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西省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2021-12-21王佳
王佳
[摘要]城乡二元结构成为限制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制约性因素,国内学者对城乡融合发展展开了诸多不同层面、不同侧重点的相关研究,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撑。江西省作为中部农业大省,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仍然存在。为了破解目前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助力江西省实现乡村振兴并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关键在于构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具体可从促进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完善乡村治理等几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城乡融合;要素双向流动;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均等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2
1 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再到城乡融合发展的历程,体现了长期以来国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国学者也对城乡融合发展做了许多有益探索,为后人研究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借鉴经验。
国内部分学者开展了马克思城乡融合理论的中国化研究。如许彩玲、李建建(2019)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思考,提出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前提、经济基础、核心内容、最终目标,并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林密(2020)以《资本论》为中心,考察马克思视域中的城乡不平衡发展,从产业分工、劳动力的空间流动、社会关系与社会基础服务体系等角度研究城乡融合发展的问题;冯文珍(2020)提出马克思的乡村城市化思想揭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问题,并剖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城乡分离、对立现象,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社会分工是产生城乡对立的重要原因。而对于中国该如何构建城乡融合动力机制,汪欢欢(2019)认为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增长方式、发展动力、发展政策发生转变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张月瀛(2019)认为城乡融合发展是新时代促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提出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坚定城乡融合发展理念,发挥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打通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通道,努力激活农村内生潜力[1];除此之外,具体到我国各省份该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付伟(2018)以浙江省L市偏远乡村来料加工为例,探究乡村产业兴起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从而深入理解中国独特的乡村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路径[2];窦旺胜、王成新等(2019)从城乡经济、空间、社会、主体功能4个维度出发,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Jenks 断裂点分级法,对山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3];肖芳文(2019)归纳当前江西省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江西省的城乡融合发展对策[4];李红波(2020)从城镇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等方面分析安徽省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城乡融合发展应遵循的路径;熊斯斯、冯斗(2020)认为,在推动广西城乡融合进程中,要城乡规划改革引导,优化城乡区域空间,深化城乡二元结构破除机制的改革,建立城乡融合的要素有序流动机制,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鼓励城乡民族文化融合[5]。
2 江西省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江西省属于全国产粮大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未间断给国家提供粮食的省份之一,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江西省作为中部农业大省,经济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却不及周边省份,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限制江西省高质量发展的限制性因素。2019年,江西省粮食总产量达到431.55亿斤,再次实现丰收。然而,近些年江西省农业发展速度放缓,2019年江西省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09万亿元、1.18万亿元,增长率达到8.0%和9.0%,但农业增加值仅为0.21万亿元,增长率低至3.0%,农业增加值占江西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8.31%[6]。三次产业结构为8.3:44.2:47.5,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4%、49.9%和46.7%。作为农业大省,江西省农业现代化进程较慢,对实现乡村振兴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城乡要素流动机制不畅
当前,江西省城乡劳动和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仍不完善,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存在壁垒。在劳动要素流动机制方面,2019年,江西省全年农民外出从业人员908.6万人,比上年增长1.5%,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2.5万人。由于受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学籍制度等诸多制度的限制,大量进城农民工及其子女难以立足生存;同时由于缺乏体制机制保障,部分城市劳动力不愿到农村发展。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产业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增强,产业融合发展需求越来越高,人才问题愈发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瓶颈。在资本要素方面,农村资本引进力度不足。近年来农村金融资本流入有所增强,2020年疫情期间,新余市金融機构创新性推出各类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和产品,快速审核放贷5.59亿元,惠民政策助力农业经营主体复工复产,发放贷款14407.6万元,惠及52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7]。但农村金融资本流入仍面临较大的困难。一是农村集体产权由于价值评估困难和产权变现不易等因素,不易获得金融贷款支持,二是专门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数量较少,目前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及部分村镇银行为主。
2.2 城乡产业之间融合程度不高
从城乡产业融合广度上来看,近年来农村承接了城市转移的部分产业以及发展了乡村旅游等服务业。但从整体上来看,江西省当前农村以第一产业为主,主要进行农产品的养殖及部分粗加工,而城市以第二、第三产业以及新兴产业为主;从融合的深度来看,城市与农村一二三产的融合深度不够,产业链不够完善。比如江西省农村地区有了部分加工业,但仍以劳动密集型的粗加工为主,相当于一种“大进大出”的加工模式,没有进行产品价值链延伸和产品附加价值的开发,没有真正形成城乡产业结构调整的催化剂;江西省生态环境优美,生态资源丰富,但从调研中发现,江西省部分乡村旅游现代化程度不够,智慧旅游程度较低,游客科技体验感和参与感不强。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升级的时代,还未充分利用5G、大数据等技术提升旅游的品质。
2.3 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
