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思索
2021-12-18陈佳
陈佳
摘要:我国的传统音乐在经过几千年的沉淀之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它是我国特色民族主义背景下音乐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推动我们音乐教学活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音乐课堂中,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渠道。通过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音乐课堂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促进美学意识的发展,还起到了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作用。基于此,对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音乐课堂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090
引言
在初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对音乐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初中音乐教师大多数只是将音乐教学作为自己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去做,至于教学质量如何则关心较少。在这种学习背景下,初中生本身学习压力比较大,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则缺少积极性与主动性,导致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应试教育过于注重学生应试能力,注重分数成绩,将升学作为主要目的。这种模式导致我们对初中的音乐课程的开展重视程度不足,很多学校的音乐课程已经名存实亡。这种过于注重分数的模式,显然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总体要求。学生在艺术素养、美学方面能力明显不足,甚至脱离了社会与生活,对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了解程度不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现阶段我们音乐教育的状况呈现极端化。大部分的学生对于音乐课程兴趣不高,重视程度不够。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强烈的兴趣爱好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与研究,激发内在潜能,引导他们在探索与研究中产生新颖的思路,提升综合素质。因此,想要科学传承民族音乐,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寻找学生熟悉或者学生认可的契合点,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在兴趣驱动下,就会积极主动学习以及探究。比如,在音乐课教学前,教师可以先了解一下学生熟悉哪些民族音乐或者喜欢哪些民族音乐,然后根据他们的喜好给他们播放一段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民族音乐,对其引导,提高他们的认知,让他们主动投入到更多相关技能和知识学习以及研究中去。
(二)创新音乐教学方法
为了激发学生对传統文化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采取丰富、新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自主学习民族音乐文化。首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播放各种具有民族风情的音乐或介绍和演奏不同民族乐器的视频片段。尤其是一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去尝试演奏民族乐器,如古筝、二胡、琵琶、葫芦丝等,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其次,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具有“民族风”“中国风”的流行音乐引进初中课堂,让学生在欣赏歌曲后找出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元素。以四川民歌《采花》这一课为例,由于这首民歌是流传于四川南坪的民间小调,比较小众,旋律也并不欢快,再加上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相当有限,所以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兴趣不高。这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进经典的江苏民歌《茉莉花》,由于这首歌曲广为流传,且旋律欢快、婉转悠扬,所以当这首歌曲的旋律响起时,学生往往会自发地齐声合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关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与“小调”这一体裁的民族音乐相关的技巧和知识。这样一来,音乐课堂的气氛就更加活跃了,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参与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与认识也更加深入。
(三)将传统戏曲与时尚元素相结合
戏曲艺术是一种经典的艺术形式,从千百年前流传至今,对演唱者有着较高要求。教师须打破原有的戏曲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结合时尚元素与传统戏曲元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例如,在学习《青花瓷》时,教师可以提出询问:本歌曲引入的戏曲元素有哪些?通过逐步引导,能积极参与到思考与探索中,展现了其对戏曲的积极性,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戏曲教学,切实提高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结合古诗词开展音乐教育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历程中,各朝各代的文化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在教学活动中都具有高度的教育价值。而与音乐最接近的几种形式有古诗词、戏曲等等。通过结合古诗词开展我们的音乐教育,有助于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既积累语文知识,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又能提高学生的素养。同时古诗词优美的辞藻,丰富的意境,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在中国古代,词本来就是用来唱的,在我们的历史上留存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古诗词。经过时间长河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作品都是经典之作。文学性和艺术行并存,具有高度的鉴赏价值。在结合古诗词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培养起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学素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结束语
总之,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浸润着无数中华儿女的心灵。因此,教师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通过更新音乐教学理念、加强音乐背景教学、创新音乐教学方法、开展第二课堂等,实现民族文化与教育形式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可以有效学习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植民族文化之根,方能塑现代音乐之魂!
参考文献
[1]马腾.传统优秀文化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体现[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111.
[2]陈忠华.传统文化走进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8):37.
[3]王晓虎.初中音乐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9,39(16):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