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绘本为载体的 3~6 岁儿童亲子共读特点与指导策略

2021-12-20王艳峰谷晶晶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8期
关键词:亲子阅读绘本策略

王艳峰 谷晶晶

摘要:亲子绘本阅读是幼儿积累阅读经验,也是为正式阅读进行准备的重要过程。目前,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接受,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功利性,忽视阅读的内在情感价值,缺乏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等等。本文旨在通过综述结合实际,建议父母科学认识亲子绘本阅读的价值,并为日后进 一步研究提供方向与依据。

关键词:绘本,亲子阅读,策略。

加拿大学者佩里·诺德曼在其著作《图画的语言:儿童图画书的艺术》(1988) 中阐释了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的三个故事: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一个是图画  讲述的故事,还有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产生的故事。绘本作为儿童文学的一种, 关于爱、美与美好等深层次的内容,是需要幼儿领悟与发现的。郭沫若先生也曾  在《儿童文学之管见》 一文中提到: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主要在于“感情教育”、“美德教育”,在于人性之熏陶。绘本做为幼儿重要的早期阅读对象,是幼儿自  主阅读、讲述的有效载体,充分体现了阅读的体验性、审美性。同时绘本中蕴含  着丰富的情绪情感体验,幼儿在自主阅读与分享阅读中感受角色的情感、态度, 很自然地进行共情等心理活动。如《苏菲生气了》 《西西》 等绘本为幼儿提供  了可以观察他人情绪情感变化及心理活动的机会,进而实现支持幼儿情绪情感、 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目的。

一、亲子绘本阅读含义

亲子绘本阅读多称为亲子共读。周兢认为“亲子阅读是父母和孩子围绕图画

故事书展开讨论、交流的一种分享性、个别化的阅读活动”1 。根据这一定义可

以看出,在以绘本为载体的共读中,幼儿与家长需要进行必要的讨论与交流,正 是这种交互使幼儿的相关经验得以发展,同时做为分享性、个别化的活动,亲子 绘本阅读不同幼儿获得的经验很可能是个性化且差异极大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二、亲子绘本阅读的特点

1.以绘本为阅读材料

3~6 岁幼儿识字量较少,基本处于前阅读阶段或前阅读向阅读过渡的阶段。 绘本满足这一阶段幼儿阅读的特点,以图画为主讲述故事,便于幼儿进行自主阅 读与再创造。

2.阅读过程中有较多的交流与互动

亲子绘本阅读中,幼儿以绘本为主要谈话内容会于成人有较多的语言交流, 有时为提问,有时则为发表自己的看法等,在这中互动中幼儿不断建构于绘本相 关的经验。同时亲子共读中幼儿与成人大多亲密依偎,肢体的互动与交流也使情 感得以传递,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沟通。

3.以儿童为中心的阅读

诚然,现阶段存在过于功利化的亲子阅读,比如以识字为主要目的,或者要 求幼儿一定要讲出故事究竟告诉我们了什么样的道理。但正因为绘本的图画使幼 儿或多或少的都能够参加到讲述之中,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幼儿的主体地 位。亲子绘本阅读应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满足这一阶段幼儿的主动阅读需要, 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保护幼儿的阅读兴趣。

三、亲子绘本阅读的指导策略

(一)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1.物质环境

家长可以在家中光线适宜的地方设置阅读区,放置舒服的座椅,可以容纳成 人与幼儿共同阅读。提供较为丰富的绘本,并摆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方便 幼儿取用。

2.心理环境

首先最为重要的就是温馨轻松的阅读氛围,成人需要更为放松,将阅读看作 是幼儿的一种游戏,不要过多设置任务。

父母要做好热爱阅读的榜样。班杜拉“波波娃娃”的实验向我们揭示了特定 行为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模仿而形成的,期望幼儿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也需要 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在家庭中设置固定的阅读时间,成人与幼儿都将进行 阅读,幼儿年龄较大时也可以在阅读时间结束后开展书友会活动,请家庭成员说

一说今天读的什么书,又怎样的感触等等。

(二)挑选适宜的绘本

做为阅读材料的选择者,家长需要结合幼儿发展水平、兴趣等多方面科学选 择幼儿阅读的绘本。

1.符合幼儿阅读水平

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决定这一阶段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体分析,3-4 岁幼儿主要选擇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绘本,故事情节简单重复,画面清晰,形象生 动。如《月亮的味道》 《一只猪与一百只狼》。4-5 岁幼儿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多集中在同伴交往方面,这一时期绘本可以选择情节较为连贯的,关注人际关系的,如 《好朋友》 《大熊与小睡鼠》。5-6 岁幼儿可以阅读较为复杂的故事,且可以蕴含辩证思维等内容,支持幼儿独立思考,如《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等

