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文学整体观与河流文学

2021-12-20樊奕萌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整体观流域河流

摘 要: 自“20世纪文学整体观”被提出,文学研究者试着从不同的角度阐释20世纪文学的整体性,经历了从时间向空间转化的研究范式。以流域作为审美空间,将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汇聚到这一空间内,增强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互动性。以流域文化对作家、作品进行分类研究,既能够明显地看出同一流域内的作家不同的叙事风格,又能够感受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书写同一河流时,心态和情感随时代的转变,从而对20世纪的文学整体观念存有更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地域文化 河流书写 20世纪中国文学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位学者在《文艺评论》上就已经提出要把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把握。此后,诸多学者对中国文学的整体观颇为重视,纷纷试图从不同角度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的整体性。《“黄河”对话“长江”:地域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河流书写》一书,从地域文化角度为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提供新契机的同时,还从河流书写的角度对中国文学整体观进一步做出较为完整的阐释。此书试图以黄河、长江流域内的地域文化为经,以不同作家对其书写为纬,重新整合作家、作品,这本书的产生,不仅为文学史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还拓宽文学研究者对作家、作品的研究视野。

一、流域文化与文学

生命的存在离不开水,河流在人们的生存、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人类自古便有“逐水草而居”的习惯,人们沿河而居,在此繁衍和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河流所经之处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明,如古印度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古埃及的尼罗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的两河流域文明,还有中国的黄河流域文明。这些都是河流流域带来的地域文化。孙胜杰的《“黄河”对话“长江”:地域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河流书写》一书利用文学地理学要素来谈及中国的河流流域文化,学者曾大兴评价该书是深入文学内部的研究,其中提及的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和巴蜀文化,并不是按照以往的行政区域来划分的,而是立足于文学,尽量避开行政区划的划分,这些文化共同组成了我们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

自“20世纪文学整体观”被提出,文学研究者试着从不同的角度阐释20世纪文学的整体性,经历了从时间向空间转化的研究范式。以流域作为审美空间,将不同时期的作家、作品汇聚到这一空间内,增强文学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互动性。以流域文化对作家、作品进行分类研究,既能够明显地看出同一流域内的作家不同的叙事风格,又能够感受同一作家在不同时期书写同一河流时,心态和情感随时代的转变。一条大河流域,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以孙胜杰博士在书中的上半部分提到的黄河流域文化与河流书写为例,以河流来贯穿一个作家的创作的大致脉络。如书中第二章对作家张炜及其作品进行了“点—线—面”式的综合研究,结合作家对芦清河的依恋与赞美之情,将张炜的个人成长经历、环境一并带入进行研究,从而实现了对张炜及其作品的整体研究。再如第四章,对于黄河流域内的三秦文化介绍,她巧妙地利用贾平凹这一多产作家为例,完整地阐释了三秦文化的特征,透过其论述,贾平凹创作时间之久,数量之多,内容之丰,足以将三秦文化的特征较好地融入作品。贾平凹自1973年与冯有源合写《一双袜子》发表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尝试过寻根文学创作,而后成为20世纪90年代发表长篇小说的主力作家之一,文風随时代不断变化,从时间上来看,他的创作可以较为完整地反映三秦文化的特征。作者从“乡土中国体验”的角度进行创作,内容主要围绕对乡村现代化的进程的书写和对自身民间立场的辩证,在作家的笔下,突显了黄河对于三秦文化的孕育与滋养。

关于此书的后半部分,通过长江流域文化的联结,在一定程度上打通了现当代文学之间的壁垒。“荆楚文化与湘西”一章中主要介绍了长江流域的荆楚文化对沈从文文风的影响。从古代诗人屈原到现代作家沈从文的作品都处处彰显着作家的浪漫主义情怀。这种浪漫主义自然是作家长期受到荆楚文化熏陶产生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沈从文的文字中,更是将这种浪漫情绪升华到生命的高度,其笔下的人物具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吴越文化与秦淮河”将秦淮河作为“逸乐”空间,自古很多名人贤士都在秦淮河畔创作美而动人诗词。但是,随着环境被逐渐破坏,作家看到的不再是一条让人心情愉悦的河流,如1928年,陈源在散文中说:“我实在不爱秦淮河……什么六朝金粉,我只看见一沟腌臜的臭水。” a秦淮河的景观和风貌与之前大相径庭。当代作家叶兆言的笔下,秦淮河畔的人与物又变成了其构建新历史小说的思想源泉。此外,如果以文学史为轴线,河流书写还联结着不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同一条河流,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笔下,河流文化对笔下流域内人物性情的影响是不同的。“燕赵文化与运河文学”一章对于部分作品的分析,就较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此章中先介绍了汪曾祺描绘的苏北南运河边的高邮小镇,人们的温婉性情,接着又描述了孙犁笔下的冀中平原的滹沱河畔,人们的刚烈个性,而后又详细分析了刘绍棠笔下北运河人们的慷慨与质朴。

