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实现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的探究
2021-12-18黄金明
黄金明
摘要: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要求很高,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数学甚至可以说是小学阶段中最难的学科。由于数学的这种独特性,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相较于其余的学生,基础水平明显不足,最终成为了班级中的”后进生”。教师作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应该坚定负担起自己身上的责任,重视后进生的学习情况,探索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这些学生弥补短板,提高效率,逐步摆脱目前的学习困难。对此,本文结合个人经验,对小学数学实现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数学;后进生;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212
后进生通常是指上课学习、日常纪律和行为习惯不规范的学生,这一群体在每个班级中都有体现,教师如果想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整个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不得不着重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目前,如何有效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其实现个人的转化已经成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贯彻创新的教学理念,探索出新型有趣的教学方法,努力完成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帮助其提高学习成绩。
一、善用课堂提问,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教师并没有注重课堂提问的应用,或者在应用过程中,只注重提问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忽视了对后进生的关注,久而久之,后进生在课堂上便会逐步分心,注意力缺失,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将后进生放在重要位置,在提问时给予其优先考虑。当然,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所提出的问题,也要根据后进生的发展需求量身定制,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后进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让这些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鼓励其积极思考和探索,促进其健康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巧妙运用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有关投影的知识时,就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不同的问题,在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向学生提问:什么是投影?什么是平行投影?什么又是中心投影呢?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异同呢?如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应该给予其鼓励与表扬。帮助这些学生建立起“我能行”的信心。总的来说,这些问题都比较基础,但问题的难度高低其实并不重要,最关键的是教师要应用这种提问的形式,着重关注后进生的课堂情况,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并以这个问题作为课堂导入部分,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组织动手操作,实现趣味课堂
教师应该明白,培养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最终的教学目标,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动手活动,通過这种活动型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直观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除此之外,实践过程本身也是一个知识生成的过程,这有助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准确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从而提高其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计算圆柱表面积这部分的知识时,如果在本节教学中直接为学生展现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理解能力较差的后进生就很难正确掌握知识点。对此,教师就可以根据这部分教学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就可以给学生一个简单的圆柱形纸筒,然后让学生展开圆柱体的侧面和底部,完成动手操作后,学生就会发现从一个展开的圆柱体中可以得到一个矩形和两个面积相同的圆,不仅如此,矩形的长度还是圆柱体的高度,矩形的宽度是圆柱体底部的周长。基于这一发现和以前对圆和矩形周长和面积的理解,学生可以更准确地总结出圆柱表面积的公式,后进生也会更容易理解这部分知识的含义。
三、教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优秀学生的学习为什么更为出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优等生能够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大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是否拥有高效可行的学习方法,是优等生和后进生间的分水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传授给后进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水平。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本课程的知识点导图,让学生提前预习知识,要求学生参考导图,结合课本,标注相关知识点,记录问题和难点,同时鼓励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为其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有关小数乘法与除法这部分的教学时,在教学前,教师就可以绘制相关知识点脉络图,分发给后进生,让学生预习,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在这之后,教师再要求学生自己绘制相关的知识导图,让其自己总结这部分的重难点,如计算的法则、典型的例题等,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
后进生并不是智商低下、无可救药的学生,这些学生只是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因此,教师应该着重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挖掘其成绩问题背后的原因,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积极引导后进生向高效率的方向转变,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闫婧.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考试周刊,2020(A5):87-88.
[2]雒来香.注重因材施教,让数学课堂“活”起来[J].知识窗(教师版),2020(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