2.关注幼儿兴趣

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绘本选择中也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特点。曾有 幼儿(男,四岁)对数字极为敏感,非常喜欢阅读绘本《100 层的房子》,这本 绘本情节简单重复多被认为适合低幼阅读。在师幼共读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拒绝 幼儿共读的要求,并根据绘本引导幼儿深度阅读,每一层都住了谁,他们在做什 么?如果你有一座 100层的房子会怎样设计每一层? 生活中你见过 100层的房子 吗?通过一个个问题,充分满足幼儿对数字的兴趣,也将阅读深入,支持了幼儿 更深层次的学习。

3.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可能会面临不同的重要事件,如小班的入园适应,中班 末期与同伴分离,大班的毕业离园等。还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如死亡、新的家庭 成员加入等等,幼儿受到这些事件的挑战,也会在适应中不断成长。绘本则可以 提供情绪情感体验,在亲子共读相关绘本中,幼儿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中感受关键 事件造成的情感变化,建构相关经验。在这些方面也有丰富的绘本可供选择,如 讨论死亡的《爷爷变成了幽灵》《獾的礼物》 ,姐弟互动的《奥莉薇》,家庭成员拜访的《奶奶来了》。

(三)采取多种亲子共读策略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通过“唤醒教育”实现自我建构。强调教育是 对人情感的陶冶与濡染。亲子绘本阅读也要遵守“唤醒教育”的原则。在亲子绘 本共读中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peer & crowd 策略

即“对话式阅读模式”,起源于美国。Peer,亲子阅读中,成人提示,引导 幼儿说出绘本内容,并及时回应适当评价,也可以进一步补充,再次提示形成循环。Crowd,为提示的五种策略:Completion prompt 通过提示引导幼儿自行补充内容,Recall prompt 用开放式提问引导幼儿回顾故事,Open-ended prompt 开放式提示提供自由表达空间,Wh-prompt 利用what(什么)、when(何时)等提问整理信息,Distancing prompt 将阅读内容与儿童相关经验结合。2

2.朗读

可以将语言韵律、语音、语调等传递给幼儿,同时也使幼儿了解绘本中书面 语与日常生活用语的不同。朗读也是幼儿图画阅读的重要补充与引导,有时可以 提供观察线索,有时也能通过巧妙设计,实现图画与文字讲述不同的故事,通过 这种差异带来幽默的体验。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全书文字部分仅有母鸡萝丝一个主要形象,但在图画中自始至终都由狐狸的尾随。

家长可以采用图读法,讲故事时指读图画。点读法,指明汉字朗读。跟读法, 幼儿一句句进行跟读等。同时也可以在内容熟悉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

3.提问与讲解

S.D.Gest 等人的研究表明,亲子阅读中,成人采用开放提问可以激发幼儿

思考,提升幼儿理解力。开放式问题为幼儿提供主动讲述、反思、假设、质疑的 机会。3

4.平行、合作与偏离式亲子阅读

周兢在《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 中提到了平行、合作、偏离式的亲子共读。平行式,基本不谈论货很少谈论绘本内容;合作式,围绕绘本展开积极有效沟通;偏离式,无视忽略书中文字作用,误读、错读绘本。

当然合作式的亲子共读更为有效且能够促进幼儿发展,但在实际中我们仍然 会看到亲子共读中这样的现象,如阅读《大卫,不可以》,每翻一页看到大卫的 调皮,家长就会说“你可不能这样”或者“你就总是这样”,好好的共读演变为 “批斗会”,失去绘本阅读的意义,也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担。

(四)丰富有趣的延伸活动

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绘本之中,在绘本阅读之后,家长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 戏剧活动、分享活动等,有助于深化幼儿的感受,并在亲子互动中,沟通情感。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亲子绘本阅读做为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部分,在认知发 展的同时,也增强亲子交流效果,支持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也為幼儿建构各种 经验提供必要的素材。在今后的研究中,将通过关注亲子共读,引导幼儿良好阅 读习惯的养成。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兢.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美]K.T.斯托曼著.情绪心理学[M]。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李岩主编.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祝士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王莉,陈会昌.2 岁儿童在压力情境中的情绪调节策略[J].心理学报,1998,30 ( 3) .

6.王玲凤,傅根跃.儿童对他人情绪与过去经验的关系的认知[J].心理科学,26 (4),646-649.

7.谢倩,杨红玲.国外关于亲子分享阅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 .学前教育 研究,2007(3):58-61.

猜你喜欢

亲子阅读绘本策略
绘本
绘本
绘本
中英文绘本亲子阅读模式研究
有效进行亲子阅读教学管见
简析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浅谈少儿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探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