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行业的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素质构成及培养途径

2021-12-21郇宜秀徐雪苑鑫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素质

郇宜秀,徐雪,苑鑫

1.2.3.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 100102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一)研学旅行指导师的人才需求量大

研学旅行产业作为新兴产业,面临着研学旅行人才尤其是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的缺口问题。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伴随着研学旅行的发展和学生参与率的提高,行业对研学旅行人才的需求量逐步增加。

(二)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素质亟待提升

目前,就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而言,其主体是导游和教师。事实上,导游擅长“游”和“行”,缺乏教学教育方面的知识体系,教师大多都是专业性强的教学人才,缺乏“旅行”方面的知识。指导师目前普遍存在教育修养不够、德育修为不足、知识储备欠缺、组织协调能力较弱等问题,故容易导致“只学不旅”或“只旅不学”的问题,背离研学旅行的初衷。研学旅行是综合性的行业,需要优秀的跨学科能力,无论导游还是教师都很难单独进行研学课程的开发和组织,因此,亟需具备旅行和教学方面综合知识体系的研学旅行指导师。关于研学旅行人才的培养,目前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企业或培训组织开展的专业培训,二是高职院校开展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教育。

(三)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培养处于探索期

教育部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列为《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9年增补专业,自2020年起执行。2020年,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等32所高职院校开始了第一批招生,高职院校成为培育研学旅行人才的重要场所,未来也将会有大批的高职院校开设此专业或增设相关课程。作为新产业、新专业,对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培养尚处于探索期,缺乏培养经验,研学旅行人才到底需要哪些素质以及如何培养成为新的问题。

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缺口大、素质待提升的问题,本质则是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匮乏,往上则又追溯至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培养层面,反映了研学旅行指导师教育滞后于行业发展需求的现状。基于此,为更好地服务于研学旅行指导师的人才培养,本文面向行业需求,探讨研学旅行指导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与素养,以期为研学旅行指导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探寻方向。

二、文献研究

(一)关于研学旅行指导师的定义

关于研学旅行指导师的称谓,使用上存在多样性,例如 “研学旅行导师”“研学导师”“研学辅导员”“修学导师”“研学旅行导游”等。采用研学旅行导师的比较多,主要是由于国家旅游局早期发布的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LB/T054-2016)有关于研学旅行导师的明确规定,即“研学旅行导师是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具体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方案、指导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专业人员。”本文采用的研学旅行指导师源自中国旅行社协会发布的关于 《研学旅行指导师 (中小学)专业标准》(T/CATS 001-2019),“研学旅行指导师是指策划、制定或实施研学旅行课程方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组织和指导中小学学生开展各类研究学习和体验活动的专业人员。”不管称谓为何,研学旅行指导师是研学旅行从业人员中的关键岗位,在研学旅行活动中是策划者、制定者和执行者,承担着导游和教师的双重角色。

(二)关于素质模型的研究

Boyatsiz提出的素质洋葱模型,将素质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中间和外围层三个层次,核心层是人格层,包括个性和动机,中间层包括自我形象、社会角色、态度和价值观等,外围层则包括知识和技能。戴维·麦克利兰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素质冰山模型认为素质分为隐性素质和显性素质,隐性素质包括动机、个性特质等,在水下面难以测量,显性素质包括知识与技能,是外显、可观测和可测量的。

(三)关于研学旅行指导师素质的研究

在知网上以“研学导师”为关键词搜索有23篇论文,“研学旅行指导师”为关键词有3篇论文,且研究时间主要从2016年开始,可看出关于研学旅行指导师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了解研学旅行指导师的素质及能力构成是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培养的基础。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指导师的素质和能力做了相关研究(见表1)。研学导师是一个综合体、全能型的职业,应具有良好的品德、知识等基本素质,具备组织、协调、观察、自控、风控等基本能力,研学导师应该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才。在素质或品质上应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富有爱心、耐心、责任心,身心健康、道德品质优秀。在能力上要具备导游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特殊专项能力,具体来说还应具备管理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评价能力、课程监控能力以及安全急救能力等。

表1 研学旅行指导素质及能力相关研究文献汇总

从研究现状看,我国研学旅行指导师的素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素质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于理论研究,作为实践性强的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素质的培养还缺乏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的研究。因此,本文认为对研学旅行指导师的素质研究,还需要结合行业需求,进一步剖析行业对研学旅行指导师素质的要求,进而构建指导师素质结构模型,以期为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面向行业的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需求特征

只有明确研学旅行行业对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的需求特征,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和满足行业需求。为了解研学旅行指导师行业需求现状,本文对BOSS直聘和前程无忧网站全国地区发布的招聘广告进行采集,在网页抓取过程中以研学导师、研学旅行指导师、研学辅导员为关键词检索,共采集到610条有效招聘信息,涉及内容包括经验要求、学历要求、薪资水平、企业性质、企业规模、详情标题和岗位职责,共计103660字。然后使用jieba对数据进行分词并统计高频词,详见表2。

