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战略下的企业财务风险成因与对策
——以贝因美为例
2021-12-20张雨姝
张雨姝 夏 靓 余 露
(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一、引言
贝因美创立于1992年,公司在1997年开始涉足婴幼儿奶粉领域,并于1999年成立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是研发、生产、销售婴幼儿奶粉、营养米粉及其他辅食业务等。贝因美自2011年上市以来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一跃成为“国产奶粉老大”。之后贝因美开始进行多元化转型。但由于贝因美盲目扩张、渠道问题严重、高管频繁更替,其多元化转型道路一波三折,在扩展业务与战略收缩之间来回摇摆,对公司股价和市场信心造成极大负面影响,使公司陷入了财务危机,到达退市的边缘。
本文对贝因美的案例分析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多元化战略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贝因美自实施多元化战略转型以来,财务风险一直居高不下,多次在筹资、投资、运营活动中采用饮鸩止渴式的决策,造成了企业财务危机愈发严重。本文提出的建议是,在多元化跨界前必须致力于提高自身主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着力于贝因美的品牌建设,疏通销售渠道问题的同时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建设等。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充实多元化战略下企业的管理和财务风险控制相关的研究,同时也希望能为我国上市公司提供一些实施多元化战略上的参考和启示,为其他上市公司提供参考与提示。
二、贝因美财务风险分析
1.现金流管理能力弱,加大财务风险
现金流的好坏往往比利润更能反映企业的收益质量。贝因美近几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一直处在盈亏边缘上下波动,甚至出现负值,这不仅反映出贝因美面临严重的财务困境,而且也说明了贝因美主营业务的收益质量很差,然而在2016年、2017年现金流为负值时,贝因美进行多元化扩张,巨资跨界生物科技和保险业,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财务风险。其次,在企业盈利能力逐年下降,现金流不足时,贝因美仍大量投资收益能力低的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其中2013年投资14.72亿元,占当年投资总额的78.83%;2014年投资6.67亿元,占当年投资总额的65.97%;2015年投资6.73亿元,占当年总投资的61.46%,反映出贝因美现金流管理能力弱,从而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
在“现金为王”的时代,现金流的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表1 贝因美现金流变化表 (单位:亿元)
2.投资风险管理缺失,盲目多元化
表2 贝因美2013年~2018年投资指标变化表
总资产利润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在2016年、2017年都有大幅度下滑。这与当期贝因美多元化对外扩张不无关系,由于加大对外投资力度,使企业总资产增加,同时由于对主营业务的关注度不够,带来了总资产利润率的下滑,说明了企业利用资产获得经济利益在下降。成本费用利润率的下降说明了企业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的利润能力在下降。从财务指标上来看,企业资产和费用的增加,带来的获利能力是下降的,也说明了企业总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不足的,存在较严重的投资风险。
从前文对贝因美多元化战略实施路径可以看出贝因美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严重缺乏投资风险管理。贝因美并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提升主营产品盈利能力上,而是大力对外扩张,短短几年时间内,贝因美投资成立30多个子公司,在市场产能过剩时,仍投资扩大生产工厂,导致贝因美存货积压,产生大量资产减值损失。同时,贝因美在经营业绩持续下滑时,贸然决定进入儿童液态奶市场,紧接着贝因美投资进入拥有1000多个纸尿裤品牌的红海市场和短期看不到盈利的生物科技和保险业。然而,这些都是在外部条件不具备实施多元化战略时,贝因美盲目实施多元化。主业疲软,直接导致2017年巨亏,2018年被“披星戴帽”。所以综上,贝因美缺乏对投资风险的的识别、评估和控制,投资风险管理缺失。
3.频繁换帅,决策分析不合理
