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有效论据”的内在逻辑,破解思维困境

2021-12-20李桃红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12期

李桃红

摘 要 面对学生在“论据运用”方面的困境,本文通过对具体论证片段的分析与评估,从思维逻辑上建构“有效论据”的内在逻辑:一、明确论据的“侧重点”;二、剥除“事实”中的“芜杂因素”;三、揭示论据与观点的“最大关联”。并在策略上寻找可操作性的思维路径,试图以此提升学生运用论据的有效性。

关键词 论据运用;有效论证;逻辑关联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为了让我们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我们往往会使用论据来佐证观点。我们所使用的的论据有多种类型:事例、史实、名言和统计数字等。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陷入“无效”或说服力不够的思维困境。如何提升论据的有效性?我们不妨先从对论据的认识开始。

一、什么是论据

论据,即立论的依据。在议论文中,作者提出了论点,就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即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还有科学数据。“道理论据”,用来作为论据的理论,它们来源于实践,且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包括名言、警句、科学道理以及成语俗语。

本文主要讨论“事实论据”,即“典型事例”。要使事例真正成为论据,事例本身也必须具备几个基本要素:真实、典型、新颖。如下表(见表1):在论证“成功贵在坚持”这一观点时,我们对几个可选的论据进行评估,发现并不是所有体现“坚持”的论据都具有说服力。

高中议论文写作中,事实论据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要让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我们所使用的论据要做到:“尽量全面”“避免低概率事件”“涉及关键词的表达要明确”。从逻辑思维的角度来讲,这只是使用论据展开有效论证的第一步。

二、“有效论据”的内在逻辑

纵览学生的论据运用,大多呈现以下困境:论据话题泛化,核心要素(侧重点)不清晰;论据叙述中要素芜杂,无关信息太多;论据和观点之间的关联不能体现“最大化”。 我们不妨从“论据”本身入手,建构“有效论据”的内在思维逻辑,并力图寻找解决对策。

1.明确论据的“侧重点”

这里首先是要对论据的侧重点进行“精准定位”。以下三个论据,在论证“爱国精神”“义”方面有相似之处,见表2。

这三个论据在论证“民族精神”“对国家的关切”等方面的话题时,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关联的作文题有:

“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不会过去的是:心怀天下苍生的爱国精神)

“无穷的远方和无穷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对民族、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担忧)

“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或许你会发现这世上总还有更重要的事。”(更重要的事:大义之事)

但是,在具体论述的时候,这三个论据是否可以随意替换使用?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们对这三个论据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这三个看起来高度相似的论据,其实都有各自不同的适用角度。也就是论据本身的“侧重点”是有差异的,这就意味着与同一个题目的关联,它们的“适用角度”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分析见表3。

因此,要让我们平时积累的素材,真正变成能够增强说服力的论据,我们还需要在选择的时候,对论据本身的“侧重点”进一步辨析,力求论据与所要论证的观点的匹配度更高,这样我们的论证过程才会更具有针对性。

2.剥除“事实”中的“芜杂因素”

我们在运用事例的时候,常常会说“事实胜于雄辩”。但平时积累的“素材(事实材料)”往往包含有多方面的信息,我们决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来使用。因为每一个“事实”可以阐释的角度有很多方面的,我们要让它成为论据,就需要对这个“事实”进行加工,也就是突出它与观点的相关性,剥除“事实”中的“芜杂因素”。这就还有一个把“素材”变成“论据”的过程。

以下面这一则论据运用为例,我们来分析,如何剥除“芜杂因素”,抽取出与观点相关的核心事件,見表4。

这个素材涉及的信息非常多,既有对波伏娃和西蒙娜·薇依的介绍,也有对两人观点交锋的叙述。可是要证明“造成麻烦的,往往是人们所想的并不符合客观事实”这个观点,那必须要对素材中所涉及的信息要素进行一个“去芜取精”的过程,也就是说要剥除与观点无关的所有信息。

我们可以进行一一对应的分析和加工(见表5):立足观点,去除与观点无关的旁支叙述,使之凸显与观点之间的核心关联。

分析到这一步,表4素材中能与观点紧密结合的“核心信息”就脱颖而出了:对于波伏娃来说,麻烦是:自己关于“革命的价值在于精神自由”的论说遭到了别人的激烈反驳和批评。造成这一麻烦的原因:波伏娃所想的“改变穷人的命运主要在于精神自由”,并不符合“穷人当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生计问题,而不是精神需求”这一客观事实。

因此,要使表4中的素材成为一个有效的论据,我们剥除“事实”中的“芜杂因素”后,就可以这样表述:

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女性之一”的波伏娃,将精神自由视作穷人应被赋有的最高权力,可是她的这一主张也曾使自己陷入“被反驳和批评”的激烈旋涡中,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在她的反对者西蒙娜·薇依看来,波伏娃的“无知”恰恰在于她所想的“改变穷人的命运主要在于精神自由”,这一主张并不符合穷人“首先需要的是填饱肚子的面包”这一客观事实。

我们所说的“去除芜杂,抽取核心事件”,其实就是在针对所要论证的观点“特殊性”方面,对素材进行有针对性地加工,使之突出这一“特殊性”,这样就能起到增强说服力的效果。

3.突出与观点的“最大关联”

