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融合实践研究
2021-12-19苏力
苏力
摘要: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術的革新极大的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务必要探寻出一条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创新融合之路。我们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使之为我们的日常教学添砖加瓦。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导入,教学过程的演示,学习成果的呈现三个方面的创新融合进行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创新融合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一、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教学内容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数学符号语言精练,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无味。在课堂上如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所有数学教师都在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不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等进行一定处理,可以创设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数学情境,这样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1]但在使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的是我们所创设的情境是否契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创设与之对应的数学文化情境。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一课的教学为例。我在引入课题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一个有趣的动画环节“孙大圣分桃”。很多学生一下子被活灵活现的动画所吸引,纷纷昂起头认真观看。一开始孙大圣摘来2个桃要分给两只小猴,很多学生都知道需要平均分,那么每只小猴就分得1个桃。接下来,孙大圣摘来1个桃分给两只小猴,该怎么办呢?在这样故事情境中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1个桃怎么才能平均分呢?不少学生能够感知到,每只小猴能分得这个桃的一半,这个一半在数学上我们就会用12来表示,这样自然而然的就引出了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上需要多多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情境,使情境更加充实完整。巧妙的情境设置,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天性,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大多是数感较差的学生。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数学知识大都是使用符号语言进行表述的,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直观化和具体化的处理,丰富教学过程。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均数》一课为例。平均数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何将这样的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呢?首先,我们需要加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比如:踢毽子比赛。男生队有4名选手参加了比赛,获得的成绩分别是8个、7个、4个、9个,女生队有5名选手参加了比赛,获得的成绩分别是6个、7个、10个、2个、5个,要为哪一只队伍颁奖呢?请你来做小评委。很多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用最高成绩比较认为应该颁给女生队;有的学生认为男生队一共踢了28个,女生队踢了30个比较总个数多的那个队获胜;有的同学提出,这样比不公平,因为两个队的人数不一致。此时,我们需要一个数来描述每个队伍的平均水平,那就是平均数。接下来,在探究平均数的求法时,我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呈现了两张条形统计图,利用条形统计图上直条的高低,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数量的多少。怎么样能使得每个同学一样多呢?不少同学能根据图上的信息,将最高的直条高出的部分分给其他较低的直条,图形变化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产生。这样,在信息技术的载体下,使我们的教学过程变得更直观、更易于理解。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计算机软件的这种实践功能,直观、具体地对平均数的内在属性进行深剖,让课堂教学内容更显趣味,让学生对平均数的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学习成果
信息技术为数学学习创设了多维对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交互、协作研讨、成果交流、答疑纠错、智能诊断与评价指导等行为都更加便利、迅捷。[2]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稍微有些探究性的活动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在此类的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多维交互平台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样可以多层面优化学生数学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精神与思维能力。
我们不难看到,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中有着很多的实践探究课。这些实践探究课的设置,对于学生的应用能力有着很大的提高。比如:五年级下册《蒜叶的生长》一课,这节课安排在折线统计图之后。是在学生们已经初步认识的折线统计图,会绘制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明白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后进行教学的。蒜叶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需要学生们做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本节课遵循“提出问题—观察记录—回顾反思”这条线索,让学生们自己探究发现蒜叶生长的过程。在结果呈现方式环节中,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多种平台。有的学生使用相机拍照记录一定时期内蒜叶生长的变化情况;有的学生通过测量蒜叶的高度,将记录好的数据形成折线统计图展现其变化过程。不论哪种方式,我们都不可否认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们提供了更多更广更高的平台。
四、结语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创新融合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关注的问题,通过信息技术的包装能够使数学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有趣。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尝试与创新,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策略途径,有效利用好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实践教学增添活力。
参考文献
[1]于泽元,尹合栋. 人工智能所带来的课程新视野与新挑战[J]. 课程·教材·教法,2019(2).
[2]何克抗.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 课程·教材·教法,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