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12-20林洁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

林洁华

摘要: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 创新、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欲望。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21世纪是一个只有创新者才能生存的世纪,更是一个只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才能生存的世纪。为建立当代中国教育人创新体系,使我们拥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小抓起,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笔者认为要积极诱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因为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为基础,而且要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必须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怀疑精神,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教与学是课堂教学对立统一两个方面,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多方面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精于诱导,激发创新欲望

激发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索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为基础,而且要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教师在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处理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及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因素,并以此作为“引导点”,引导启发创新能力。在课堂上,切忌老师高高在上,学生望而生畏。要多鼓励,少批评,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指出了兴趣对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根椐课本身的特点及教材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诱发其创新欲望,使学习处于最佳的精神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想方设法,培养创新能力

教与学是课堂教学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因此,教学中“授人以渔”的方法指导,是课堂教学主要的组成部分,当前的语文教学,有的教师喜欢搞统一:统一的思路、统一的方法、统一的思想感情,以此套住学生,压抑学生的思维,压抑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思维,个性得不到发展,更谈不上创新。要培养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多想多激发,多想——多鼓励学生冥思苦想,深思熟虑,这样,学生会在“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困顿中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要运用发散思维,学会触类旁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要摆脱习惯性思维程序的束缚,采用间歇迂回的方法,打破特定的思维定势,多激发——多激发想象活跃思路,让神思飞越,想象如同翱翔的大鹏,在“立体图景”中纵横驰骋。在语文教学中,以词达意,化景设景而“视通万里”,借景移情而“思接千载”,以化景移情发表议论等系列练习,就是一种寓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活动,通过这些思维训练,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增强创新意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抓住重点发问,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这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三、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因此,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的新颖,形式的多样,方法的灵活,以及教师指导的得当。让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课内教学所不曾看出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透的奥秘,去接触课内教学所无法取代的东西。课外活动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广阔天地。

创新,不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而是高水平的心理活动。“谢朝华于已披,夕秀于未振。”晋代的陆机在《文赋》用形象的描绘来比喻诗文创作要发前人所未发,不重蹈前人。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创设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活动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那么,要开展哪些语文课外活动呢?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其目的是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叶圣陶说过:“语言发生的本身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要鸣发内心的感受,顺着管两个倾向,自然会不容自遏地高兴地说。”要上好口语交际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有兴趣地说,知道从哪说起。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景观是学生口语交际取之不尽的源泉。教师要灵活多样地组织教学,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活跃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口语交际的欲望,使学生愉快地进行口语交际,总之,在课外教学中,只要我们有心,留心用心,立于善于引导,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就能让学生说得头头是道,娓娓而谈,为他们开设口语交际的广阔天地。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与创新思维的强弱密不可分。巧妙地开设口语交际活动,易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只要我们给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语言环境,他们天真的脑瓜里那创新的火花便会灿然飞进。

我们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探索创新教育,不断提高自身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有力,使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为培养目标21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