乡村有效治理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重点,包含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比如江西省新余市大力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项目,2019年开工率达121.44%,竣工率达116.90%;规划设施设备采购完成率达120.11%,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已基本达标。但与城市相比,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实践证明,人才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乡村基础教育薄弱成为限制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江西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财政投入、建设水平及维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短板[8]。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目前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本利用率不高,资本向农村转移力度不强,主要以修建道路、通信基础设施、休闲健身场所等为主,但实际上部分农村地区新建公路质量较差,出现几年内重复建设的现象,浪费人力和财力,使城乡商品流、物流、人流的顺利进行受到阻碍。同时,由于农村出现人口老龄化及空心化现象,缺少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人员,大部分基础设施老化,农村单一的生活方式与城市丰富的业余生活形成较大反差。
3 江西省城乡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乡融合发展是推动江西省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 以要素自由流动为纽带促进城乡融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农村改革,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一是促进城乡人力资源要素的双向流动,更加注重人才政策向农村倾斜。首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农村人口入城和城市人口入乡的自由流动机制,保留村民享有的农村土地、集体产权等各项权利,让他们放心入城,同时激励市民入乡机制,最大限度的吸引他们到农村发展;其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做好村民的相关技能培训,用先进知识武装头脑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定向培养各类农村人才。最后,做好乡贤回归的引导工作,长期在外的乡贤具备一定的眼界和管理才能,同时在本地有一定的名望,引导乡贤回归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振兴乡村发展。二是促进资本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资本从城市流入农村。积极引入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开设网点,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融资贷款服务,积极开发金融类产品,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加大政府担保力度,使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提供部分担保,解决农民担保难的问题,同时对农民进行贷款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扫除农民贷款的知识盲区和畏难情绪。
3.2 以产业融合为抓手推动城乡融合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需要靠产业来带动,产业发展水平是地区经济发展重要的衡量指标。江西省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注重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城乡产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推动产业结构在城乡间合理布局。中心城市以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制造业为主,引导一些劳动密集型或涉及农业的优质企业向城乡边际区域迁移[9],释放农村劳动力人口红利。另一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江西地处亚热带,气候适宜,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种类丰富,但当前农产品大多是原始产品为主,可充分利用江西省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深加工提升农产品价值,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3.3 以乡村治理为重点实现城乡融合
首先,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一是要推动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将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加大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增强农村师资力量投入,构建城市教师向农村定点定向轮岗机制,选派优质教师提升农村教学水平;二是推动医疗资源的均等化,加大对农村医疗服务资金投入,提升农村医疗水平和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实现小病不出村,推进城乡医疗服务人员流动机制,让城市医务人员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同时乡村医护人员可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10]。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其做好规划和布局,主要包括农村道路、公廁、通信设施、休闲健身场所等建设,提升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融合的基础性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维护,保证真正达到服务群众的功能。最后,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继续按照江西省“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二十四字工作方针中“绿色崛起”的要求,保持江西省的生态优势,实现村容整洁,宜业宜居,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4 结语
江西省作为中部农业大省,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其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和短板在农村,因此要提升农村的发展水平和地位,优先发展农村,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破除城乡要素流动障碍,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月瀛.以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探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6):42-45.
[2]付伟.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的乡村产业及其社会基础——以浙江省L市偏远乡村来料加工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18(6):71-90.
[3]窦旺胜、王成新等.基于乡村振兴视角的山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9(6):1-8.
[4]肖芳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西省城乡融合发展对策[J].乡村科技,2019(12):58-59.
[5]熊斯斯、冯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5):20-22.
[6]曾业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和战略部署[J].社会治理,2020(11) :22-24.
[7]聂姝敏,胡小安.我市拉动金融引擎为企业复工复产添动力[N].新余日报,2020-05-16(1).
[8]钟卫稼.江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2011(4):41-42.
[9]王勇.新时期城乡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县域经济,2020(12):62-64.
[10]温焜,张剑萍.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0(1):72-75.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西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江西的实证调查”(课题编号:20QN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佳(1991-),女,江西吉安人,中共新余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