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20陈丽君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

陈丽君

摘要:隨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推进,有人曾说:“学生评价不改革,新课程寸步难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学生评价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地位及意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建立自信。”

关键词:价值取向、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标准差异化、主体多元化、形式多元化

一、多彩学生评价的价值取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促进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发展。评价目的是促进师生更好地发展。强调改进与激励的评价功能,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

二、评价内容全面化

1.学科评价内容全面化

根据课程的改革,把“三维目标”定为学生的学习评价内容:即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下是我在一次英语绘本课上的实践:由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几个特殊疑问词“What, Where, When, Who, Why, How…”让学生回想学过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际,介绍自己的寒假、暑假(时间定为20分钟,图文并茂,5分钟组内分享,15分钟班上分享、介绍以及评价)。介绍的学生根据图片进行口头介绍,配上文字,其他同学说一说优点和缺点,并对错误的地方给予口头修改。评价时学生从语音语调、画工、书面表达、书写的工整、分享等方面进行一个综合性的评价。

2.考试内容的全面化

现在试题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结合时代的特点,突出了考查内容的“应用性”、“广泛性”、“综合性”。拿现在的小学六年级英语来说,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是比较全面的,综合性较强,更重要的是应用。

3.课堂评价内容全面化

可以通过一个主题,由学生运用几个特殊疑问词来向老师展开提问,本节课我没有把目标单定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却更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的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信心的树立。

三、评价标准的差异化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参考》对于不同的被评价者,评价标准应有所不同。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本着对每个学生负责的态度来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学生不交作业、不认真听讲、调皮捣蛋、成绩差等就对学生进行批评、指责或是冷落,甚至是放大学生身上的不足和缺点,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要善于正确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标准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一套方法,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的优点来弥补缺点,让他们树立信心,从而在不同的领域取得发展。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教育更为公平,要求我们教育者要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我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进行了一个分层,分为A、B、C三个层次,A代表成绩好、学习积极主动。B为成绩中等、学习不够积极主动。C为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的学生。这种相应的分层会根据学生的努力和发展进行不断地调整。这种学生发展性评价中的分层评价不是说不同层级的评价目标就决然不同,其中的基础性目标和有些要求是面对所有学生的,也不是说对某个层次的学生特别培养或歧视,更不会说降低某个层级学生的要求,所以说学生评价要贯穿于评价的整个过程,所以根据学生的分层,我制定了相应的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备课时就要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哪些问题该提问哪些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应给予怎样的评价?哪些目标是全员要掌握的?备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到课堂的练习以及家庭作业甚至是测试和各项激励机制。例如这家庭作业我会A层学生要完成需掌握的知识和能提升能力的题目,B层的学生一定要牢牢掌握基础知识,C层的学生就是掌握基础知识或者基础知识的一半,看内容的难易程度决定当天需要掌握知识的多少。

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历来都是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老师主宰着评价的一切内容,当今社会提倡:“立德树人”,要体现以学生为主,所以教师不应该成为学生评价的唯一主体,成绩更不能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中,要努力改变单一化,努力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我校从2016年起,就对学生评价进行了全面改革,从试行——改进——到如今的全面推行。各年级综合训练期末总评、实行等级制度,总评的活动有学生的自评、各科老师评价、同学互评、小组评价以及家长评价,最后综合就是该生本学期最终的评价结果。但由于小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是比较低的,还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我,所以我们的老师都会以引导的态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以及各方面的表现,发挥激励评价的作用,达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最终取得更大的进步。这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不是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也不是为了降低教师在评价中的地位,它是换了种方式对教师提高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根据改革的需要,利用好评价这个在教学上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以更高的责任感来掌握最先进的评价理念,提高评价的技巧,学习并贯彻科学的评价原则,完善评价的机制和功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作为教师,要学会善于灵活应用语言,通过各式各样的语言表达、评价,循序渐进的启发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更要体现老师对他们的爱—关怀和尊重,对每个学生都要用最恰当的评价。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学生发展性评价,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它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我们在运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的运用,在日常的实施中不断的摸索---改革----实施,以推动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深入进行,确保达到最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多彩的学生评价》,李玉芳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页,第54页,第77页。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
生成性教学理念下的生物课堂
浅谈课堂提问的价值取向
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分析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