二、河流:再现与想象的共同体

20世纪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作家丰富的生活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创作中更多地流露出对社会时代变换的自我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提升,很多作家可以称为“行走的史书”,这为我们从作家创作的角度来阐释文学整体观提供了可能性。20世纪末叶,学者们开始刮目相看人文生活中的“空间性”,把以前给予时间和历史、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青睐,纷纷转移到空间上来。空间反思的成果最终影响到了文学和艺术作品的重新解读。b以流域作为空间线索,梳理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会发现,作家由于个人经历的差异,使得他们在书写同一条河流时,会有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写作模式。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年龄,对河流的情感和描写也略显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作家的河流叙事更加富有张力,他们的创作,仿佛带领读者泛舟游于河流之上,以文学的方式不断为我们创造新的审美空间,他们既不忘历史的族群和民俗文化的记忆,又紧跟时代步伐的再现和关乎人类未来的想象;既引领人们回顾过去,又让人们遐想未来。

文学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然而,高于生活之处,恰恰是作家将自己的想象和现实经历融入作品。在现当代文学史中,很多作家把流域内的人和事作为一种再现和想象,叙写出来。如萧红笔下的呼兰河,承载着对儿时记忆的呼唤;如沈从文笔下的沅水,象征着对希腊小庙里人性美好的探索;如张炜笔下的芦清河,寄托着一种独立的精神和对人类命运的忧虑;如阎连科笔下,中原河流遭到破坏,是作家面对乡土世界遭到破坏后,对现代性的控诉。以20世纪的作家创作来看,河流的书写离不开作家头脑中记忆的重现和在精神上的想象。《“黄河”对话“长江”:地域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河流书写》正是研究作家将经历与情感融于河流的书写中后,与地域文化相互映射的状态。这种地域文化的融入,让作品变得丰满,更具时代意义。

在书中,作者以长江和黄河书写为两大研究主干,搜集了大量描写长江与黄河流域的作家、作品,进行细致论述。作家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故乡河流的眷恋,对儿时的趣味回忆以及对社会历史中民族命运、家国情怀,从而实现了河流之于文学的再现。如部分海外华人作家虹影等人,就将家园意识深藏于对河流的描写中,河流在此作为一种符号存在,如《饥饿的女儿》中,那条父亲归乡的河流;《孔雀的叫喊》中,那条象征生命轮回的河流,都给予人们一种特定式的思乡之感。此外,在关于民族命运、家国情怀的记录c方面,研究者也给予了较多的作家创作实例。“河流作为积淀在人们心灵深处的集体无意识承载了‘大母神’崇拜和生命拯救的文化意向”,河流在一些作家笔下成为一名护佑生命的“母神”。d 李凖的《黄河东流去》即为其中的一例,故事开篇就叙写黄河水患,将人类与自然相比的渺小和多灾多难的中华古老大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然而渐渐发现,人们意识到造成水患的错误后,治理了水患,最终重建家园,“母神”继续庇佑人类子孙延续。再如,也有部分作家将自己的理想主义精神寄托于作品中的河流之上,通过对河流的描述来展现。此方面以作家张承志为代表,在其小说《北方的河》中,主人公将自己的生命历程通过其对大河的考察和回忆来完成,将奔腾不息的河流想象为人类原始的生命力,从而表现一种积极乐观的理想主义精神。还有作家对河流寄托着乌托邦式的想象,认为河流的变化实际就是乡土乌托邦的封闭与开放过程。阎连科在《日光流年》中描写主人公司马蓝时,着重描写其身上存在鲧禹特有的不屈不挠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他率领村民修建水渠、打通乡村与外部世界的主要动力。

三、文学整体观下河流书写的意义

如果在中国知网上按主题搜索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河流文化的重要性显而易见,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等长江、黄河流域省份将河流文化作为本省文化发展的重要分支。河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已经无疑成为我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学者们对于文学史研究一般是以时间维度展开,往往忽视了文学的空间审美维度。从河流流域的审美空间来研究文学史,以河流书写为基础,即可窥探到文学继承与延续。有学者强调:“黄河文明比较早就有了成熟的史学、儒学和诸子文化,是早熟的文明。很早的时候人伦理性精神就很强,神话都被历史化,巫风被过滤成祭祀礼仪。”e那么,文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试着将河流文化带到文学作品中来研究,就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与河流相关的传说和故事,丰富文学作品内容,进一步达到重绘文学地图的目的;可以更深层次挖掘河流的古今变化,了解流域内人们的生活状态。丁玲的《水》记录着当人们直面自然的巨大灾难,即十六省水灾时,他们的恐惧与自私,善良与勇敢;王安忆的《小鲍庄》就在仁义之子捞渣身上赋予了一种神话中的鲧禹精神;赵本夫的《黑蚂蚁蓝眼睛》则是通过洪水之后的荒原重建;将人们带入“创世纪”的神话里。因此,这种发现无论从史学角度,还是从文学角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将成为打通文学与史学学科间的一个重要渠道。

