSD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大一和大三高职生的创业意识都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在自我反省与学习维度上,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三学生;在人脉搭建与维护能力维度上,大三学生得分最高,其次为大一年级,都显著高于大二年级;在商业洞察力维度上,随着年级增加,呈现上升趋势,即大三学生的商业洞察力最好,大一最弱(p<0.01)。

在专业差异方面,由于高职院校开设专业相对分散且细化,因此研究者结合专业所在院系,将课程相近、就业方向有交叉的专业进行了组合,分为商贸财会、工艺技术、工程机械和计算机四类。检验结果表明:创业胜任力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存在差异。创业总均分F(2,1767)=3.55,p<0.01;创业意识F(2,1767)=3.68,p<0.01;创业精神F(2,1767)=4.06,p<0.01;心理承受力F(2,1767)=3.82,p<0.01;自我反省与学习F(2,1767)=3.90,p<0.01;人脉搭建与维护F(2,1767)=3.97,p<0.01。LSD进一步事后检验表明:从创业胜任力总均分来看,不同类别专业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商贸财会类学生的创业胜任力最高,其次是工艺技术类,这两类都显著高于工程机械类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在创业意识维度上,各专业间存在显著差异,由强到弱依次为商贸财会类>工艺技术类>计算机类;在创业精神维度上,工艺技术类、工程机械类得分显著低于商贸财会类和计算机类专业;在心理承受力维度上,工程机械类专业心理承受力维度得分最高,计算机类次之,这两类都显著高于工艺技术类和商贸财会类;在自我反省与学习维度上,商贸财会类专业和工程机械类专业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工艺技术类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在人脉搭建与维护维度上,商贸财会类和工艺技术类专业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工程机械类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在商业洞察力维度上,商贸财会类和工艺技术类专业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工程机械类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可以发现,不同专业学生有各自在创业胜任力上的优势和薄弱的地方,总体上看,商贸财会类专业学生的创业胜任力略突出一些。

三、干预研究设计

(一)干预对象

从参与调查的被试中,筛选出同时满足职业决策困难的高分组(前30%)和创业胜任力的低分组(后30%)这两个条件的被试作为实验对象,并兼顾性别、生源地、独生子女、年级、专业等人口学变量进行筛选,最终确定被试24人,将24人随机分半,一半为进行干预的实验组,一半为不进行干预的对照组。实验组共进行了9次干预。

(二)干预方案

干预方案采用在SYB创业培训中融入团体辅导的方法,SYB是英文Start Your Business的缩写,是国际劳工组织(ILO)针对微小企业创办者的培养而开发的一个培训项目。SYB是当前国内创业培训经验非常丰富的项目,引进时间较长,最早于2004年开始启动[5]。SYB注重企业成长和发展体验,在了解企业开办步骤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分析和模拟企业创建。SYB培训项目最大的特点是实战性,教学方法不单一,更具有新颖性,通过对真实创业环境进行模拟和演练,学员能够掌握一定的创业技巧,增强创业信心。据统计,2004年,全国共有40万人参加创业培训,其中,参加SYB培训的达17万人,占42%;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60%[6]。

SYB由授课内容、故事、练习和创业计划等组成。本研究中制定的SYB培训干预方案是根据培训标准,由就业创业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进行重新编制,在原有的创办企业培训基础上融入了自我探索、人际沟通、情绪管理、时间管理等心理团体辅导内容。辅导内容有8个单元模块训练和1次所有模块训练结束后的团辅分享课,历时2个月。所有团体辅导结束后,进行职业决策困难和创业胜任力后测、团体反馈调查和团体辅导分享。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

四、干预结果及分析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后测比较

干预开始前,首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测,二者在职业决策困难、创业胜任力总均分和各分量表上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