表2 招聘广告信息前100高频词统计表

根据高频词表和参考研学旅行指导素质及能力相关研究文献,本文将从专业需求、学历需求、能力需求、品格需求、经验需求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专业需求分析

高频词中“教育”、“旅游”频数高达740和407,反映出企业对人才专业背景的要求最理想的是旅游类和教育师范类专业,其次是心理学类、体育类、人文历史地理。另外还有昆虫学、生态学、植物学、农学、汉语言、表演、播音、艺术、建筑、绘画、摄影视频等专业人才也受到研学行业的重视。

可见,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专业需求口径宽,这与研学课程内容涉及广泛有关。研学课程内容涉及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国防科工、自然生态、劳动实践等,因此,企业在招聘研学旅行指导师时,在专项研学指导上对专业要求方向相对定向。

(二)学历需求分析

统计显示,高频词“大专”频数462,其次是“本科”频数221;“中专、高中”的频数较少,可以看出对研学旅行指导师岗位的学历需求集中在大专水平,而学历要求为中专或高中的企业较少。可见,企业对指导师受过专业化教育极为看重,但学历要求并未达到特别高的程度,这与目前对研学旅行指导师的培养主要由高职院校开展有关。

(三)能力需求分析

在前100高频词表中,涵盖了企业对应聘者能力的要求,高频词依次为执行、组织、沟通、教学、管理、服务、设计、策划、学习、讲解、带队、亲和力、协调、研发、合作、指导、配合、协助,词频依次为 279、214、176、173、157、149、130、122、118、115、114、102、85、74、72、72、67、66,这些都是从事研学旅行指导师必不可少的能力。

(四)品格需求分析

对招聘信息中的品格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绘制出词云图,如图1所示。词云图是对文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予以视觉化的展现,高频词字体越大,表示该词出现的频数越高;反之亦然。“热爱、责任心”的词频最高,其次是“喜欢、耐心”,再次是“积极、团队协作、团队合作、阳光、热情、责任感、爱心、认真、开朗”;最后还有“责任、踏实、性格外向、积极主动、奉献精神、担当、活泼、健康”等。以上词汇可以概况为团队合作、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积极健康、吃苦耐劳方面的品质。

图1 品格需求高频词词云图

(五)经验需求分析

统计显示“经验”的词频达到527,位列第7位。可见,企业十分看重工作经验。如图2所示,从经验年限角度分析,要求应聘者的工作年限在1年以内占比11%,1-3年占比42%,不限经验占比39%,3-5年和5-10年共占比9%,其中1年以内和不限经验两者共占比50%,不难看出企业对指导师的工作经验有一定的要求,但并不严格,这对企业扩大招聘规模和顺利完成招聘任务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企业相对青睐应聘者具有1-3年的经验,这能减少企业可能付出的培养时间与金钱成本。

图2 研学旅行指导师工作经验年限要求

在工作经验类型上,多数企业提及了教育、教学、教育机构、导游、领队、研学团、户外、营地、基地、夏令营、冬令营、演讲和主持等经验,以上经验可以概况为教育教学、旅行社、研学旅行方面以及其他方面经验,一般技能会用“经历”进行描述,假定逻辑为“具备了某项经历就具备了某项技能”,因此,这些经验的要求从侧面也反映了对其相应能力的要求,详见表3。

表3 研学旅行指导师经验要求统计

(六)其他需求分析

从招聘信息中发现部分企业对应聘人员持有证书有一定的要求,如:“有英语专业等级证书、退伍军人证件者优先录用”“持有导游证、教师证、心理咨询师证、营地指导员证书、急救员证、户外领队证或出境领队证、国家普通话考级证书者优先”等,这也反映了企业对指导师教育教学、导游、语言及应急处理方面的能力要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在校期间考取此类证书,以促进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并更好地就业。

综上,借助GooSeeker在线软件生成共词矩阵,将两两对应词汇线条数量设定为500条,绘制研学旅行指导师社会网络分析图,如图3所示。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网络中各种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它主要分析的是不同社会单位(个体、群体和社会)所构成的关系的结构和属性,用于研究社会活动者之间的关系模式。

图3 研学旅行指导师社会网络分析图

图中出现了活动、工作、经验、能力、教育、专业等词汇,词汇下方的圆点越大,代表与该词有联系的词汇数量越多,进而线性关系就越复杂。例如,“教育”下方的原点很大,查阅共词矩阵表可知,与“教育”有联系的词汇多达962个,“活动、工作、专业、能力”次之,与其有关系的词汇分别有943、939、931、924个;其他词汇以这些词为中心产生连结,共同搭建研学旅行指导师社会网络分析图。

