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园科学主题活动

2021-12-20陈玥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幼儿

陈玥

《指南》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从事教育已经八年的我,看到幼儿最乐此不疲的时候就是在科学探索活动时反复实验反复寻找答案的时候。在孩子的世界里,好玩的事情莫过于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那么幼儿园老师在设计科学主题活动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仅仅是幼儿感兴趣即可吗?

一、尊重幼儿年龄特点

幼儿对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常常需要用动作来帮助思维,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他们必须通过人和物的相互作用,使原有的直接经验与现实的直接感受和体验产生相互作用,构建起真正内化的新知识经验。

教育源于生活,教育亦回归于生活。教育的目的本是使人生活更美好。教育应以帮助人们适应现实及将来的社会生活为主要目的,更多的为幼儿的生活服务。但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少,所以作为教师要选择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为幼儿获得能真正理解和内化的科学知识。

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真实需要

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直接驱动。兴趣的产生是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的,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对什么样的对象产生兴趣。要使幼儿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必须得到足够的尊重。一方面要善于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作为教育的生长点,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要尽可能把期望幼儿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由此引发并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所以,教师要及时捕捉并保护幼儿的兴趣点,善于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想要探究的问题生成科学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及时提供适宜的材料,为幼儿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及重复操作的机会;教师设计有探索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在游戏中扩展幼儿的相关经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在一个初春的下午,孩子们拿着呼啦圈到幼儿园的户外寻找春天的气息,突然间一个小朋友在种植地的一颗断木的横截面上发现了黑漆漆的东西,“咦?这是什么?”“真黑啊!”“这个像是木耳吧!”“真的是木耳吗?这个好硬啊!”由此发现孩子们的一系列疑问接踵而来。教师在倾听之余看出了幼儿的兴趣,于是班级跟随孩子们的视角和疑问开启了一系列关于“木耳”的主题探究活动。这个主题活动是通过自然物引发的科学探究活动,由一个孩子的发现所产生的涟漪效应……教师将这次的探究活动交给孩子们,从产生疑问到寻找答案、从无知到得知,这个过程发展了幼儿细致观察、持续好奇、动手操作、学会对比、小组合作、敢于提问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养成了幼儿学会倾听、学会提问、学会计划、学会操作的好习惯,更在潜移默化当中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一次偶然的发现,教师一次用心的主题设定,让幼儿全身心投入到一场有意思有教育价值有深入探究的主题活动中,不仅得到了学习能力的提升,更是培养了能使幼儿终身受益的学习品质,这才是跟随儿童、发现儿童、剖析儿童的正确方式。

三、尊重幼儿的学习特点

(一)良好运用幼儿无意注意伴随下的学习

幼儿是身心发展很不成熟的个体,行为的有意性整体处于低水平,他们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当周围有事物吸引他的时候他会注意一下,维持一段时间后,如果周围又出现其他的“新鲜事”,他又去注意别的事物了,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由于幼儿的注意发展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他们的学习呈现随机发生、时间短暂、星星点点等状态,即是随机的、碎片化学习,而不可能是系统化学习。因此,教师要在生活、游戏中,利用一切有效机会引导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自然的学习。

(二)以多种感官为主渠道的感知、体验式学习

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很多都是通过眼、耳、鼻、舌、手这五大感觉器官感知客观世界后形成的。幼儿之所以用五大感觉器官认识周围世界,是因为他们在出生时这些感觉器官已经发展起来,随时在进行着感知活动。由于幼儿年龄所限,他们掌握的词汇量比较少,语言理解能力也比较差,而他们的学习活动又不可能停止,所以以多种感觉为渠道的感知、体验式学习就是必然的。

(三)以直接兴趣为动力的情绪化学习

所谓“情绪化”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比较受自身情绪状态的影响,它和“理性”相反。既然幼儿是身心发展不成熟的个体,那么,他们的行为就不可能是比较理性的。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如果他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可能会比较专注,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能够稍长一些,但如果他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即使该学习内容很重要,他的注意力也会分散,导致东张西望。因此,教师在选择教育內容时一定要结合幼儿的兴趣。

四、注重幼儿个体差异

一般来说,儿童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发展阶段,但每个幼儿在发展的方向、起点、速度及最终达到的水平上都存在着差异,这就决定了幼儿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方式的差异。教师应学会观察、判断幼儿的经验水平、发展进程和学习特点,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获得最充分有效的发展。

一个班级的幼儿能力参差不齐,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也存在差异,所以教师不能实施“一锅端”的教育,更不能强迫幼儿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抓住幼儿的兴趣,找准合适的教育契机,开展适合不同个体的教育活动,才能使每个幼儿在探究式的活动中感受快乐和挑战。

探究式科学主题活动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要求我们教师既要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又要有科学知识背景,了解科学的关键概念,并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不论教师作为引导者、参与者,还是观察者、记录者,都要遵循以上几项原则,让孩子们在快乐轻松、有趣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向阳成长!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设问引导探究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科学拔牙
幼儿画刊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