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2021-12-18冯静
冯静
摘要: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地多吸收语文知识是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所需要引起注意的重要问题。我们要不断地跟随教学改革的步伐,加强对具体教学方式的深刻探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积极踊跃地抒发自己的见解,进而全面、多层次、多方位地指导学生整体化学习相应的知识点,以此不断提高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427
引言
在教育部的政策引导下,我国在进入新世纪后开始落实新课程改革规划,其主要目标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而在基础教育领域中,小学语文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其发展水平以及改革质量关乎教育事业中语文教学的长效发展。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基于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现状,推动语文教学的改革以及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缺乏有效的互动
部分教师比较注重课堂的进度提升和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没有切实了解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在课堂当中,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导致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快乐感”。
(二)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虽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已经受到了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但是长久以来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制度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所以一时之间他们还很难做出大幅度的改变,也依旧采用灌输式的单向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强调自己的主体地位和权威形象,所以学生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他们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之中,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就逐渐丧失了质疑能力,也无法形成运用语文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新课改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策略
(一)积极组织课外活动进行教学延伸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内容较为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思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教师可以组织语文竞赛活动。课外活动与语文课堂有所区别。课外活动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处于生动活泼的氛围中高效掌握知识。例如,可以针对学生写作和练习中的错别字设置比赛,让学生搜集班级中其他学生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错别字,每当学生发现一个错别字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词汇。教师也可以组织有趣的友谊活动形式。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给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关卡,每个关卡中都有对应的题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合所有的力量解决问题,不断前进。
(二)重视课堂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课改革下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所以教师应当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切实了解学生的课堂吸收程度,加强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调动课堂的氛围。
以二年级下册中的《找春天》的教学为例,课堂中,教师以问题导入的形式,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如春天的特点有哪些?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为什么说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并在课本上标注出来。在课堂上不断设置问题,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探究中寻求语文的奥妙,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致。
(三)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得到显著的发展,所以对于那些单纯的文字理论知识,他们会感觉比较枯燥和无味,从而无法激发起学习兴趣,也就没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热情。而在目前的教学改革中,对于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趣味化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兴趣,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没有将趣味化教学的思想引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学技术,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增强语文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不断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知识探究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将人文教育渗透在现代教育技术之中。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在网络平台上下载关于邓小平爷爷的纪录片,然后在课堂的导入阶段为学生播放,让学生更加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化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他们对于文本的好奇程度也会达到最高,这对于他们进一步学习文章内容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创新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课堂的创新和改革,进一步推动了语文教学的信息化、多元化以及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的构建,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次改革中,所创新之处不仅针对于教材内容,还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理念,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长效、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创新的分析[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章风玲.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7):90-91.
[3]朱福军.浅谈新课改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J].新课程(小学),2018(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