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消失的西南古国
2021-12-17向昕
向昕
我国西南地区历史上曾经诞生过许多古老的国家,它们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却又在历史的长河中神秘消失。考古发现让我们重新见识了它们。
消失的古国之一:巴人王朝
提起“巴人”,人们也许会想起“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这一典故。4000多年前,在现在的重庆、湖北以及四川境内曾经生活着一个远古族系,他们被人们称作“巴人”。史籍中的巴人是一个神秘莫测的民族,他们以刚勇尚武而著称于世。古代巴人在长江流域创造了可与中原文化相媲美的古老文明。然而,在2000多年前,这个古老的民族却突然神秘消失了,伴随着文献资料和种种神话传说,巴文化像一团云蒸雾霭的谜,留给后人无尽的想象空间。
巴人文化与中原文化是否同根生
三峡库区大规模的考古为揭开巴人神秘面纱带来了历史性机遇。考古学家在三峡库区发掘出大量的精美青铜器。让人震惊的是,这些青铜器竟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殷商青铜器有完全相同的样式。因此很多考古学家认为,巴国的文化与中原文化本是同根生。
据考证,巴人起源于湖北清江(古称夷水)下游长阳的武洛钟离山。巴人为夺取盐业资源曾与以“盐水神女”为代表的某个母系民族展开争战,并赢得了战争。这是巴人与盐的第一次结合。巴人领袖廪君战胜“盐水神女”后,在清江边建筑夷城,建立了巴王国。巴人以虎为图腾,好鬼神,实行祖先崇拜。此后巴人在长期的发展中迁入四川,在险山恶水中,独自产生了高度发达的文化。在以后的历史中,巴国的军队参加了周武王伐纣的联盟军,成为前锋部队,戴着百兽面具,跳着“巴渝舞”冲锋陷阵,打败了殷商军队。战后巴国受封子国。这就是《华阳国志》中所称的“巴子”“巴子国”。此后,巴国在楚国和秦国两大强国的夹缝中艰难求存,节节退守,终被秦国所灭。
考古发现巴人文化
从考古成果来看,巴人在三峡地区各条长江支流上建立了相当多的聚居点,并留下众多的战士墓葬。巫山大宁河谷曾是巴人早期的活动中心地带。重庆云阳和开州的澎溪河一线已发掘出200多座巴族战士的墓,每座巴人墓都陪葬有巴式矛、巴人柳叶剑、巴式钺及其他铜器、陶器。史学界一度认为巴国是个好斗的邦国,但却发掘出了礼乐用的编钟,显示了巴国具有完整的礼乐制度,而且采用高超的饰金银工艺。在迄今为止发现的巴国的许多文物上,都有被专家称为“巴蜀图语”的符号。巴国还有独特的生活方式、风俗,如至今让人迷惑不解的“船葬”和“悬棺”。
巴人失踪之谜
关于巴国的一个未解之谜是巴人为何突然失踪了,此后在历史中变得杳无音讯。
有些考古学家认为,巴国被秦军灭亡后,其人口也被全部坑杀,这种说法也许更多是基于秦军的残暴和坑杀赵军几十万人之说上的猜测。
还有考古学家认为,巴人在亡国后便大规模迁移了。近年来考古学家在探寻陕西商洛地区900多个神秘洞窟起源时,又有了惊人发现。据了解,商洛发现的神秘洞窟均面山临水,故每每进洞,须越过湍急的河流。洞窟呈长方形,四壁平整,人工开凿痕迹明显。神秘洞窟与巴人在川生活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考古学家还发现了船棺葬的残存物,而且出土文物与三峡地区出土的巴国文物几乎如出一辙,其器具上的符号也惊人地一致。于是有人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想:一度失踪的巴人是否为了躲避战乱而隐居起来?神秘洞窟莫非是已经消失了的古代巴人的桃花源?
