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活彝绣大文章 “绣”出峨边乡村振兴新活力
2021-12-20朱金柱
朱金柱
摘 要: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在改善彝区物质基础、提升群众精神追求、全面接轨现代文明的同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潜力,广泛搭建政企互动平台、打通文产互融通道,不断推动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通过实施“文脉传承”工程、扩大文化品牌效应、破题解决发展难题,厚植民族文化生命力;通过固化产业机制、赋能产业价值、延伸产业链条,壮大民族文化竞争力;通过坚持“走出去”、坚持“请进来”、坚持“融合好”,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
关键词:彝绣;民族文化;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21.06.013
文章编号:1009-6922(2021)06-76-03
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地处川西南小凉山区,总人口15.3万,其中彝族5.6万人,占36.6%。峨边曾经为彝区、山区、贫困地区“三重叠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度落后。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号角之中,峨边15万彝汉人民万众一心苦拼苦战,彻底搬掉了千百年来压在彝区群众头顶上的贫困大山。2020年2月18日,四川省政府批准省定贫困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021年,中共峨边彝族自治县委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峨边彝族自治县在改善彝区物质基础、提升群众精神追求、全面接轨现代文明的同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潜力,广泛搭建政企互动平台、打通文产互融通道,不断推动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以彝绣为代表的峨边彝族文化先后走出国门,向世界精彩展现小凉山彝区脱贫奔康新气象,焕发出彝区乡村振兴新活力。
一、传承打底,厚植民族文化生命力
(一)聚焦“传下去”,实施“文脉传承”工程
作为世居我国西南地区的古老少数民族,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丰富的文化形态。特别是彝族手工刺绣作为彝族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成为彝族民間艺术的璀璨明珠,被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峨边的特色“名片”。做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核心在“人”。近年来,峨边大力组织“发现峨边·最美五匠”评选活动,寻找、发现彝族手工刺绣技艺传承人,抢救民间彝绣传统技艺,先后评选优秀彝族特色人才30名、“最美、最佳、最灵”巧绣娘100余名,推荐乐山市民间技艺和彝族文化(带头)“传承人”17名。提档升级“小凉山”彝族刺绣传习基地,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和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分级分类开展“绣娘”技能培训,举办初、中、高级彝绣培训班58期,培养专业绣娘6000余名,峨边彝绣技艺传承与保护开创新局面。
(二)聚焦“亮出来”,扩大文化品牌效应
峨边广泛参展省内外各类文旅活动,大力宣传、展示彝绣产品魅力,增强彝绣产品吸引力。2014年以来,连续6年参加四川省旅游博览会,收获热烈反响;2015年,组织参展中国旅游商品和四川旅游商品大赛,分别获得银奖、铜奖;2018年,峨边联合中国美术学院,通过艺术设计策划、模式设计、应用实践与品牌传播,将现代审美观念融入传统技艺,用现代设计语言诠释彝族传统文化,建立彝绣纹样数字化图库和保护传承APP,打造小凉山彝族地方文化IP,擦亮“小凉山彝族刺绣”民族文化品牌,为彝绣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赋能。
(三)聚焦“生下根”,破题解决发展难题
峨边成立彝族手工刺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落实扶持政策。成立“甘嫫阿妞研究会”,调查研究以彝绣等为代表的传统工艺传承、保护、开发、发展情况,系统谋划可持续发展思路,有力推进文旅融合、产业发展。通过推进公司化、组织化、产业化发展,加强产品研发、强化学习培训,建立产业基地,打造品牌、拓展市场,让峨边彝族手工刺绣产品成为彝族群众的致富增收产业。
二、产业筑基,壮大民族文化竞争力
(一)优化产业机制
构建“公司+协会+匠人”“公司+支部+农户”等链接机制,打造“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公司销售平台+绣娘产品生产”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县农投公司引领,发挥基层党支部作用,组建“彝族刺绣”“民间五匠”等合作社,培育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基地5个、彝绣工作室20个、彝绣产品专卖店45家。2020年,峨边彝绣产业产值达到3500万元,利润达到1000万元,带动绣娘人均增收5000元。
(二)赋能产业价值
峨边与重庆高戈、盛世文锦、四川吾行等创意团队合作,将彝绣美学形象植入“峨岭云边”“欢银回家”“甘嫫阿妞”“彝家萌萌猪”等系列文创产品。在“背街小巷”添加彝家传统服饰美感元素,在“彝恋·黑竹沟”古井彝家婚俗体验和“记忆峨边”沉浸式演出集中展示彝绣、彝家服饰别样风采,做到文化赋能提升彝风彝韵产品商业价值。
(三)延伸产业链条
