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学习
2021-12-21谷长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户外活动中,幼儿的运动与学习无疑是重中之重,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的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教师工作的主要内容。随着近年来学前教育大发展,幼儿体育发展如火如荼,各种各样的体育项目幼儿化,名目繁多的幼儿体育论坛和培训层出不穷,花样繁多的体育类玩教具琳琅满目……而在这些的背后我们有必要对幼儿的运动与学习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对幼儿园户外活动进行新的审视与思考。
学习运动与通过运动学习
“学习运动”是指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学习基本动作技能,提高运动的质量,发展身体素质。户外游戏中幼儿通过奔跑、跳跃、攀登等锻炼大肌肉群的活动能力,促进对于肌肉运动的控制和协调;在玩沙、玩水、搭积木等活动中锻炼小肌肉群,为今后的书写做好准备。户外活动不仅局限在基本动作技能的发展,还可以帮助幼儿丰富运动经验。例如,追捉跑游戏,不仅要求自身运动的协调,而且在躲闪、避让以及突然转身时要求与别人的运动保持协调,这为幼儿协调性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为幼儿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运动学习”是指除了学习运动所需的基本动作技能,在运动中幼儿还可以发展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保持心理健康。幼儿天生活泼好动,运动为其提供了满足“好奇心”的机会,他们在玩耍中探索环境,发现运动中的“奥秘”。以球为例,幼儿喜欢各种各样的球类活动,可以通过拍、扔、踢等多种动作来玩球,在自抛自接、双人抛接中发展空间知觉。在运动中,幼儿往往需要同伴的配合、需要遵守游戏规则以及学会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这都会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此外,幼儿在运动中喜欢参加冒险性或挑戰性的游戏,安吉游戏理念中的“冒险”就是很好的例证,丰富的感官刺激不仅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技能,也让幼儿体验到自己的能力,有助于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
学习运动——基于动作发展的视角
人的运动以各种身体动作为基础,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动作贯穿于人的发展始终,动作发展的水平与人的身体、智力、行为和健康发展的关系十分紧密。体育活动是促进人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手段。美国国家运动和身体教育协会(NASPE)在其声明中指出:要从发展的视角看身体教育,儿童是一位行走的发展连续体。为此,幼儿园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幼儿运动活动时要具备幼儿动作发展的视角。纵观当下的幼儿园运动教育活动,更多是以松散的娱乐活动、教师组织的体育游戏和集体教育活动为主,教师普遍缺少动作发展知识,因此很难支持幼儿高质量的“学习运动”。
动作发展视角下的“学习运动”,首先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并掌握人类动作的发展规律。幼儿的动作发展是有典型规律的,儿童早期以基本运动技能(FMS)发展为主,幼儿园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促进幼儿更好地“学习运动”。其次,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幼儿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知识。幼儿基本运动技能一般包含三类(如图1):移动性运动技能、平衡性运动技能和操作性运动技能。幼儿的基本运动技能发展是有顺序的,例如,幼儿的跑步动作技能(如图2)发展会经历高位保护跑、中位保护跑、脚跟-脚趾手臂伸展、手臂有力摆动四个阶段,教师掌握了动作发展的序列,就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适宜的指导,例如“小手端起来”“小腿蹬起来”,这样的指导可以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和掌握跑步的基本动作技能。再次,幼儿“学习运动”需要适宜的运动内容支持,有些基本动作技能不需要讲解和示范,有时讲解和示范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笔者在多年的幼儿园一线观察中发现,幼儿教师在体育活动中重讲解和示范基本动作技能,经常教授幼儿手膝爬、匍匐爬、双脚跳等基本动作技能,然而教授后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的时候甚至出现教授后幼儿的手膝爬还不如教授前。
幼儿的基本运动技能学习可分为幼儿主导和教师主导两种类型。幼儿在1岁左右就会直立行走,而且行走是人类最基本的运动能力,是幼儿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的,而教师主导的走步活动更多是幼儿在自然行走中不使用或不经常使用到的一些动作内容,例如蹲着走、模仿小动物走等,教师主导的这些活动可以有效发展幼儿的下肢力量、动作的协调性,有利地支撑幼儿走步能力更好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哪些基本运动技能是幼儿主导的,此类活动教师更多是提供适宜的场地、教具以及环境资源,促进幼儿动作发展;而教师主导的活动则需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与形式,通过引导、示范以及讲解等促进幼儿学习并掌握相关基本运动技能。
通过运动学习——基于“玩得开心”和“玩有所得”的视角
幼儿教师应具有领域知识整合意识,要深刻理解幼儿运动学习的内涵,让幼儿在运动游戏中全面成长。幼儿的生活、学习、运动等活动都是以游戏为主要方式的,幼儿教师要具有“玩得开心”和“玩有所得”的视角。《学龄前儿童运动指南(专家共识版)》中也提道:“学龄前儿童的运动应符合其身心发育特点,应以愉快的游戏为主要形式。”
玩得开心。幼儿天生喜欢运动,激发运动的兴趣是开展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好的体育活动能够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游戏,能够让幼儿在“新”玩法中寻找到“新话题”,能够让幼儿体验到游戏成功的喜悦,能够让幼儿与同伴积极互动、体验到合作游戏的乐趣。(如图3)
玩有所得。伴随着运动,幼儿还会在认知、意识、学习品质、自我调节以及社会交往方面获得成长。(如图4)从认知角度,动作概念是与幼儿运动技能的习得同步产生的,如果说运动技能是指身体的“动词”,那么运动认知就是“副词”和“形容词”,主要是指幼儿在运动中获得的空间意识(距离、方向、运动路线等)、作用力意识(速度、节奏、力量大小等)以及身体意识(身体的部位、体形等)。从意识角度,能与别的儿童一起玩游戏,从独立走向合作,发展了集体意识;在运动中能合理地使用器械、能保持适宜的间隔距离,发展了安全意识。从学习品质角度,这也是《指南》中的核心关键词,幼儿在运动中可以培养主动学习、探究能力、坚持性、创造性等优良品质。从自我调节角度,幼儿在运动中需要学会调节运动量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另外,在竞赛活动中能正确地看待输赢,学会调节情绪。从社会交往角度,幼儿能在运动中学会遵守规则,能尊重他人、学会礼让,能够自己或者借助教师解决冲突。
此外,在关心幼儿玩得开心、玩有所得的同时还要关注玩得“不开心”,这里面也蕴藏着很多教育契机,教师要善于支持、回应幼儿,使之走向“开心”。
幼儿天生喜欢运动,学习运动和运动学习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两大要点。幼儿高质量的运动与学习需要幼儿园认真思考户外体育活动内容建构的完整性,需要教师具有动作发展的视角,能精心创设环境和活动,会在运动中观察和评价幼儿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在运动中“玩得开心”“玩有所得”。
由谷长伟老师翻译的《幼儿体育教育课程——运动与学习》一书,近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