自2011年贝因美上市以来,公司的创收能力一直在走下坡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管理层决策的失误,然而这跟贝因美频繁更换董事长不无关系。自2013年之后,公司频繁投资回报率低的项目,并且在企业资金流不充足,主营业务造血能力弱的情况下,为巩固市场地位,公司仍要借钱对外扩张。而在这期间,贝因美陷入人事动荡,曾在三年内三次更换董事长。2011年7月,贝因美刚上市3个月,谢宏因“个人健康”原因提出辞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职位。紧接着朱德宇接任董事长之职,上任仅9个月因“个人原因”辞去职位。此后,独立董事黄小强接任董事长职位,上任不到两年,也因“个人原因”提出辞职。紧接着公司原总经理王振泰接棒上任。直到2018年3月,贝因美创始人谢宏重新出山。频繁的高层更换也使得公司的经营风格不停变换。黄小强在任职期间,在18.66亿元的投资中,有14.72亿元用于购买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占比78.89%。可以看出投资作风较保守。相比之下,王振泰算是激进派了,仅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成立了近20家营销控股子公司用于食品和乳制品的销售,地域分布全国20几个城市。与此同时,大力开展多元化经营,加大非奶粉业务的投入。
首先,频繁的高层更换对公司战略的实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使原本定性的方案不易很好的开展。战略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长期性,虽然同时也具有应变性,但是大的主干方向不应轻易改变,否则会导致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效率降低,公司核心竞争力不足。其次,主帅更换的同时也会带来大量中高层人员的更换。公司大量工作人员的更替容易带来人心涣散,工作人员之间的工作协调度降低,团队凝聚力丧失。最后,高层的不稳定会引起外界对公司各种不利的猜测,从而影响公司股价,进一步影响公司的运营。
4. 筹资方式单一,反复股权质押
贝因美近几年的筹资方式除了2011年上市的股权筹资、2015年和2018年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外,其他时间都是采用信贷投资,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股权质押,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贝因美对外质押股数占所持股份的91.68%,股权质押次数高达28次。高频次和高比例的股权质押给贝因美带来较大的当期偿付压力及控制权易主的风险,同时也会对企业股价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集团的资金供应和影响中小股东的权益,诱发一系列的财务风险。
5. 多次向经销商压货,提高运营风险
自贝因美上市以来,频频有经销商反映贝因美的压货行为。2013年之前,贝因美营业收入呈现上涨趋势,但营业收入的上涨比率远低于应收账款的上涨比率。在2014年之后,贝因美的营收呈下降趋势,但应收账款仍然在上涨。贝因美采取的是赊销模式,将大量存货压经销商。在2015年,整个婴幼儿奶粉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整个行业多个公司陷入价格战的争斗中,贝因美在2015年年底,实行“买一赠一”的促销活动,对经销商进行新一轮压货。同时大额提高企业授信额度,虽然对经销商压货成功,但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额上涨,较上年上涨了220.66%,2016年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达到了164.76天,大大降低了资金的流转能力,从而提高了企业营运风险。同时,贝因美在2016年对经销商并没有兑现“买一赠一”的承诺,导致不少经销商上门闹事,贝因美和经销商的关系恶化。并且,长年给经销商压货,使得经销商手中存货太多只能以不正常的低价出售奶粉,终端价格被扰乱,以至于消费者对品牌形象大打折扣,进一步提高了运营风险。
6.销售渠道过长,稀释了产品利润
贝因美在2017年没实行总承销制以前,渠道结构是厂家——总经销商——二级批发商——三级批发商——零售店——消费者。即便在2015年进行过一次渠道变革,贝因美的销售渠道仍然是过于冗长。一方面,产品从生产出厂到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层级过多,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然而,虽然婴幼儿奶粉的保质期一般在一到两年间,但为自己的宝宝购买奶粉,大量消费者是很看重生产日期的新鲜度的,所以渠道过多也会提高由存货导致的资产减值损失。另一方面,由于渠道过长,经过层层分销,每层级的渠道商都会分摊部分利润,加上最终产品进入商场、超市等终端,也需要支付部分费用,最终摊薄了企业从产品中赚得的利润。
三、措施及建议
1.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大对主营业务管理
贝因美应该着力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提高为顾客带去的价值。贝因美应当不定期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全面了解用户需求,如从免疫力低下的角度,生产专门提高免疫力的奶粉;从特定需求人群的角度,提供乳糖不耐症人群也可喝的奶粉,术前营养补给的奶粉等,满足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人群,从多方面为顾客提供价值。其次,大力投入研发创新,抓住配方奶粉市场,研发不同配方奶粉,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在“华人配方奶粉”的概念下,加强与相关行业专家的沟通,生产出最适合中国宝宝的奶粉,快人一步抢占新理念下的新产品的更新和市场支配能力。再次,加强人力资本建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贝因美需要建立一支综合能力强的人才队伍。