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分析

2021-12-21李明文刘益伶

今传媒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新闻传播媒介融合人才培养

李明文 刘益伶

摘 要: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及其与各种媒体的不断融合,引领着人类社会进入了融媒时代,网络科技也推进着传统新闻生产方式、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的变革,故此,日新月异的传媒业态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不少学者针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研究,本文梳理了这些学者的观点,并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1)11-0047-05

媒体融合是当今传媒业发展的重要时代背景。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推动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坚持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来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的共融互通,从而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是新闻教育的核心问题。伴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媒介融合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媒介形态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了高频率的更新迭代,行业生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显然,国内部分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既往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不适用于当下的媒介发展趋势,新闻从业者仅满足于采、写、编、评的基本业务能力也早已远远不够。如何培养新时代下全方位、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将是未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点。

笔者通过研究近几年的文献,综合诸位学者的观点总结得出,为适应融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转型,国内、国际现有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问题的讨论。

一、中国新闻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我国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教育最早可追溯至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设立,标志着我国新闻教育道路的正式开启,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很多学者对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路径做了研究,主要可以总结为新闻教育的历史研究、经验总结、发展探析三个方面。

在新闻教育的发展历史方面,学者邓绍根和李兴博通过研究认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百年发展,经历了起步成长(1918~1949年)、曲折发展(1949~1976年)、恢复开拓(1977~1999年)、创新深化(2000年至今)等阶段,从当初的报学发展到新闻学,延伸至广告、广播电视、出版、公共关系、新媒体等各个领域,从职业教育到不同层次学历教育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一个颇为壮观的新闻传播教育事业[1]。学者张明新从学科交叉的视角分析新闻教育的发展,他指出,从历史演变分析,新闻传播教育向来拥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质;从现实角度研究,在媒介融合、新技术发展、新闻传播业不断转型的时代,新闻传播教育多学科交融的性质越来越显现;从未来发展态势看,新闻传播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趋势,将会更加深入[2]。

在新闻教育的经验总结方面,学者蔡雯认为,从历史传统来探析,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新闻专业人才,推进大众传播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的信息交流,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民主和进步。而在传播主体全民化、传媒载体个人化、社交化的当下,新闻传播教育更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它的价值指向及其内涵有待重新认识[3]。学者顾理平指出,新闻传播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回应时代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坚持技能学习、创新训练和社会服务的新闻传播人才融通培养方式[4]。学者李建新强调,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考虑到大数据、智能制造、无线网络革命这样的“技术变革”,考虑到它对新闻传播教育的制约和引導[5]。

在新闻教育的发展探析方面,学者刘义昆提出,在新的传播生态下,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多元的:在国家层面,需要培养新闻舆论工作者;在行业层面,需要培养有职业精神的新闻传播从业者;在社会层面,需要培养能力多元,同时具有批判意识的公共传播者[6]。学者郑广嘉和秦静提出,新媒介时代,新闻传播教育不仅面临着技术、社会的外在挑战,同时遭遇着教育群体、学科走向的内在焦虑。如何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有效实践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好融合,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人才,是我们新闻传播院校和新闻传播教育实践者需要考虑的话题[7]。步入21世纪,新闻教育已面临着诸多挑战,新闻传播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将为学界所重点培养,学者陈昌凤指出,中国只有立足本土,寻求自己的教育模式,通过特色教育,努力培养各类国家战略型、社会需求型人才,是我们新闻教育培养模式的根本[8]。

二、融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生态研究

媒介融合的发展加速了业界对新闻传播人才衡量标准的变迁,因此,学者们在进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转型的相关研究时,首先关注的必然是媒介融合这一时代背景。学者黄旦和李暄提到,“媒介融合”是社会形态的变化,就是以数字技术为元技术的平台,把不同维度上的各种媒介,重新整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全球化的、涌动的“网络社会”[9]。学者曹林提出,新闻学界与业界存在某种流动障碍,这种障碍使新闻教育缺乏畅通而健康的“人才供给-资源反哺”机制。新闻学界应该启动媒体精英吸纳计划,形成“从业界到学界”的媒体精英转型路径依赖,从而夯实新闻学作为一门实践学科的基础[10]。

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亟需改变已是不争的事实,学者吴炜华、张守信指出,在人人皆媒、万物互联的环境下,新闻传播的专业理想、学科核心课程的设置,需要进一步强化。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与业界的有效互动,打破新闻传播过去封闭的、线性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转向一种学科系统内外不断交互和动态平衡的发展体系[11]。学者童兵提到,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的媒介融合发展,就是我们对媒体融合的当前认识和所追求的阶段性目标。

業界当前的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界的培养模式。当下对于业界而言,培养出怎样的新闻传播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诸多学者也结合现实情况对此做出了表述。学者蔡雯指出,随着传统大众媒体的式微,碎片式传播、非理性宣泄、知识侵权、新闻反转现象等问题频发,一方面,消解了主流价值观,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形成了挑战;另一方面,也对个人造成了困扰甚至伤害,公众对新闻质量的呼声越来越高[13]。学者李沁、徐诚、赵凡瑜表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融媒体发展的核心是是否拥有全媒体记者,其不仅需要扎实的采编功底,还要熟练掌握各种传播手段[14]。学者童兵则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高校最鲜亮的底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要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来建设。“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培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传播人才是我们的共同使命[15]。