与“专业”相联结的词汇有“旅游、导游、师范”,这些成为企业认可度较高的专业,也与研学旅行指导师岗位职责中的“学”和“游”两要素直接相关。经验需求分析中,“导游、教师资格、旅游、教学”等词出现的次数较多,由于这些词汇专业性强,导致联结度低,所以图片展示的并不完整。但也大致涉及了教育教学经验、旅行社经验、研学旅行经验和其他经验,与上文中高频词的统计分析相一致。图中涉及的能力和品格需求方面的词汇所占比例较大,如“执行、沟通、策划、讲解、服务、表达能力、设计、安排、亲和力、热爱、责任心”等,与其他词汇间的联结程度较高,说明具备这些素质是企业招聘研学旅行指导师岗位的普遍要求。在学历需求中,“大专”延伸出12条射线;“本科”只延伸出5条射线,说明大专学历水平已经成为研学旅行规划相关岗位的门槛,这一结论也与上文互为映证。

四、冰山模型视角下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素质模型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行业对人才素质需求,主要分为品格、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这与前文所述的冰山素质模型切合性较高,故本文在冰山模型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中的相关规定以及文献研究,对研学旅行指导师的职业素质进行了整理和提炼,将素质分为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详见图4。

图4 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素质结构

(一)隐性素质

首先是积极的动机。动机是一个人在社会活动的特定领域,能够完成某事从而获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愿望或趋势,追求成功的动机会促使个体奋发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在工作中有更积极的表现。

其次是良好的个人品质。个人的品质或特质反应了个体特征及典型的行为方式。如吃苦耐劳、积极健康、认真负责等,这些良好的个人品质也是决定在工作中的表现和行为的关键因素。

第三是正向的价值观。研学旅行指导师作为一种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必须要有正向的价值观,要有爱国情怀、爱岗敬业,有良好团队意识,以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显性素质

首先,研学旅行指导师要有博、专的知识体系。专业知识是一定专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要做一名合格的研学旅行指导师,不仅需要具备相关的教育教学知识、研学旅行知识,还应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心理学、安全急救等方面的通识性知识。

其次,研学旅行指导师要具有综合的实践能力。研学旅行指导师是研学课程的策划者、制定者、实施者,不仅要承担研学教育、旅行保障、安全防控工作,还需要承担课程设计、技术指导和管理研究工作。因此,研学旅行是一项高技能、复杂的工作,一名合格的研学旅行导师需要具备综合的实践能力,包括十大能力,即:教育能力、执行能力、组织能力、产品设计(开发)能力、沟通能力、讲解能力、策划能力、协调能力、共情亲和力、学习能力等。

五、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培养的途径

提升研学旅行指导师素质的途径多种多样,基于以上所构建的人才素质结构,在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的背景下,对研学旅行指导师素质培养必须注重隐性素质和显性素质的培养,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

(一)隐性素质的培养

动机、品质和价值观方面的隐性素质培养,决定了人才成长和社会价值的关键,影响着其他方面素质的作用发挥。虽然对于“冰山以下”的自我概念和工作动机层面素质,需要个人通过长期的内部锤炼来提升,但仍需要学校对其积极引导。

首先,动机决定着个人的行为,大学生的成就需要与将来的职业具有较强的联系,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激发成就需要的重要方法。学校可通过职业规划和实习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成就需要、人际交往动机,引导学生的更高追求。

其次,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学习活动、开展实践拓展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参加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来不断形成吃苦耐劳、积极健康、认真负责的品质。

再次,价值观的树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局限于课堂教育,还可通过榜样教育,榜样教育能有效引导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的自我建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价值引领手段。比如“北京榜样优秀群体”走进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外,高校在研学旅行指导师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努力通过构建专业课程思政,发挥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的作用,提升和改善专业学科的育人成效。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融合企业对人才的隐性素质需求,引导学生培养吃苦耐劳、积极健康、认真负责的素质,树立爱国情怀、爱岗敬业、团队意识的价值观,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夯实地基”。

(二)显性素质的培养

PBL教学法是研学旅行中常用的教学方法,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也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西方教育发达国家、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PBL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和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在研学旅行指导师培养中,也可采用PBL教学法。通过制定教学规则、组建学习团队、设计问题导向、引领共同探究、展示团队成果、进行评价反思,使每一位受教者都有机会参与到培训环节中,进而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

另外,研学旅行作为一个新行业、新专业,相关的老师大多缺乏研学企业工作经验,还可通过案例教学把案例引入课堂,以实例的形式向学生提供特定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因此,作为一个实践性、应用性要求强的岗位,在教学过程中,采用PBL和案例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非常有必要。

(三)综合素质的提升

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共同塑造了一个人的职业化综合素养。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具备高度职业化综合素质的人才,在市场竞争中会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对于毕业生来说,要想立足职场并取得辉煌成就,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必须将自己培养铸就成为卓越的职业人。职业化内容涉及面广,包括知识、能力、品质、行为等,因此职业化综合素质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一套完备的、有效的、宏观的顶层培养体系来支撑。首先,对接企业和行业标准确定职业化教学内容;其次,教学过程突出职业化,增加岗位实践实训;第三,校企合作,企业提供实习岗位,确保职业岗位实习机会;第四,教师职业化,通过聘用双师型教师、定期开展教师职业化培训和企业挂职等措施,确保教师职业化。通过以上“四位一体”的渠道畅通研学旅行指导师的职业化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毕业生未来的就业竞争力。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素质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研学之旅
小黑的旅行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夏日旅行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