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分析

2021-12-20孔宪婷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教师学生

孔宪婷

一、调查背景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方面。杨振宁博士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基于普洱市近年中考地理折半加入中考总分,初中地理课程在所有中学科目中普遍不受重视的现象,导致初中学生认为地理课可有可无,针对这种情况本人特调查本校初中学生地理学习现状,以了解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动机、水平以及对地理教材、地理课堂、地理教师的要求,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近而提高地理成绩。

本人设计了调查问卷发放给七、八年级学生认真填写然后收回统计分析整理,另外对家长、初中地理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班主任进行访谈,摆出地理学习现状,评价地理学习现状,分析如何改变现状,向课堂要效率。希望能给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调查步骤

(一)调查对象

普洱市思茅第四中学七、八年级随机抽取100名学生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个别谈话

(三)调查程序

设计调查问卷、学生问卷调查、个别交流、收集相关数据、统计调查资料、分析调查结果

三、调查现状的分析与解决办法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到有效问卷100份。根据回收的问卷,本人将调查的情况进行了汇总,统计如下。

(一)地理教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初中地理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特别是《世界地理》上册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同学们普遍反映难理解,这一章是教学难点,知识比较抽象,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那么怎样才能避免产生无力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呢?笔者认为,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避免学生产生无力感,教师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上好绪论课,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认识,激发学习兴趣的产生

这是指学生在开始学习新的地理课程时,开宗明义的第一堂课,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地理学科将学些什么,为什么要学,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什么关系。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上好地理绪论课,注意运用丰富、生动、有力的实例说明地理学科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与日常生活“四化”建设的密切关系。

2.充分运用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包括体态语言和言词语两种。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并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等体系语言加以辅助,可以使学生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地理课堂教学最主要可采用以下三种语言: (1)启示语:根据教材特点,对于难点知识,讲解内容时,应当多采用启发设问的语言。这样可以步步诱导,环环相扣,突破主题.总之不论在哪一节课当中,快慢语应当有机结合,做到快中有慢,慢中有快,错落有致。

3.针对不同学生情况,进行个别兴趣培养

历届学生中每届都有极少数学生在学习上自暴自弃,对待这种学生,我们可采用曲线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将信任和期待的信息,春风化雨似的传给学生,使学生在内心对教师产生一种好感和尊敬,从而呼起学习上的积极性;第二,对这类学生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的尊严,绝不能采用训斥,挖苦,讽刺的方法。这样学生就有了这样的情感:学不好地理,对不起老师.他就会想方设法力求认识地理,力求学好地理。

(二)地理课堂导致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低及解决办法

通过图表一、二、三,我们可以知道很多学生更喜欢多媒体教学,这说明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具有好动、情感异变特性的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就会深刻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习情趣,提高学习能动力。分析图表四显示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更喜欢的课堂学习方式是启发式、讨论式和合作式,这几种学习方式也是目前新课改所倡导的,这说明新课程改革顺应了学生的学习要求。针对竞赛式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进行,既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又能测试学习的实效性,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笔者认为,要能够满足学生对地理课堂的需求,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引言

如果说绪论课是为整个地理课学习鸣锣开道,那么引言就是一堂课的开场白.好的引言如同演员“亮相”一样,能一下镇住“台脚”,抓住观众,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学要从学习者的已有经验开始,一个人对某事物兴趣的大小,往往与其熟悉的程度和能否在实际中运用有关[1]。从学生亲身感受过或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出要讲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生产中处处时时有地理知识,这样学起来亲切、具体、生动有味,就会很自然地对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手段

地理事物具有广阔性,又由于学生年龄和见闻的局限,很多地理事物或现象对学生是不可能或从未感知过的,因此必须借助各种直观教具,引导学生由感知形成地理表象,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成因和原理。常用的教具有地图、地理画片、标本、模型、仪器、板图板画、多媒体、电影等,它们各有所长,互为补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的具体条件,选择配合,合理使用。

4.不断变换刺激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所在往往是注意力的集中点。一个人的注意力能否集中和稳定,与注意的对象特点有关。简单而无变化的对象,注意集中的时间就短,反之,复杂多变的事物,则可延长注意集中和稳定时间。另一方面年龄越小的学生,注意力就越难集中和稳定。因此,教师在初中教学中,尤其應尽量避免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而要用灵活、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变换刺激,使学生的注意力能有较长时间的集中和稳定,以保证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同样,对不同教学内容的课,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就像吃饭调换口味能增加食欲一样,使学生提高学匀兴趣,增强求知欲。

5.注重野外观察和实习

初中生的学习基本都是在室内进行,当然这也是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地理学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常错综复杂,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方面结合实际运用和验证课堂,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野外实习,带领学生走出教室,亲近大自然,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

针对学校的实际,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自制小地球仪、绘制上学路线图、设计旅行活动方案等多种课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要学习地理知识,要搜集地理知识,要用地理知识。这样,经常接触地理知识,学生才有可能对地理课逐渐产生兴趣,如果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

(三)学习动机对地理学习兴趣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你学习地理的原因是什么?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受自己的学习动机的影响。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初中地理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强化良好的学习动机,如: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需要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源泉[2]。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地理不是为了考试更不是为了排名次而是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通过学习地理学会学习,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我国的教育历来强调对学生的立志教育,通过立志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把自己的奋斗理想与祖国的繁荣富强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启发学生自觉、勤奋学习。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成就感

正确的自我概念的标志是具有自尊心。自尊心的满足必须具有以下三个条件:重要感、成就感、有力感,基于此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例如降低地理知识、地理作业、地理考卷的难度,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成功的经验使学生意气奋发,雄心勃勃,加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教师学生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赶不走的学生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