经过干预,研究者对两组被试进行后测和差异检验,结果如下:在职业决策困难量表上,实验组后测的总均分和各维度得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后测得分(缺乏准备t=-2.71,p<0.01;信息探索t=-2.78,p<0.01;冲突矛盾t=-2.09,p<0.01;决策困难总均分t=-2.06,p<0.01)。在创业胜任力方面,除了自我反省与学习这一维度实验组后测的得分,创业胜任力总均分和各维度得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后测得分(创业意识t=2.31,p<0.01;创业精神t=2.45,p<0.01;心理承受力t=3.08,p<0.01;人脉搭建与维护t=1.99,p<0.05;商业洞察力t=1.95,p<0.05;创业胜任力总均分t=2.17,p<0.01)。

(二)实验组前测、后测比较

培训后,研究者对职业决策困难和创业胜任力进行了后测,并与前测结果进行了差异检验,结果如下:经过团体辅导,职业决策困难的后测相较前测出现了显著差异(缺乏准备t=-2.67,p<0.01;信息探索t=-2.08,p<0.01;冲突矛盾t=-2.11,p<0.01;决策困难总均分t=-2.05,p<0.01),表现为总分及各因子得分都显著降低,说明职业决策困难感受显著降低。在创业胜任力量表上,实验组创业胜任力前后测显著差异,表现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都显著提高(创业意识t=2.76,p<0.01;创业精神t=2.42,p<0.01;心理承受力t=2.91,p<0.01;自我反省与学习t=2.62,p<0.01;人脉搭建与维护t=2.78,p<0.01;商业洞察力t=1.93,p<0.05;创业胜任力总均分t=2.08,p<0.01)。

(三)对照组前测、后测比较

在对实验组进行后测的同时,研究者针对对照组的职业决策困难和创业胜任力再次进行调查,并与前测结果进行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组后测相较于前测,在职业决策困难总分和各维度上差异都不显著(p>0.05);创业胜任力方面,对照组被试后测相较于前测,创业胜任力只在自我反省与学习能力上差异显著(t=1.78,p<0.05),在总分和其他维度上差异也不显著(p>0.05)。

(四)团体辅导效果的评价反馈

对团体辅导的效果采用量化和质性分析两种方式进行评价。量化评价从干预方案的有效性、团体辅导的有效性、团体认同度、团体满意度四个维度设置了8道题目,请参加辅导的成员反馈、评估培训效果。题目采用的是5点记分法,得分越高说明有效性越高。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成员对团体辅导各项目评价的均分都超过4分。团体辅导反馈的质性分析是记录辅导结束后成员关于自己情绪感受的看法。实验组成员认为经过团体辅导后,情绪压力得到了缓解,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学会了剖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并且能客观地认识创业过程,对创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及心理准备。

五、讨 论

(一)团体辅导对减轻职业决策困难的有效性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对减轻职业决策困难是有效果的。产生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团体辅导本身的有效性因素和团辅方案对缓解职业决策困难的针对性。

1.团体辅导有效性的原因。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生活经验,在团体情境下,成员可以同时学习模仿多个团体成员的适应行为,从多个角度洞察自己[7]。团体成员可以从领导者和团体成员身上得到情感支持,学会表达自我,看到自己的优势。

高职学生在职业决策中出现情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往的失败经验、自媒体释放的焦虑情绪,这些都加剧了低自我价值感和职业自信心不足。团体辅导中安全和接纳的环境能够让学生释放焦虑,成员之间的彼此信任与支持也让学生对职业决策有了更多的信心。

2.团体辅导方案的合理性。本研究的干预目标是减缓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提升其创业胜任力。借助SYB培训载体,融合团体辅导形式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具体方案上,融合了职业匹配理论、SYB方案技巧实例。在团体活动中,通过带领者的引导和启发,团体中成员不断针对不同理念进行辩驳,帮助学生改变职业决策和创业方面的错误认知。在情绪缓解方面,团辅中接纳开放的氛围给了学生充分表达感受的机会,大家共同探讨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对抗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