突出“亮山亮水亮文化”总思路,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把彝绣纳入全县全域旅游的重要内容,将彝绣、银饰、漆器等彝族传统工艺制作过程、成品展示作为重要旅游卖点推向全市、全省、全国,吸引广大游客参与、体验,丰富全县旅游精品产品,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增加提升产业附加值。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296.55万人,旅游收入14.89亿元。
三、交流为媒,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
(一)坚持“走出去”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峨边持续深化与川发展、川旅投等行业领军企业战略合作,借力资金、资源和资本,高水平策划具备国际范、中国味、民族风的彝族文化精品走向世界。2019年,峨边“艺术活化彝家新寨”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集中展演。这场由四川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推动、国际专业策展团队和峨边本土艺术家共同参与的活态文化展演,从活化硬件、活化软件、活化心灵、活化经济四个方面入手,把西南古老民族的独特文化、彝族人民的生活新气象、彝区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案例带到世界舞台,向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四川地方特色、展现彝族别样风采,引起20多个国际组织及法国各界的强烈共鸣和热烈关注。同年,“设计助力精准扶贫四川小凉山公益计划”项目受邀参展伦敦设计周,小凉山彝族文化精彩亮相泰晤士河畔,彝绣制品与欧洲企业达成商业化意向产品10余件,与2家品牌公司签订彝绣纹样IP授权协议。
(二)坚持“请进来”
利用国际窗口扩大交流合作,互相学习、促进发展,注重吸收借鉴国际创意,在保持彝风彝韵本质特色基础上创新赋予时尚元素,使彝绣神秘的审美观念和趣味更为世人所知,持续扩大彝族文化影响力。近年来欧洲时尚设计界人士多次深入峨边,探讨合作开发彝族传统图式的国际化风尚表达;非洲国际组织、尼泊尔共产党中央等团队先后到峨边考察调研,重点关注文化扶贫成功范本对贫穷落后地区的借鉴意义。
(三)坚持“融合好”
大力推进彝汉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深度融合,结合彝家新寨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民俗馆、农俗馆、传习基地、非遗工坊等,实现静态传承和活态传承相结合,让彝族刺绣等彝区群众“自己穿、自己用”的生活必需品在市场化、产业化大潮中长袖善舞。联手中国美协、作协、摄协在峨边开展文化采风、文艺创作、文化论坛等系列活动,深度挖掘彝绣的文化价值、美学价值、艺术价值,促进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创艺术融合发展,峨边已成为全国文学、摄影、书画创作基地。小凉山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彝区脱贫奔康的奋斗征程、彝区群众幸福美好新生活和彝区乡村振兴新气象的展示舞台不断拓宽拓展。
四、继续做大做强峨边彝绣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彝族刺繡是彝族人民传承历史文化和表达民族情感的重要形式,一针一线都记录了彝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之下,发展壮大峨边彝族刺绣产业也需要解决好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兼顾好民族性与地域性两种表征特点
当前,峨边彝绣作为彝族民族文化的载体,彝风彝韵表征明显和强烈。但彝族分布在川、滇、黔等多个省份,在四川境内也分别聚居于大小凉山地区。因此,峨边彝绣在未来发展中还应兼顾好民族性与地域性特点,无论在对外交流还是产业发展等方面,应探索创新更多具有小凉山地区特别是峨边本土的特色元素,为产品打上鲜明的地域符号,使之同其他彝族聚居地的同类产品区别开来,更具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二)兼顾好手工刺绣与机绣两种生产方式
彝绣的传统生产方式以手工刺绣为主,制作精美但耗时较长,因此价格相对较高,并不是所有游客或消费者都能够接受;机器的规模化生产可以降低时间成本,使产品价格能够更广泛地迎合人们的需求。因此,峨边彝绣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应兼顾好两种生产方式的优点,在产品分级分类上做好文章,高端产品诸如礼服等大型绣件可以沿用手工刺绣方式,相对较高的价格也能被高端消费群体接受;中下层次产品比如香囊等配饰件可以采用机绣方式,用以满足普通游客消费需求,拓展消费群体。同时,生产单位应做好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监管,避免机绣产品与手工刺绣产品发生无序内卷,促进两种生产方式良性发展,共同推动彝绣产业做大做强。
(三)兼顾好保护传承与发展壮大两种思考角度
彝绣从历史中走来,是附带着艺术性的一种劳动产品。技艺传承人往往在图样、绣法、针法等方面具有专利性质的历史传承。同时,一个行业、一种产品若想长期发展,又必须具有成熟的生产线和广泛的生产、展览、营销等环节的参与者。因此,从保护知识产权角度出发,要加强对彝绣技艺传承人相关专利项目的保护,进一步消除法律法规漏洞,保护好技艺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在这一基础上,增强技艺传承人共享、交流自身技艺的积极性,防止彝绣技术、样式的走样和盗用,保证产品的文化认同感和良性发展环境。从产业发展前景角度出发,要在保护好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市场规律,建设好原材料、产品制作、加工、销售的互补型产业链。同时加强彝绣作品的展览与营销,并根据市场所需,探索创新产品样式、款式和类别,使彝绣产品保持长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