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对分易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西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21胡春玲张建军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教师

胡春玲,张建军

(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甘肃 定西 743000)

对分易教学平台是一款App教学软件,也是对分课堂的官方教学平台。该平台汇聚国内数百位一线教师智慧,适用性强,能够完成教学中细致而烦琐的工作,适合各种教学模式。

西医内科学是专科层次中医学专业的临床基础课,也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人体各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断、防治方法的现代医学学科[1]。该课程逻辑性、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临床工作能力,尤其是基层临床工作能力的中医药临床医师。但传统课堂教学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临床思维培养。如何将西医内科学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2020年3月底,笔者在对分易教学平台进行西医内科学直播教学,5月底由线上教学转为线下教学后,积极尝试基于对分易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 对分易教学平台

对分易教学平台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与平顶山学院刘志平教师创建的新型教学平台,包括班级学生、课程资源、作业、微信消息、考勤、随机分组、手动分组、讨论区、成绩册、在线练习、课堂提问、问卷调查、投票、活动、教学评价、弹幕讨论、学生互测、互动直播、考试等功能模块,师生在电脑和手机端可同步使用。

2 基于对分易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是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2]。与单纯的传统面对面教学或者网络远程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效,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其有效性和优势,如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学习成绩、教学满意度及学习能力[3]。

基于对分易教学平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在对分易教学平台创建课程和班级,将班级二维码发送给学生,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加入,形成虚拟网络班级,教师可以对分课堂形式上课,也可全程直播上课。教师将教学资源,如教学进度表、PPT、自制微课、教学设计、教案等上传至平台,供学生参考或自学;通过平台布置作业,学生完成后上传,教师在线评分、批改,并以微信消息的形式发送到学生手机端;通过平台在线添加或批量导入练习题、测试题等,随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用时及成绩,针对未完成者发送催交通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3 基于对分易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3.1 课前自主学习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准备教学资源,如自制PPT,搜集慕课、图片、微视频、电子文档等,同时设计每个阶段学生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之后将教学资源发布到对分易教学平台[4],学生课前通过手机或电脑登录对分易教学平台,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课前预习和在线学习任务。笔者结合西医内科学课程特点准备教学资源,如自制PPT、教学设计或教案、慕课(人民卫生出版社)以及电子版教材(许幼晖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预习题等。其中,慕课和电子版教材为相应网址,需学生自己搜索浏览。为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笔者布置的预习题还涉及人文、社会等方面知识,如在学习肺结核时,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在1995年底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结核病防治现状等。

3.2 课堂教学

3.2.1 组织教学,检验自主学习效果 课上教师先发送签到二维码或签到码要求学生签到,了解学生出勤情况。然后,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检验自主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3.2.2 复习相关知识,导入新课 无论是单纯的网络直播课,还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或传统教学,笔者均采用复习相关知识、利用典型案例或微视频创设情景的形式导入新课。如学习肺炎时让学生回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X线表现、核酸检测及治疗指南、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的鉴别等,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也可以列举诊断错误或治疗不当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的具体事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正确诊断疾病和治疗的意义及医生必须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

3.2.3 精讲点拨,探究新知 此阶段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可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如在学习稳定型心绞痛时,不再讲解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或自学就能理解、掌握的内容,如病因、临床表现、发作时的治疗等,重点讲授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心电图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缓解期的治疗等难点。笔者将不同病人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电图负荷试验的典型表现通过扫描加入自制PPT,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不稳定型心绞痛。对于较难理解的内容,如学习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时定量雾化吸入器的使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透析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糖尿病胰岛素的应用及注射方法等内容时,参考权威网站、专家课件等资料,制作由图片、视频、文字构成的可视化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课堂小组讨论,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对问题进行集中讲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点。对于实践性强的内容,如胸腔穿刺术等,先让学生观看视频再进行示范,要求学生课后观看慕课“临床医学实践技能”(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人民卫生出版社),为后期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3.2.4 检测反馈,课堂小结 通过对分易教学平台发布随堂检测题或对典型病例进行分析,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教师也可通过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促进知识内化。

3.3 课后拓展

无论是疫情期间单纯的网络直播课,还是复学后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笔者每节课后均利用对分易教学平台布置在线练习和作业,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在线练习以A1、A2、A3型选择题为主,内容与临床接轨,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衔接,平台自动评分。课后作业为思考题或病例分析题,鼓励学生以思维导图、学习总结等形式形成学习报告并上传至平台,教师进行点评,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成就感。

4 教学反馈

本门课程开设于2020年3—7月,授课对象为2018级中医学专科1、2班学生,共61人。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笔者针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在北京师范大学信息评估研究室编制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表)[5]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共发放调查问卷61份,回收61份,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为98%。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教学效果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76%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教师教授的知识;54%的学生预测自己将在这门课的考试中取得中等成绩,25%的学生认为能取得较好的成绩,7%的学生认为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85%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注重道德品质教育;8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79%的学生认为应用对分易、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教学效果较好,基本能满足他们利用智能手机课后和疫情期间进行自学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5 结语

对分易等教学平台的使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学效果良好。冯双林等[6]认为,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认同这一观点。但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网络环境影响教学效果,在学生手机流量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只能用手机签到、在线练习等,影响信息化教学的开展,不利于课前、课后自主学习。(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给教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首先,信息技术多种多样,教师不可能全部掌握,有些信息技术使用的熟练度还有待提高。其次,教师已适应传统教学模式,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忘记运用信息化手段,影响教学效果[7]。(3)教师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搜集视频、图片,制作PPT或微课,再加上课前、课后的教学环节,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另外,与传统讲授式教学相比,同样的内容采用基于对分易教学平台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花费的时间更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转变观念、完善教学设计。(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课前、课后自主学习阶段,学生注册率较低,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影响了教学进度。(5)就西医内科学课程而言,并非所有内容均适合线上教学,有些内容仍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尽管有问题存在,但基于对分易、学习通、慕课等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仍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拓展教学空间,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最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8]。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教师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