河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自然条件之一。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河流逐渐被开发,污染得极为严重。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坚持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河流的治理尤为值得人们重视。詹森杨指出:“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文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强烈冲击;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带来河流污染,黄河断流,黄河自然生态遭到破坏。与此同时,许多景观及遗产被毁,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消失。”f长江和黄河作为我国两条最长的河流,自西向东流经多地,自然被置于治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在此方面,孙胜杰博士在她的书中分析文学作品时,也曾多次提及,如她在书中上篇第五章写到的“中原文化与乌托邦”,对部分作家小说中描写的被污染的河流有了较为准确把握。这一章的研究以河流乌托邦为核心,增强人们以河流为中心的家园意识。无论是对《丁莊梦》中“开放的乡土乌托邦”的细致研究,还是对《湖光山色》中具有“现代意识”乌托邦的阐释,其实都将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矛盾指向乌托邦,是在论述作家在作品中对于反乌托邦的呈现,进而研究作家在作品中直接呈现的“反乌托邦”情绪究竟想要间接向读者传达什么。其实是作家记忆中的那条干净、清澈的河流已经不存在了,作家想要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现代化的批判提升人们对河流的保护意识。此外,张炜、贾平凹、叶兆言等作家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河流的美好记忆,大都因流域内环境的变化而消逝,这些作家的文字流露着些许感伤情绪。

孙胜杰博士从原型批评的角度来试着分析河流原型的地域性,得出结论,即从文学中的地域文化资源、地域民俗意向、地域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中探求中华民族原型中的地域个性,所以河流的地域性也就是从地域环境、文化、观念、思维方式的角度来阐释河流原型。作家的创作风格与其早期的经验是分不开的,早期的经历在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都有映射。g从河流文化到地域文化,可以看到作家早年的成长经历,这种内在联系的发现,有利于研究者更好地从作家创作心理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的深层文化蕴涵,从而增加了文学作品的表现张力。

三、结语

随着文学的不断发展,以时间为轴线的文学史早已满足不了文学研究的需要,因此文学研究者试图开始从空间角度研究文学。地域文学的出现为文学研究工作开辟了新的路径,在打通文学与史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之间的壁垒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多元性。笔者认为,孙胜杰博士的论文《20世纪中国小说中的河流原型研究》已经有了这种从河流的角度来看文学整体观的趋势,这本《黄河对话长江:地域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河流书写》更是处处体现了对文学整体观的阐释。这种整体观比以往的文学整体观表现得更为细致,首先,并不限于现代文学或当代文学,是以河流流域聚集起来的作家、作品研究。其次,并不限于作家的某部作品,可以观照到一个作家不同时期对于同一条河流的描写及想象。最后,并不限于文学作品的内部与外部分析,这种研究方式波及范围广泛,对作品的叙事手法,作家的生平,作家所处时期的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有研究,从而实现对20世纪文学的整体观照。虽然地域文学中的河流书写研究的数量还不是很多,但通过孙胜杰博士两本书的顺利完成,足可见此方面研究还存在较大的空间。

a 陈源:《江城子——名家笔下的老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b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417页。

c 孙胜杰:《民族复兴与“黄河”影像话语的建构》《电影文学》2020年第16期,第44—47页。

d 孙胜杰:《“黄河”对话“长江”:地域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河流书写》,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44页。

e 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创造大国文化气象》,《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7月26日,第2版。

f 詹森杨:《河流、景观与遗产互联的黄河文化生态保护》《民俗研究》2021年第3期,第15—21页。

g 孙胜杰:《中国现代作家的小城镇体验与河流书写》,《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9期,第101—106页。

基金项目: 2021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北大荒精神的生成机制与文化诗学建构研究”(2021A002)阶段性成果

作 者: 樊奕萌,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教育系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乡土小说。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整体观流域河流
区域联动护流域
河流的走向
河流
江学勤主任医师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经验探析
建构流域跨界水环境污染协作治理机制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
从钱穆的《中国历史研究法》谈中国历史研究的整体观
当河流遇见海
整体观在中医对消渴病的认识及治疗方面的体现
流域保护的制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