三、融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思路研究

很多学者不仅关注到了行业人才培养生态的变化,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思路也做出了相应研究。此类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特色新闻学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专业特色培养、育人新思路三个方面,为学界改革人才培养路径提供了参考。

在新闻教育的改革征程上,学界不可一味地围绕着业界需求,其自身的教育使命同样处于重要地位,学者铁铮提到,大学在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中承担着艰巨的责任与神圣的使命,在这一过程中要处理好政治与学术、正确导向与学术民主、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中国特色与普遍意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与普及、国内与国外、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提高政治站位,搞好顶层设计。加强整体规划,形成协同合力[16]。学者胡钰和陆洪磊在研究当代中国新闻人才观中指出,首先,新闻传播人才要努力做“政治家”,但是不能做纯粹的“官员”或行政干部,而是需要做具有文人气质、专业能力与平民情怀,做融入知识界、文化界与社会各界的“新型有机知识分子”[17]。

融媒时代发展中国特色新闻学教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授显得愈发重要。学者石磊强调,媒体融合发展需要学理支撑。媒体融合飞速发展,亟需理论构建。我们要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中国特色,形成中国作风,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媒体融合发展理论[18]。学者严三九和王虎指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在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日常化,业务技能的全媒化和人才素养的复合化。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19]。正确的思想政治态度是学界人才培养的根本,学者宁丽丽表示,理论体系的构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结合中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实际情况,吸收中西方新闻传播思想的精髓,理性借鉴西方新闻传播学理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人才,建设既富有中国特色,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20]。

在具体的专业培养过程中,不少学者提出了新思考。学者李明德和刘婵君指出,市场需求向高校人才培养释放了转型信号,我们要熟悉多媒体平台传播的特点,需要培养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型媒介融合人才,这也成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未来培养方向[21]。在新闻传播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上,不少学者提出了育人新思路。学者李红坦提出,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全媒体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创业技能的创新创业型新闻传媒人才,是当前新闻传媒人才培养改革的新目标,也是全媒体时代对新闻传媒类院校提出的明确要求[22]。

四、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路径研究

基于不断变革的培养思路,学界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路径亦有了新的探索。此方向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媒体主导、高校主导、企业参与、政府参与合作办学四个方面。

在媒体主导合作办学的路径探索中,学者高方、李樵、杨成以《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为例,他们提出,新闻传播学科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离开具体的新闻实践或没有充分的新闻实践,新闻院系的学生就很难把知识转化为能力[23]。学者付志晴和宁大鹏以中央厨房融媒体学院为例指出,融媒体学院是根据新时期党重要的战略部署和媒体环境变迁的需求为新闻传媒人才量身打造的新型人才培育方案[24]。

在高校主导办学的路径探索中,学者张举玺以穆青新闻实验班为例,分析了“三双机制”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即实行学界与业界双班主任、双辅导员和双导师制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他指出,“三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统领,教材建设得到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但在落实和推广“三双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制约因素主要是校内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25]。学者张昆以“华科大模式”为例,强调了办学治院阶段,地域内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湖北广播电视台对其教学、经费的支持,经过30多年的建设,“华科大模式”已然成型,并得到了业界、学界的肯定[26]。

在企业参与办学的路径探索中,学者吕宗礼提出,工作室模式是当前高校较为常见的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工作室嵌入新闻传媒实践教育中,通过全新的课程设置、完善的运行机制和科学的考核方式,缓解理论脱离实践的矛盾,培养业界真正需要的应用型新闻传媒人才[27]。

在政府参与办学的路径探索中,学者孙傲飚提到,高校需要充分发挥新闻传播专业的优势,大力开展校地合作,例如,与地方旅游部门进行合作,负责其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生产与运营、形象塑造与传播,成立专业的运营团队,成立新媒体采写小组、编辑小组、技术小组等,把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融入真实场景,采用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切实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28]。

五、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导向转变研究

国际范围内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导向对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不仅关涉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向,更与我国国际形象传播密切相关,因此成为不少学者研究的热点。

学者陈昌凤和王宇琦提到,美国的新闻传播教学,在提升新闻教育的专业性方面各有特色,有的侧重新闻业务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新闻实践技能;有的则从研究的层面,大力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强调学术训练。同时,西方新闻传播院校,对传媒就业市场的需求非常敏锐,一些院校很早就开设了媒体创业相关课程。其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之大数据对新闻业的影响,不少西方新闻传播学院开始把新闻学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理工学科结合,进行跨学科的课程设置,体现出文理融合的培养思路[29]。学者王双双指出,美国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了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在教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图书与数据库资源信息化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真正实现了数字媒体技术的“课堂下沉”[30]。

