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考生物复习常见现象及应对策略
2021-12-18曾静
曾静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356
近两年泸州市都将生物学科作为中考考查科目之一,测试总分40分,实验操作10分,共计50分,其所占分值较少,因此生物学科对于学生及其家长等来讲都有“鸡肋”之感,那么我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现在我任教我校三个毕业班的生物课程,每周排课一节,学生学习的基础参差不齐,针对不同问题我采取了不同策略,常见现象有以下几种:
一、学生自身不重视,开展复习难;
1.现象剖析:
相较于语、数、英生物学科中考分值少,部分学生不重视,因此出现各学科复习时间分配不够科学合理而造成偏科现象出现;这主要是意识问题,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生物的重要性和中考在此阶段的重要性。
2.应对措施:
在复习前做好充分的动员,安排学习小组营造良好的复习氛围;
2.1先告知学生我的整个复习计划与安排要求,客观分析通过努力复习每个成绩段的学生能达到的高度,帮助树立自信心;
2.2为每一个学生制定本学科学习目标,安排学习小组相互监督。学生有了目标就有了追求的动力;
2.3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学习不仅是只为获取高分,而是应用于生活实际。
二、课时少间隔长,知识概念遗忘快;
1.现象剖析:
由于一周一节课,间隔时间长,部分学生记过的知识点,时效一过很容易遗忘;分析原因主要是这部分学生的记忆方法不科学,死记硬背现象居多,强化忆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尤其对于一些生物学核心概念理解不够准确,经常搞混淆。
2.应对措施:
根据初三两学期的课时安排与学生记忆时效性特点,分三轮帮助学生完成“点—面—体”知识体系构建;
2.1第一轮,回归落实四本教材,按考纲要求明确考点,引导学生回顾每一单元章节知识点,完成所有知识点的梳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唤起学生记忆并且可以扫除以前学习中名词概念的理解偏差,接着搭配每一单元的测试与侧重评讲,帮助学生巩固加深理解。
2.2第二轮,结合教材上第一轮复习的考点,以专题形式将知识点按其联系规律引导学生串联成知识结构;此过程充分调动小组学习尤为重要。最后专题练习,及时检测,侧重评讲答疑解惑。
2.3第三轮,中考真题综合练习,查漏补缺;做题要求在25分钟以内完成,学生做完及时评讲,教师评讲主要侧重于不同题型的分析方法和解题策略的指导。
三、复习枯燥,学习积极性不足;
1.现象剖析:
初三主要是复习课,很多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新鲜感与兴趣明显减弱,这就造成部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注意力下降,加之面对升学压力学生应试心理素质差异较大,个别学生会出现烦躁、焦虑甚至厌学情绪。
2.应对策略:
充分备课,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思想与心理动态;
2.1课件应尽可能做得简洁明了;课件制作中不宜出现大篇幅的字體,色彩搭配适宜,不要过于阴暗,字体大小适中,尽量给学生愉悦舒适感。
2.2课题导入要巧思;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简短的一个小插曲,学生却非常感兴趣。
2.3复习中学生课堂活动可以多样化;
2.4多点有效的师生互动;
四、审题疏忽大意,做题迁移能力差;
1.现象剖析:学生在应考过程中暴露出审题不慎,不会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只追求做题快,没有弄清题意和领会出题者的意图就作答;部分学生受习惯性思维定式影响,想当然地套用生活经验、做过的习题等凭印象作答;还有部分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都有待加强;这些现象反映了学生答题技巧策略与应试心理都有待加强。
2.应对策略:
分析归纳学生丢分原因,针对不同解题错因,对症下药;
2.1基础薄弱型,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当然“记”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应巧记与理解记忆相结合,如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学会按一定的逻辑层次识图与读图,将文字与图片细节练习起来记忆;比如在回顾“循环系统”专题时,学生经常记不住的就是“心脏结构与其相连的血管”,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其规律,心房在心室上面,心房连接的是静脉,心室连接的是动脉,只是左右不同而已,由此学生就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编排口诀“上房下室,左右相反;房连静左肺右上下,室连动左主右通肺”把心脏结构与相连血管牢牢地记住了。
2.2关键字忽略型,做题练习中要求勾画关键字、关键词,养成耐心、细心的好习惯;选择题题干和选项含义一般都比较明确,但有时命题者为了考察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掌握是否牢固,或者是否能融会贯通,往往会在题干中加一些修饰词来限定句子的意思,常见的如“正确、错误、有、无、都、全、或、和、直接、根本”等,导致学生忽略关键字出现理解偏差而丢分。因此在练题时,要求学生用笔圈出关键字,特别留意修饰词加入后导致的语境变化,从而避免错误。
2.3马虎大意型,引导摒弃固有思维,理解题意细心甄别;细心严谨的品质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考生的成败,很多学生在做题时遇到一些以前貌似做过的题,就沾沾自喜不细加分析,凭印象作答导致丢分。
2.4社会生活脱节型,强调关注时事热点,教师及时反馈;学以致用也是中考的考查内容。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从生活中发掘素材,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健康,关注生物学发展与时事热点。
综上,在中考备考过程中,我们要以更严谨的态度剖析问题,用科学的应对策略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培养缜密的科学思维,建立完善的生命价值观,同时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为他们的中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