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
2021-12-18王立娟
王立娟
摘要:生命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是一切核心价值的最初阶段。生命教育的核心是以生命本身作为教育的素材,通过对生命起源的探索,来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敬畏,从而提高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当前,我国的疫情还在持续,我们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可以将抗疫时期的真实事件与课本中的生命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多方面的思考,从而促进学生生命个体的成长。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加强生命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7-079
引言
道德与法治是初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新课改推进及新时代社会要求的改变,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这就需要做好生命教育工作,将其有效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去。但是,就当前生命教育整体情况来看,存在重视力度不足、教学内容狭隘,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不利于生命教育目标的达成。基于此,需加大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力度,通过科学可行的教育策略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再加上网络技术发达,社会上充斥各种外来信息,其中一些不良思想文化都不利于初中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并且很多家长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初中生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出现心理障碍,这些都会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而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理解生命的真谛,获得自我认同感,让其认识到不同生命个体差异,学会接受、关心他人,与其他同学友好相处,出现不良情绪时学会自我调节,避免出现过激行为而损伤生命。并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身心发展规律,增强其意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好的健康成长。
(二)提升教学效率
生命教育的最终意义也是较为隐蔽的意义,就是能够通过一系列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而去更加努力地学习,珍惜时间的可贵。一个热爱和敬畏生命的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能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间接地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更加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每个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找到人生的价值和目标。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的策略
(一)善用案例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经典案例是生命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剖析,通过真人真事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敬畏生命》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融入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中的感人事例,用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带领学生一起观看抗击疫情的感人瞬间。我国举全国之力齐力抗击疫情,无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被关爱、被祝福,白衣天使不放弃每一个生命,拯救了无数患者;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居民体温监测与统计工作,确保第一时间发现感染者;大家响应国家号召减少聚会,出门上班、购物自觉佩戴口罩……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都展现了对生命的敬畏,会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感悟生命的意义。
(二)精巧设计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生命教育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思考、探讨提高对生命的感悟,才能真正理解生命内涵和真谛,实现生命教育目标,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老师应结合课本内容灵活设计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思考过程中得到提升。例如,老师可以围绕“伟大的逆行者”主题,在课堂上播放消防战士灭火救援、白衣天使勇斗病魔等相关视频,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称这些人为逆行者?面对死亡威胁时,他们体现出了什么样的精神?等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明白面对生命威胁时,消防救援人员和白衣天使之所以敢于逆行而上,是为了更好地守护民众的生命安全,这是责任的担当,更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爱护。然后结合现代诗《有的人》,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此时学生通过思考,可以明白之有的人虽然活着,但是已经无法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以说“他已经死了”,而有的人虽然已经死了,但是精神品质却影响着大家,让生命绽放出了绚丽的火花,充分体现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所以说“他还活着”。最后再让学生思考如何能够体现出生命的价值。通过设计教学问题的方式,达成生命教育目标。
(三)开展丰富的活动,转变生命教育形式
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只有在实践的体验中,学生才能理解生命的意义。比如在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中,可以组织去海洋馆动物园参观野生动物,让学生融入自然,对于野生动物的喜爱和了解,恰恰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也可以组织观看一些水平较高的纪录片,如国家地理杂志的纪录片,《人与自然》《蓝色星球》等都能够通过影像传达生命的震撼,从而引起学生对于生命伟大的敬畏和共鸣。在课堂上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不但能让学生对生命教育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还能使学生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例如在上“师长情谊”时,让学生说出为同学、父母和老师做的三件令人感动的事情;让学生开展讨论,疫情期间自己能做哪些事情来帮助一线抗疫工作者,让学生从中感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结束语
总之,新时代背景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學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大势所趋。教师要主动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生命教育素养,结合学生个性特点组织课堂教学,把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使学生感受生命的精彩,化解生命的困惑,提升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巧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1.
[2]岳文静.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1.
[3]杨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