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策略探索
2021-12-20韦永考
韦永考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各个行业都提升了要求,而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在此环境中,加大了各院校的教育压力,一时之间如何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符的人才,成为各个院校热议的话题。烹饪专业作为餐饮行业人才的主要培养阵地,也面临着巨大的创新压力。结合以上情况,应在烹饪专业中结合当下发展需求进行研究,并设置与之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完善师资力量,提升人才的就业率。本文针对烹饪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策略进行探索,以供各界同仁参考。
一、烹饪专业中创新创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快速发展中,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环境中,创新创业教育方式顺势而生,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高校课程中,高校为此在校园内积极创办各项创业大赛,创新创业一时成为了高校中的热潮。但是在此过程中,真正通过创新创业所解决的就业问题少之又少。在当下的创新创业活动中,多数是引导学生如何找到适合的工作,并未真正深入学生就业及创业的指导中,在缺乏针对性及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导致学生就业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如果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只通过政策、奖励及竞赛等方式进行,也只能解决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问题,无法将学生的创新创业问题全方位解决。
(一)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在当下烹饪专业中,我国的创新創业体系正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在此过程中,出现了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无法衔接的情况。首先,在烹饪专业中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大部分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导致创新创业课程标准过于松懈,教学内容不具针对性,这样的教学体系让有兴趣参与创新创业课程的学生无法获得有效指导,降低学生学习创新创业内容的积极性。其次,在创新创业中所设置的课程并未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教育内容过于单一,学校没有区分专业,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不能获得专业的就业指导。最后,当下创新创业中的教学材料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够科学。由于我国没有适合创新创业的通用教材,有些高校在课程中选用自编教材,教材的质量与编订水平有限。同时,在高校中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展并未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课程的连贯性也略显不足,上课时间随意。因此,学生无法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有效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二)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合创新创业要求
在当下烹饪教学中,大部分高校采用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统一教学模式,在创新创业班级中上课的人数众多,教师为了保证课程进度,经常运用填鸭式教育开展课程,影响了创新创业的教学效果。从当下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情况分析,现在的创新创业课程并未设置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课程形式单一且独立。在创新创业课程中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此教学模式没有结合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内容,教育内容不具针对性,同时还以教师为主体进行传授知识,并未与实践课程有效结合。教师在教育中完全按照个人风格开展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开展相对随意,基于以上因素致使创新创业课程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效果不佳。从创新创业课程考核方面进行分析,创新创业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式是终结式考核方式,只对学习成果进行考核,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与需求设置考核,所以无法检验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即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学生没有得到锻炼,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仅仅体现在课程中,并不能应用于生活中。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教师的能力有直接关系。在我国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起步较晚,其中创新创业教育包含多个领域,加之当下高校教育中师资力量匮乏,致使当下的教育配置达不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所以导致创新创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首先,当下高校教育管理部门中创新创业教学理念模糊,在烹饪专业中很多创新创业部门的教师是由招生就业部门的行政教师代课,这些教师的专业与创新创业课程有一定差距,教师并未接受过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在教育中还在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本身不具备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引导的能力,所以没能有效引导学生产生创新创业意识,在缺乏实践经验的教育引导中,令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其次,当下烹饪专业中教师对创新创业发展趋势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相融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实践操作性越强的专业与创新创业关联越强,如烹饪及服饰设计等专业都与创新创业有高度关联。但是在烹饪专业中,教师并未意识到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在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中略显积极性不足,对学生专业就业发展不够了解,所以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
最后,没有完善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除了高校应组建优质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社会也应为创新创业发展配备优质的指导师资队伍。但是,当下很多高校在改革中盲目摸索,有些高校虽然在创新创业中邀请了行业中的专家在校内进行交流与探讨,但是由于未达成深入交流与友好的合作关系,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没能有效落实,在缺乏创新创业导师的环境中,没能实现创新创业的教育目标。
二、烹饪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学融入专业教学的途径
面对社会对烹饪人才的大量需求,烹饪专业应积极创建有效的创新创业教学课程,并将其有效融入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素养,在教育中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促进其综合发展。
(一)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当下烹饪专业中并未设置与创新创业课程相符的课程,烹饪专业中的教育内容与创新创业课程没有关联,人才培养不够全面。在烹饪专业教学中要考量烹饪专业的教育属性及行业的实际需求,同时还要考量学生的学习差异。以此为基础,设置适宜的烹饪创新创业专业课程。首先要根据创新创业为目标,设置烹饪专业通识课程,通过改变课程内容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了解。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职业规划、创业案例分析及基础职业指导方面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其次,结合烹饪专业发展形势,开设烹饪专业实践创业课程,结合烹饪专业中已有的教学体系,深度挖掘具备创业意向与创业能力的学生,并创建有关烹饪专业的必修课与选修课,细化课程中的知识内容,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培养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意识的基础上具备创业掌控力。最后,从创新创业教育观点出发,开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将创新创业意识渗透到课程中。在教育中挖掘已经进行实践创新创业的学生来到校内开展线下创业教育课程,可以让实践中的学生分享自身的创新创业经验,同时讲解创新创业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运用此方式使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升对创业的了解,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解决创新创业中的问题。另外,教师可以邀请烹饪技术专业人才,在线上传授烹饪技巧,以此开设线上特色教育课堂,促进烹饪专业与网络实践课程有效结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二)改革烹饪创新创业教育方法
在社会迅速发展中,人们提升了对餐饮行业的要求,同时也提升了烹饪教育的要求。在传统烹饪教学中所应用的教学方式是模块化教学,所以没能发挥出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应在此环境中对烹饪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改革。不仅要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还应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创新创业教学效果。在烹饪创新创业课程中应重视小班授课,改变传统大班授课的教学方法。
(三)完善烹饪专业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在烹饪专业中,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成功,与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有直接关系,学生是否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与教师的引导有直接关系,所以应在高校中组建一支师资优良的教师队伍。首先,在高校中组建具有丰富经验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与创新创业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教育整合,并在校内进行定期培训,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此改变教师创新创业专业知识不足的情况。其次,运用教师分类的改革方式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有效结合,运用教师分类合理分配教师资源,推动创新创业专业教师队伍的进一步落实。
结束语
在社会快速发展中,对各个行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烹饪专业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方式,将其融入烹饪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就业胜任率,以此促进餐饮行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