(二)SYB培训提升创业胜任力效果分析

创业教育的目标是重视创业素养和创业技能的提升,使学生真正创业时能够减少困难,应对挫折有方法,能提高创业存活率。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创业学习对创业胜任力有直接的正向影响[8],能够提高创业成活率[9],并且学习对于创业能力的影响是良性循环的,即好的创业结果也会促进创业学习[10]。创业学习在某些情况下能够促进创业,但有偏学习也会影响判断,例如造成对当前市场环境的错误判断等。因此,创业学习本身也是一种创业的能力[11]。本研究的实验对照组结果也支持了前人的研究结论。

1.SYB课程对创业胜任力有提升作用。林雅乾发现,受过SYB创业培训的学生在创业意识、创业观念等方面都有变化,对创业有更客观理智的认识[12]。关春燕等发现,将SYB创业培训引入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更好地帮助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13]。本研究的结果也支持了上述论点,SYB培训对促进学生的创业胜任力有显著的提升影响。

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访谈后发现,学生有了更多的创业自信心。这一结果也验证了关于胜任力特征的结构原理,培训直接干预了个体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后,对自我的认识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因此,学生感受最显著的SYB的培训效果就是创业自信心发生了变化。

2.SYB培训呈现方式要创新。从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检验可以看出,通过创业培训,实验组学生的创业胜任力显著提高了。而对照组前后测差异不显著,可以说明实验组的变化是由于SYB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者采用的实验综合了不同专业学科优势,并在具体实施时更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变化,后测结果的显著提升说明这种干预方法是有效的。相较于单纯的SYB培训,研究者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更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SYB在高职院校推广时要注重改进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要采用团体辅导的方法,引发更多的情感共鸣,提升个体的创业动机。

此外,自我反省与学习这一维度没有明显提升的原因可能是实验干预并没有能渗入创业胜任力最核心的特质层次,即个体的动机与需求层次,选出的被试并非都有创业动机。另外我们也发现,不进行实验干预,对照组的创业胜任力也略有提升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自我反省与学习这一变量显著提升,说明个体的成熟度和创业胜任力也有相关。前人的调查分析也论证了这一结论,如高年级的创业胜任力显著高于低年级。

六、建 议

当前高职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问题突出,创业胜任力不高,并且存在着群体内的差异。结合当前高职生对职业选择有较多不满、对个人发展自信不足、就业后离职率较高的实际情况,有必要重新审视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树立良好的择业观,提升创业胜任力,在学校教育中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关注重点群体,注重实践引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与学生实际联系更密切,不拘泥于理论教育,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可以与劳动教育以及工匠精神培养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职业信心。这也有助于学生在早期树立目标,更好地完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减缓临近毕业时的迷茫心理。针对职业决策困难严重的毕业生群体,更有必要进行就业指导,及时提供就业信息、面试辅导等其迫切需要的就业帮助,同时注重心理干预,减缓其因职业决策困难导致的情绪问题。

2.改革创业教育,重视教育培训。调查发现,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因此,可以根据调查结果制订不同年级的创业培训方案。教育培训在注重知识讲授的同时,可以引入多种形式的教育方法。例如,采用SYB创业训练等辅导体系,关注每一个学生,发挥其创业优势,补足其短板。掌握学生缺哪一方面的知识,缺哪一方面的技能,例如经营管理知识、相关的法律政策知识、税务知识等,而不是空谈创业教育有多重要,要更重视学生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短板,从而避免更多的创业失败。

3.依据专业实际,针对性指导。不同专业学生创业胜任力存在差异,因此,进行入学教育和就业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把本专业的优势和不足,以及通过怎样的努力避开短板提前教给学生。

在专业学习阶段,教师可以提前带领学生感受与本专业就业相关的职场文化,例如请优秀校友为同学们亲身讲述“我的职场故事”;定期组织专业研讨沙龙,交流本专业优秀的就业和创业案例,提前关注就业信息,做好职业准备。与企业加强合作,设置企业专项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学生在学习阶段将专业知识技能学扎实,进入企业的预备人才库等。此外,也要注重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训练,师生共同在校内校外的实训基地中,有目的地进行创新教育,在实践中提高创业胜任力。

猜你喜欢

胜任团体辅导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新形势下如何增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胜任性
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基于胜任力生成过程的组工干部培训探讨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