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策略
2021-12-18黄东丽
黄东丽
摘要: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分析和思考,分享了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及策略,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字: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443
新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学科提出新的要求,课程的实施需要遵循提升信息素养,强调问题解决,注重合作交流,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的新理念。那么,教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有效开展教学?通过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让学生沉浸在信息技术的文化氛围里?
一、坚持开展项目化教学,以项目完成促进逻辑思维的提升
加快推进项目化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施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项目的选择实施及结果的达成,学生能够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增加学习的获得感。
项目教学实施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项目规划——搜集素材——素材加工——作品展示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首先通过项目的内容确定要研究或者解决的问题,作出合理的项目规划;接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此过程中涉及到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同时审视之前确定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而进行一定的改进;之后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合理整合,形成完整的作品或者成果,在集体面前进行分享和交流。然而,一些教师往往由于课堂时间紧张、学时不够、学生自觉性不高等原因,简化或者代替学生完成项目规划和素材收集,以一个确定的流程或者步骤给到学生,殊不知,这样既剥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的锻炼,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对于项目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应该在学生学习指导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有意义的项目学习选题方向及高效搜集素材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为项目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建立健全项目组监督互助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让同学们学有所长会应用,学有所获能提高。
二、创造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导师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项目化教学的表现形式,打破了教师关注一个班级整体的传统现象,必将使教师的注意力分散到各个小组中,对教师的个人素质要求也随之提升了。
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相互配合、互相帮助,为实现相同的目标而不断努力的过程称为合作,教师应注重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强的性质,一般在计算机机房进行授课,教师会同时教多个班级,那么为学生分组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如果采取自由组合的形式,往往关系比较親密的同学将会组合成为一组,学生思维在一个频度上的可能性较大,无法有效实现认知思维的碰撞。为了达到真正的合作效果,教师应重视合作小组的组建,第一轮根据学生课堂反应能力及学习效率进行小组的划分,可以将学习效率高的同学和行为习惯需要约束的同学分到一组,而学习效率中等的同学分为一个小组。该组学习效率最高的同学作为学生导师,负责该组的整体学习;第二轮将分组情况分发给课代表,让其进行摸牌调查,根据其调查后做微调,确保每个小组的人际关系和谐并且纪律性有一定的保障,逐渐形成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效果。这样既民主又集中地组建合作小组,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热情,也能积极地调动学生导师认同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2.关注小组探究知识的过程,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在合作过程中的贡献进行个性化评价。
有效的合作学习不是多个学生组成一组完成同一个任务,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分工,并关注每个学生在小组内的角色,善于发现学生领导小组能力、协调同组人员能力、记录总结能力等,关注同学们在小组内探究知识的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在小组内好的表现。
教师通过不断加强对小组合作过程的关注和及时正面的反馈评价,让平时不善于思考的同学在小组讨论的氛围中愿意去思考和表达,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作用,让学生明白小组获得成功,自己才能成功,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积极去捍卫集体的荣誉,逐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用准确流畅的语言对同组的成员和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的水平。
三、巧妙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不断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作业是课堂知识的延伸,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诊断评价和调整自己教学重难点的有效依据。信息技术学科应加强课堂作业的设计,多联系生活实际设置作业任务,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例如学习Excle表格时让学生们调查统计全校各班级每日到校人数并用图表展示,调查统计全班同学一周内吃早餐频数等。
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进行总结,针对操作中的难点和易错点,要多总结错误原因及解决方法,对于细节性的错误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同时不断加强指导,通过学生同伴演示,教师示范纠错等方式进行矫正,逐步构建教师设计作业——学生完成——教师收集作业问题,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调整教学的良性循环。
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策略,有效地管理课堂活动,利用有效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才能引导学生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即提升信息意识,计算思维,信息社会责任,进而体会到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乐趣,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解读版
2. 陈明选, 苏珊. STEAM教育视角下教育技术学人才培养的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 2019(3).
3.王宇河. 信息技术教学基于项目学习模式的实例及思考[J]. 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