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融通课程教学模式为基础优化高中化学教学

2021-12-21赵恬

文理导航 2021年35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高中化学

赵恬

【摘 要】基于新课标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优化高中化学教学模式是其应有之意。由于目前教学观念落后和教学内容的单一,现有的化学教学模式已经与高校教育脱节,已经不能满足综合性人才教育目标的需求。针对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弊端,本文论述了以融通课程教学模式为基础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中化学教学今后可以发展融通教育的几种优化方式和途径以供参考,以期达到优化传统教育模式。最终,构建以融通课程教学模式为基础的新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融通课程教学模式;高中化学;优化教学

在高中課标要求教学过程中,我国高中化学教学优化是高中重要学科教学优化工作。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对于化学学科的学习仍然停留在部分的、基础的阶段。小学阶段主要是通过科学学科进行化学知识普及。由于初中初三阶段才正式引入化学学科的系统学习,且对于学科评价停留在等级阶段,导致化学学习的重点自然而然地落入了高中阶段。而高中化学又要为高校教学化学材料、生物化学等学科打基础。所以高中化学教学优化难度相对较大。不仅要满足合理衔接初中阶段的需求,又要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打基础。尤其是化学学科内容交互性和关联性非常强,十分重要,但复杂又抽象。高中化学学科特性决定了高中化学学科教育优化需要进入融通课程教学模式。

一、现行模式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一)课程教学观念落后,缺少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无法衔接人才需求

在目前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体系中,化学学科是与其他学科相对独立的,学科之间是没有建立联系的。这就造成化学课堂只讲授单一的化学知识点,关于知识点的生物学、材料学理论由来和知识点在现代生物医学中的应用都不涉及。这就好比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学生不知道所以然,自然难以高效率的吸收理解化学知识。这样学生在今后进入高校进一步学习的时候,也会出现断层脱节的现象,学到的化学知识不知道如何应用到具体二级学科研究中去,自然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具有学科核心素养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教学内容亟待更新,教学评价标准相对单一,阻碍学科全面发展

我国目前高中化学教材多沿用相对成熟的版本。这些版本内容每年基本固定不变,只在无伤大雅的小地方做细节微调。甚至,十年八年内的课本都大同小异,相对稳定。基于这一点,其中的案例都选取时间较为古早的经典成熟的案例,缺乏现代生活中的化学实例,因此很容易和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学相脱离。教学的重点都是已经被时代所淘汰的旧理论旧方法。高中教学面临升学压力,教学评价标准相对单一,在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环境下,化学很容易变成对化学公式的死记硬背。在这样大环境下,学生学习的动力完全依赖考试。根本无法发挥高中化学学习本应有的作用。因此当学生今后真正步入现代化学的殿堂时,背诵的化学知识早已更新换代,又需要重新学习。经典的理论方法固然重要,也应该继承,但是不能因此就在教学上偷懒,只照搬照抄前人的智慧,“在前人栽的树下乘凉”而“自己不去为后人种树”。经典的化学知识要牢记,前沿的学科知识也要了解,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融会贯通,做好高中化学这一门学科的教育工作。

二、以融通课程教学模式为基础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帮助构建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

高中阶段生物、物理等门学科教学与高中化学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自然科学本就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应割裂其内在联系。因此,想要优化高中化学教学就逃不过化学教学体系与生物、物理教学体系相融通的模式。在增加教师的教学经验基础之上,还应该打破教师的固有教学思维,活跃教学思路,在融通教育的理念下,成立青年教师研习会社,青年研习社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的群体,定期组成的群体的活动,包括主题式教学经验,分享自主读书会、教材研讨观摩与研讨等紧密联系行业热点问题。这样才能完善教学体系,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真正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丰富教学模式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和积极性的效果

高中化学是知识密度非常高的阶段,课堂上有大量的、分散的,彼此之间又有复杂联系的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变化多端,化学分子式千奇百怪,每一次排列组合都会产生不同的化学现象。毫不夸张地说,化学课堂是最接近“魔法课堂”的一门课程。如果连化学课堂都难以生动有趣,更别提其他学科要优化要生动了。化学的魅力只靠一支粉笔,一本书,是难以完美地表现出来的。这就需要充分借助融通课程模式,将信息技术作为基础,简单明了地展现化学分子式,模拟进行大型化学反应实验操作,将化学课堂与其他学科相融通,通过大数据计算展现核聚变、核裂变的宏伟现象。更好地将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相结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培养具有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人才的目标

在新时代对新青年的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学也应该以培养具有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首先,高中阶段处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的关键时期。高中化学教学处在要秉承“先成人再成才”的原则,加强化学学科和思想伦理教育的融通教育。在信息爆发式增长的阶段,我们经常看到做违背人类伦理、惨绝人寰的化学实验的新闻报道。因此,在加强化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引导。化学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一种,要求我们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科技包括化学技术学习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人民大众建设美好社会的,而不应该用在制造杀伤性武器毁灭地球家园上。这样才能培养造福人类的真正的人才而不是潜在的隐患。

三、以融通课程教学模式为基础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的方式与途径

(一)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与高中化学教学相融通,形成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融合教育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虚实结合与线上线下融合教育都是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构建分子模型甚至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可以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教学内容变成可视的立体的视频动画效果。可以短时间内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事半功倍,十分高效。尤其是在高中无机化学的方面,微观世界中的与原子、离子、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十分抽象的、十分严谨的。有关的知识靠语言是很难描述清楚的,即使可以表述也需要复杂的文字解析,这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化学教学的方式。

(二)高中化学教育与基础生物学、材料学、医学、英语等一级学科相融通

高中化学教学在整个学科教育中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其主要承接的是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学习高中化学很大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未来从事或研究相关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材料化学、医学化学等专业学科。并且很多化学分子式和化学专用名词涉及到英语词汇,因此,在高中阶段也要注意化学专有名词英文词汇的认知,这样,在将来的学习与应用才能顺利进行。随着各类化学分析仪器及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所学到的知识难以完全跟上时代的步伐,很难更好地运用于未来的学习或者工作当中。以融通课程教学模式为基础可以很好地完成高中化学过渡衔接的作用,可以在根本上解決高中化学教学滞后的问题。

(三)高中化学教育优化与思政教育进行融通

高中教师是高校育人的核心力量,自然也是实施思想伦理教育的主力军。高中化学课程优化不仅仅是知识目标优化、能力目标优化,更重要的是思政教育目标优化。思政教育应该融入到各科课程中去,才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作用。高中化学教育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讲解,主力放在“教书”上而忽视了“育人”方面的学科思政的教育。因此要将高中化学教育优化与思政教育进行融通。

四、结束语

目前,高中化学课程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已成事实。面对课程教学观念落后,缺少各学科之间的必要联系的现状,根本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具有学科核心素养人才的需求,基于此,当下需要做好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帮助构建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积极性。同时,融通教育又可以分为许多的融通方式和途径,都可以达到优化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目的。诚然,融通教育模式虽好,但是需要学校领导班子、教师团体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发挥其重要,达到优化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锴,龚海燕,崔永霞,陈志红,吴明侠.医学院校分析化学教学方法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07):148-149+151.

[2]王艳丽.高职院校分析化学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3(24):65.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革故鼎新优化数学教学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