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增强小学篮球教学趣味性的教学策略
2021-12-19刘仁征
刘仁征
摘要:小学阶段的篮球教学,指向的是学生的全身性运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重要影响。为了强化小学篮球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通过篮球运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教学模式的设计与调整,提升小学篮球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教学;趣味教学;篮球实践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在目前的小学篮球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为基础,了解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之前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学生在参与篮球各项技术的学习与练习时所需要的身体素质支撑等。为了让学生掌握篮球有关知识,并能够掌握篮球技术,教师要设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学习篮球知识,掌握篮球运动技术,以便于学生体会到篮球学习的乐趣,达到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强化学生学习体验的目的。
一、通过与艺术课程的融合,提升课堂教学趣味性
体育与艺术的融合,为学生学习篮球拓展了很多不同的渠道,教师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练习,让学生掌握篮球技术,但是篮球动作指导比较枯燥,且要求学生重复的训练某一动作,容易导致学生感觉篮球课程枯燥无味。这时,通过音乐在课堂上的播放,可以让学生的情绪活跃起来,不同的技术动作练习方式与不同的音乐相配合,又能够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将美术课程与体与篮球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篮球技术动作,有助于让学生将篮球技术动作从课本、教师身上和讲解視频中,变成自己所理解的技术动作,强化了学生对篮球技术动作的深度理解,并将其表现出来。
例如,在讲解运球的技术动作时,教师只能够详细讲解操作方法,并通过亲身演示,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有所体验,从而掌握运球的技术,但是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来说,他们需要反复的练习,如何用手拍球,如何迅速完成运球等,都需要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通过音乐播放作为学生的学习背景,让学生学会踩着音乐的节拍练习如何运球,学生抱着参与游戏的心态练习技术,会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将不同的排球动作分解成动画的形式,通过美术作品一幅一幅的展示,将技术动作连成一个简单的动画,学生在看完之后可以将自己的运球过程画出来,促进学生对篮球技术动作的深入理解。
二、借助游戏提升篮球可成的趣味性
在篮球教学中融入篮球游戏,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让学生在参与中提升对篮球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改善篮球教学效率。教师可根据具体的课程设置情况和课堂教学时间来灵活设计不同的篮球游戏。
以篮球的运球为例,学生可以参与篮球游戏的个人赛,每10名学生为一个比赛小组,学生需要在三分钟内原地运球,保证三分钟内还篮球不从手中脱离。从这10名学生中脱颖而出的几名学生,就可以继续参与个人赛的加赛,即五分钟的原地运球。与此同时,学生还可以选择性的参与集体项目,根据学生的个人喜好随意组队,让学生参与篮球运球的接力,促进学生学会与同伴配合完成篮球的运球,锻炼学生的运球技巧,也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提升课堂趣味性
在篮球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从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篮球知识,教师必然要想方设法地创设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的情境。比如,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将生活中的常识作为学生理解篮球知识的基础,还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在叙事故事中让学生扮演具体的角色,完成角色需要完成的任务。
比如,在指导学生如何投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不同的篮球明星,学生通过模仿不同篮球明星的绝技,完成人物设定。学生根据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展开想象,将自己想象成篮球体育明星,有助于学生在模仿、练习的过程中掌握投球技巧,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有练习篮球技术动作的动力,另一方面还通过具体的情境教学,调节了课堂气氛,学生可以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指导行间运球时,教师可以设定具体的故事情境,根据学生的洗运球行走路线,让学生在不同的位置设想出不同的障碍物,通过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并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完成整个故事。学生对故事的演绎和呈现,让学生学会跳过行走路线中的一些障碍物,达到行间运球的练习目的。具体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将学生作为了学习篮球的主体,有助于学生篮球学习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篮球教学中融入趣味性教学模式,其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设法通过课程的合理安排与不同课程之间的融合,为学生拓展学习篮球知识的渠道。同时,通过篮球游戏与生动的情境教学,促进学生在游戏情境和趣味化情境中学习知识,练习篮球技术动作,促进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时获得身心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田应丰.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家长, 2019(21):2.
[2]高小云.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 中华少年, 2019(22):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