从逻辑学上来说,有了“侧重点”一致的论据,并不意味着结论就一定能成立,关键要还看它与所要论证的观点是否具有逻辑上的“最大关联”。安东尼·韦斯顿在《论据是一门学问》中指出:“一个基于关联的有效论证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找到可能性最大的那种解释。”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这种“关联”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扣题”,这是论据有效的一个显著特征。

如果论据的选择是精准的,也对论据进行了“去芜存精”的加工,但是在论证过程中却和观点之间并不能做到“水乳交融”,始终呈现一种“水油分离”的情况,那也不是“有效论据”。一个有充分说服力的论据,还需要在表述中体现出与观点的逻辑关联性。所以,我们还要解决另外一个问题,即在语言表述中,强化二者的逻辑关联。

以下列一个论证片段为例,我们来看论据在使用过程中,是如何在语言表述上做到“强调”最大关联的。

(观点:我们看世界其实是看细节,如果抹去了细节,将什么也看不到。)“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片花上说人情。”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内容丰富,我们欣赏莫高窟壁画艺术,就要从壁画上纷繁复杂的细节入手,看那千回百转的线条,看那缤纷多样的人物造型……这些细节无不再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场景。看似一处细微的运笔、用色,但我们却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高超技艺,也看到了中国佛教发现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看敦煌壁画艺术,其实就是在看壁画的细节艺术。

这个论证片段中,小作者为了凸显看世界与看细节之间的联系,在表述中始终在强调敦煌壁画的细节(线条、造型、运笔、用色)中反映出来的“世界”(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佛教发展史)。在对论据进行表述的时候,语言始终紧扣观点中的细节、世界这类关键词,并予以反复呈现。为了突出与观点的逻辑关联,还在论据内部的几个要素(线条、色彩;莫高窟艺术)之间进行了必要解释论证,并从语句上加以“强调”: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看敦煌壁画这一艺术世界,其实就是在看壁画的“细节”艺术。

因此,在议论文写作中,要让论据对观点的论证起到“如虎添翼”的效果,在论据的语言表述上,我们还必须通过语言表述的“强调”,明确揭示出二者之间的必要、乃至最大的逻辑关联。

三、总结

《逻辑思维简易入门》一书中指出:“在论证中,理由(论据)是用来支持一个思考者认为需要支持的断言(论题)。在解释中,理由是用来解释一个思考着认为不需要支持的断言所描述的事件或事态。”论据的基本性质是用来支持另一个语句(论题)的语句。一组语句是否构成论证,取决于语句之间在逻辑上如何关联。用事实作为论据,能够一定程度上支持论题(观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会面临一些困难,原因就在于任何“事实”本身是多方因素综合的结果,因此它与论题内在的关联并不是具有唯一性。

综合上文所述,要使论据有效支持论题,我们在选择和运用论据中,要一步步向着“关联最大的解释”努力:把关联补充完整(明确论据的“侧重点”);排除其他可能性(剥除“事实”中的“芜杂因素”);论证过程中明确揭示论据和论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强调论据与观点的“最大关联”)。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策略:

1.对素材进行多角度分析,抽取与观点匹配的“侧重点”。

2.围绕论点,集中于“侧重点”概括材料,去除与论点无关的信息。

3. 建立论据与论点之间的显性关联,在语言表达上补充强调材料的“侧重点”。

了解了“有效论据”的内在逻辑,我们在日常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就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论据进行反思和修正:例子表述是否准确? 论据与结论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关联?这一关联是唯一的还是其中之一?当然,要提升论据的有效性,也同样需要一个反复训练的过程。并不是说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可以了,要使自己的“事实”在论证观点的时候有效,还要注意“避免孤证”,要做到尽量从多角度使用论据等等。

[作者通联: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

四个维度的依据提升鉴别精准度

什么是学科类培训?

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学科类和非学科类范围的通知》,提出对涉及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語)、物理、化学、生物等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校外培训,均列入学科类进行管理。这为各地落实“双减”工作提供了必要指导。

而《指南》从四个维度提供了鉴别依据。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如果培训项目符合以下特征,即判定为学科类培训。”

一是培训目的,以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训为导向,主要为提升学科学习成绩服务;二是培训内容,主要涉及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学习内容;三是培训方式,重在进行学科知识讲解、听说读写算等学科能力训练,以预习、授课和巩固练习等为主要过程,以教师(包括虚拟者、人工智能等)讲授示范、互动等为主要形式;四是结果评价,侧重甄别与选拔,以学生学习成绩、考试结果等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在具体操作中,《指南》提出的判定方法将有效提升鉴别工作的精准度。比如,近几个月困扰许多家长、教师的“英语阅读”“古文鉴赏”等课程是否打了政策“擦边球”,便可据此判断。

作为“双减”工作首批试点市,上海市提供了参考案例。某机构对“英语阅读与表演”项目提出鉴定申请。专家组根据机构提供的培训材料、课件等材料,结合鉴定指标中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结果评价等维度进行综合判断后,认为该项目以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为目的,强调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英语能力,并以英语词汇、语法的学习为主要内容,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科内容重合。同时,学生主要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跟着教师反复操练,强化记忆英语词汇与语法。因此鉴定其属于学科类。

类似的还有某机构的“古文鉴赏课”。专家组综合判断后认为,培训内容包含了很多汉语拼音和字词的学习,与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内容重合。以教师带读、学生跟读为主要形式,以文字、拼音等的讲解、重复练习为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复诵读经典诗文,机械记忆相关知识点。因此鉴定该项目属于学科类。

——《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