如加强选拔和后续培养机制,提升高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接着,由于在婴幼儿奶粉行业中,决定企业发展的好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产品质量的安全问题。所以,在公司层面,贝因美应当加强对奶源基地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奶源的高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奶源。在行业层面,国家应当加强对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的审查,同时出台更加严厉的政策保障奶粉的质量安全。
2. 强化销售渠道管理
贝因美销售渠道的单一,也是造成贝因美主营业绩逐年下滑的重要原因。因为,销售渠道的多样性对于贝因美终端销售行业来说非常重要。在过去的几年,贝因美的销售渠道仍过多的依赖传统的销售模式:经销商销售模式。但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商渠道近几年快速兴起,销售渠道也逐步多样化,如商超渠道、母婴渠道、电商渠道等。所以,贝因美应跟上时代发展,拓宽销售渠道。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销售方式,使销售渠道多样化。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线上销售渠道有利于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快速统计出消费者对不同品种奶粉的认可度和忠诚度,以及不同地区消费者对本公司产品的需求量等。并且,线上销售也可以减少渠道费用。而通过线下实体销售能更直观、更清楚的了解用户的多方面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度。
此外,过长的销售渠道不仅耗费了大量时间也增加了大量成本,贝因美应减少销售渠道中的繁琐流程,简化层级结构,降低产品的损耗,将销售渠道扁平化,让厂家有效掌握终端市场供求关系,减少企业利润被分流。通过现代物流结构,并结合“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优化经销渠道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作出调整。
3. 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贝因美自上市以来疯狂多外扩张,频频多元化跨界,从婴幼儿奶粉到婴童食品、纸尿裤、生物科技、大健康保险等。但从结果看来,贝因美的多元化经营都是以失败告终。从中可以看出贝因美在投资决策前,缺乏全面的评估分析。对于贝因美而言,首先应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适度多元化。企业在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切记不能为了扩大市场规模而盲目扩张,而是应该注重投资项目的质量,结合自身特点和在适宜的环境下投资。其次,贝因美应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当非相关多元化时,企业更应该谨慎。对于贝因美近几年的筹资活动来说,单一的筹资方式和高比例的股权质押导致企业面临严重的财务风险。所以贝因美应该制定科学的融资计划,拓宽融资渠道,衡量风险与收益的比例,从而建立稳固的资本结构和合理的筹资方式。
企业还应注重管理层的稳定性,确保高管人员的正常履职以及经营决策的连贯性,尽量避免导致企业出现由于经营政策频繁变更导致决策失误从而消耗企业价值的现象。
四、结论
贝因美多元化经营过程中,其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差,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数,偿债能力低的情况下,仍然借款去满足企业多元化扩张的需求,甚至非相关多元化,跨界投资短期见不到收益的生物科技和保险业,造成了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贝因美渠道问题严重,并多次以饮鸩止渴的方式解决问题。在贝因美近几年经营过程中,管理层多次盲目对外扩张,在市场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仍然并购大型工厂,造成企业库存的大量堆积的同时,生产设备又没有被充分利用。接着为了处理大量存货又向经销商频繁压货,致使贝因美与渠道商关系僵化。同时,为了提升业绩,在没有仔细核实客户信用前提下,盲目对客户大额提高授信额度,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额提升。
企业频繁更换高层导致企业决策失误,运营不畅。贝因美在2011年~2014年之间换了四次董事长,频繁的更换高层致使大量面积的人才流动,经营决策频繁摇摆、相互矛盾,原本计划好的战略决策不易实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且多次的投资失误也大大提高企业财务风险。
发展战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多元化战略下,企业应注重自身主营业务的管理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如果盲目扩张,经营决策摇摆不定,决策失误将造成严重的财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