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会话类语篇的特征及解读

2021-12-19赖艺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6期
关键词:会话语篇文本

赖艺贞

摘要: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大量的会话文本。会话语篇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语篇的特点。教师掌握对话语篇的特点进行文本解读,可以优化教学设计,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情态语篇的特点,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掌握文本结构的基础上阅读其内容,探究其主题意义。本文选取闽教版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两篇对话语篇,分别对其语篇特征和语篇解释进行分析。

关键词:会话类;小学英语;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教学设计离不开文本解读。教师解读文本的角度和水平直接反映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对话的主题、文本格式、参与对话的人之间的关系、对话地图的意义以及话语背后的人的情感都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应该解释的内容。只有基于这些内容,教学设计才能符合语篇的文本特征,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掌握会话语篇的要素,帮助学生发展会话技能。

一、根据单元主题分析主题的含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了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学生对主位意义的探索应该是学生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思维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有效性。在解释课文内容之前,教师有必要考虑单元主题的主题意义。

例如,五年级上册Unit1的话题是Meeting New Friends,内容涉及Wang Tao的网友Peter。教师不但要设计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获取Peter的信息,更要在获悉了Peter信息后,引导学生发现Wang Tao的网友Peter课余时间学习中文,而Wang Tao在学习英文他俩日常的简单沟通与交流应该没有语言障碍;他俩有共同爱好——踢足球,这应该是他俩成为朋友的原因之一。基于这样的解读,教师在教学的适当环节可以向学生揭示:有共同爱好的同龄人更容易成为朋友,交友的意义在于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网上交友需谨慎等基于话题的主题意义。英语教师不仅仅教会学生语言知识、帮助其形成语言技能,更应该突出学科育人,而单元话题承载的主题意义正是学科育人的素材。因此,语篇解读应突出单元话题,重视分析主题意义。

二、整体观察文本,识别语篇格式

角色之间的交谈产生了话轮,话轮指在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在任意时间内连续说出一番话,其结尾由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各方的沉默为标志。话轮是会话的基本构造单位,依据会话的话轮,可以找到一篇完整会话的脉络,了解整篇会话的结构。识别文本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把握文章的脉络,从而提高阅读效果。会话类语篇通常是围绕某主题展开,由多個话轮组成。解读文本应该从整体出发,识别语篇格式。

例如,浏览Meeting New Friends板块,很容易看出阅读文本是会话类语篇的语言没有独白类语篇的语言正式,通常含有口语化的交际用语,如打招呼、应和说话人或思考回应对方的口头语等。解读会话类语篇时想到引导学生观察文本、识别语篇格式有助于在教学设计中增加这样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语篇意识。

三、细心观察配图,读懂人物情感

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各单元的板块都有配图,配图既活泼了板块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又能够传递文字以外的信息,对该板块的文字阅读起到补充作用。教师通过教会学生通过看图理解语篇中的角色,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等复杂情感,可以培养学生对语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推理与演绎等能力。

例如,在讲解Unit 8 My friends这一课时,重点是描述朋友的基本信息,结合本课的Ask and answer部分,可确定本课难点为复习并运用现在进行时。但现在进行时在主课文Listen and follow部分的文本里,只体现了一次。于是教师可利用课本插图,让学生观察三幅插图,先遮住Yang Ming和Julia正在做的事情,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式回答自己的猜测,再观图确认,从而延伸到“What are they doing?”的学习,进入现在进行时用法的总结及运用,化难点于情境学习中。解读配图引导学生合理想象会话参与者的心情,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交友的意义,教师也能进一步理解教材编者设置该单元话题的目的。

四、结合教材文本,构思后续会话

读后阶段教师可通过各种思维和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进一步理解、熟悉、记忆文本内容和语言知识,并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促使知识与技能的内化。

例如,以Unit 8 My friends这课为例,可模仿对话从介绍文中好友Wang Tao和Sally转换向介绍Yang Ming和Julia,甚至转向与他人谈论自己的好友的对话。这样的表达基于原本话题,无论语言内容或句式均有显性的模仿框架。教师结合学生已读会话推测另一件事,可以引导学生依据另一件事的情境展开新的会话。结合已读文本,构思后续会话的活动既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够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结论

文本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教学设计水平的决定因素。在解读小学英语会话阅读课文时,教师不仅要掌握课文的特点,还要注意能引起视觉注意的特点,如字体、字号、背景填充颜色等。教师在备课阶段对课文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青霞.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初探[J].文理导航(上旬),2021,(10):52-53.

[2]周广英.试论小学英语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及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30):173-174.

[3]蒋婷.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J].当代家庭教育,2021,(29):171-172.

猜你喜欢

会话语篇文本
浅析日本课堂中的话轮转换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初探素质教育与初中英语教学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