许多学者意识到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并做出相关研究。学者陈虹、郑广嘉提出,对于全球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界与业界、国内与国外、各学科之间的多重融合。全球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需要强调思维能力、国际视野、政治洞察力的培养,这一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在学校内部形成横向和纵向的完整链条。全球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是注重“多元”,这个多元更多侧重的是多学科知识的学习,这需要学生长期的积淀和实践[31]。学者范东升表明,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培养学生在正确和深刻认识本国国情的同时,要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把握国际社会中文化与价值观的多样性,理解和正确认识国际新闻界普遍认同的专业准则与价值观,知晓国内外新闻界卓越新闻实践的范例以及经验,同时对海外媒体运作规则有真实的了解,有参与国际新闻竞争的决心与信心,能够熟练运用外语进行国际性交往和新闻报道的能力等[32]。学者钟新、崔灿、蒋贤成强调,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需要实现语言能力、新闻生产能力、知识结构与多种意识的多维度复合,并且需要经历从本科基础阶段、硕士提高阶段到就业深化阶段的进阶式培养过程[33]。

六、结 语

新闻传播事业与人类社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极为相关,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对人类文明、社会進步、国家稳定和繁荣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新闻传播事业诞生以来,新闻传播教育人才培养问题,就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在信息传播全球化和人工智能、数字传播时代,传播技术飞速发展,传播手段不断更新,媒介融合日益紧密,更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新闻传播教育及人才培养问题的讨论和研究。

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正处在一个转型和变革时期,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现实背景,都对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挑战。为适应这种转型与变革,各高等院校新闻院系和业界,都进行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通过创新和实践,努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和时代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 邓绍根,李兴博.百年回望:论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历程及其特点[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6):155-164.

[2] 张明新.多学科交融的新闻传播教育:过去、现在和将来[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S1):93-95.

[3] 蔡雯.新闻传播教育的新使命[J].当代传播,2015(6):1.

[4] 顾理平.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支撑与融通[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8):141-144.

[5] 李建新.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变化与新应对[J].新闻大学,2015(3):141-145.

[6] 刘义昆.走向多元: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与坚守[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126-132.

[7] 郑广嘉,秦静.传播教育的当下与未来——“新媒体时代传播教育的困境与创新”研讨会综述[J].新闻记者,2015(6):85-89.

[8] 陈昌凤.21世纪的新闻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J].新闻大学,2020(9):10-21+119.

[9] 黄旦,李暄.从业态转向社会形态:媒介融合再理解[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1):13-20.

[10] 曹林.从媒体精英辞职去向看新闻业界学界流动障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6):92-104+128.

[11] 吴炜华,张守信.全媒体人才之业界需求: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3):154-161+168.

[12] 童兵.习近平关于媒体融合发展论述的要义及实施进程[J].当代传播,2020(2):4-10.

[13] 蔡雯.媒体融合进程中的“连接”与“开放”——兼论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难点突破[J].国际新闻界,2020,42(10):6-17.

[14] 李沁,徐诚,赵凡瑜.技术、传播与社会:中国主流媒体融合发展路径——以长三角地区12家主流媒体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34(3):132-141.

[15] 童兵.深刻认识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大意义[J].当代传播,2018(6):4-5+8.

[16] 铁铮.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大学责任与使命[J].全球传媒学刊,2018,5(1):19-29.

[17] 胡钰,陆洪磊.范敬宜与当代中国新闻人才观——纪念范敬宜逝世十周年[J].全球传媒学刊,2020,7(3):29-44.

[18] 石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媒体融合发展[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S1):67-68.

[19] 严三九,王虎.切实加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组织保障[J].当代传播,2018(6):11-12+17.

[20] 宁丽丽.以马新观为指导,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教育体系——清华、复旦共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研究基地研讨会综述[J].全球传媒学刊,2016,3(3):137-146.

[21] 李明德,刘婵君.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傳媒,2017(21):17-18+20.

[22] 李红坦.高校创新创业型传媒人才培养研究[J].传媒,2019(18):81-83.

[23] 高方,李樵,杨成.湖北日报大学生记者团 新闻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创新[J].传媒,2016(2):24-26.

[24] 付志晴,宁大鹏.中央厨房融媒体学院的价值及其人才培养方式[J].传媒,2018(12):86-87.

[25] 张举玺.“三双机制”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记穆青新闻实验班培养模式[J].传媒,2017(21):19-23.

[26] 张昆.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华科大模式”的内涵及价值[J].新闻大学,2020(1):113-123+129.

[27] 吕宗礼.“工作室制”:传媒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究[J].传媒,2020(10):87-89.

[28] 孙傲飚.产学协同:融合实践型新闻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J].传媒,2020(7):81-83.

[29] 陈昌凤,王宇琦.创新与坚守:美国经验与新环境下国内新闻教育路径探索[J].国际新闻界,2015,37(7):26-35.

[30] 王双双.美国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四大特点[J].传媒,2020(11):55-57.

[31] 陈虹,郑广嘉.全球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5):140-143+148.

[32] 范东升.探索创新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范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25(S1):85-86.

[33] 钟新,崔灿,蒋贤成.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多维度复合与进阶式培养: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十周年毕业生调查[J].国际新闻界,2020,42(12):147-168.

[责任编辑:杨楚珺]

猜你喜欢

新闻传播媒介融合人才培养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