第三种说法是巴人并没有失踪,也没有离开本土,他们就是现在土家族的祖先。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专家利用DNA遗传技术试图分析古代巴人和今天土家族的关系。通过多次对三峡和清江流域一带的土家族人的血液和悬崖峭壁上的骨骸进行基因对比实验,提出“今天的土家族人就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的观点。不过这种说法尚没有得到公认。
消失的古国之二:古滇国
2000多年前,滇池沿岸有过一个古老的王国。司马迁在《史记》中把这个王国称为“滇”,但关于滇国的记载也只有寥寥几百字。有趣的是,滇国虽然是小国寡民,却一点不自卑。有一次,汉朝使者来访,酒席之间,滇王认真地问使者:“汉孰与我大?”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汉朝与滇国相比,哪个大?”在他的眼里,世界不会比滇国的地域大多少。可是,不久之后,这位可爱的滇王连同他的王国,便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史书中的古滇国
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滇国的第一个君主是来自楚国的庄蹻,他是有文献记载的内地第一个进入滇池地区的官方人物。公元前278年,楚国遣将军庄蹻率领一支队伍到达滇池地区,目的是征服当地的滇人归附于楚国。征服当地人后,因为回去的路被秦国所断,庄蹻就留在滇池地区,以滇池为中心建立了滇国。直到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王朝“以兵临滇,滇王举国降,请置吏,入朝”,汉武帝接受滇王归附以后,“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汉朝在滇中地区设置益州郡,并赐滇王王印,让其仍然统治他的百姓。虽然滇国地方不大,但深受汉朝宠爱。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不久后,滇国竟从此淹没于历史尘埃中。此后,在中国的史书上再也没有滇国的记载,滇国就这样消失了。直到2000多年后,滇王金印终于在一次考古中被发现。
考古發现的古滇国
1955年的一天,在滇池东岸一个叫作石寨山的小山岗上,考古队员掀开土层,一个被遗忘的久远的文明展露在人们眼前。原来这个小山岗是一个巨大的墓葬群,从这里出土了各式各样精美的器物。6号墓里出土的一枚金印吸引了众人目光,这枚金印上赫然刻着“滇王之印”。史书上记载的滇国终于在考古中证实了它的真实存在。此后,更多的考古发现进一步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古滇国的秘密。
出土于石寨山、李家山等古滇国墓葬群的大批青铜器物,可谓描摹了滇国社会的“清明上河图”。排排房屋长脊短檐,人居其上,牛羊居其下,彼此相安和谐;与百姓所居干栏式建筑的清淡素雅不同,青铜器上描绘的王族宫宇则散发着一种庄严神秘。凡此种种,怎能让人不念及当年古滇国的山水田园生活。
古滇国是如何失踪的
2006年,考古专家在云南省澄江县旧城村东边的金莲山上发掘出了一座令人毛骨悚然的墓葬。金莲山并不高,只有25米左右,面积大约12万平方米,但是它的地底下却都是密密麻麻的人体遗骸,它们互相堆叠着,初略估算,至少有上万具之多。因为人体遗骸中还有不少青铜器之类的随葬品,和石寨山墓葬中的青铜器完全是一种工艺和风格,所以一些考古专家确定这是古滇国的墓葬。可这些密密麻麻的人体遗骸又是从何而来呢?
考古学家一开始认为,因为滇国挑战了汉朝廷的权威,被出兵镇压,滇国军民在战斗中被屠杀死伤无数,所以才有了这上万具相互叠压的人体遗骸,也直接导致了滇国的灭亡和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虽然这样的推测看起来似乎有理有据,但是却经不起仔细考究。如果真是战争造成了这么多的人体遗骸和古滇国的灭亡消失,这些遗骸上就应该有很多被刀剑砍伤的痕迹。可事实上,考古学家发现有刀剑砍伤痕迹的遗骸只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大部分遗骸都是完整的,而且还有不少妇女和婴儿的遗骸。考古学家翻遍了所有古滇国仅存的文献和史料,终于得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结论,那就是作为少数民族部落的滇國当时虽然有很多方面都被汉化了,但是依旧保留了和中原地区不一样丧葬习俗―二次葬:人去世后先安葬在自家墓地,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在祖坟上建造一个墓穴充当公墓,然后把众人的遗骸都收集起来全都安葬在公墓里。这也说明了,古滇国的消失和这上万具遗骸并没有任何关系。
关于古滇国的消失还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滇国臣服之后就有大量的汉族人进入滇地,滇人融入汉人中,其文化也渐渐被同化而“消失”在历史中。另一种说法认为,滇国历史突然中断消失,是因为全族在迁徙的过程中遇到了自然灾害,导致全族瞬间灭亡,所以文化再也得不到传承记载。
古滇国是怎么消失的,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
消失的古国之三:夜郎国
夜郎古国因“夜郎自大”这一成语而家喻户晓。后世就用“夜郎自大”来形容肤浅无知的妄自尊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发现,夜郎国的自大还是有点“资本”的。夜郎国的疆域究竟有多大?
考古发现夜郎国
1983年,在贵州省一个叫作龙树脚的偏远山村,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墓群。古墓里出土了600多件青铜器,件件做工精湛。有工艺水准极高的、通过弯头和插孔拼装起来的青铜树;还有能够拼接的青铜马车,马车的零部件竟然多达260多块,工艺之精湛复杂,令人咋舌。2000多年前贵州偏远的山区,那里人不应该是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吗?他们怎么能够有如此精美的青铜器呢?当时有人就怀疑,这些东西是不是有人从中原带到贵州去的呢?然而,古墓中出土的一盏连枝灯,却推翻了这种想法。灯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就是上面的人物像。这些人物梳着锥形的发髻,高高的鼻梁、大大的眼睛,尤其是他们的脸型和服装,明显跟中原人不一样。专家经过仔细研究和对比,发现这种发髻就是2000多年前当地土著的发型,高高的鼻梁也是当地土著的典型特征。这说明这些青铜器并非来自中原。还有,在距离龙树脚古墓群不远的铜鼓山,专家又发现了陶模和石范,这是干什么用的呢?经过研究,这些东西正是当年专门用来制作青铜器的器具。这个发现再次证明,龙树脚出土的数量众多的青铜器的确就是本地制造的。而比这更晚期的青铜器在贵州却再也没有出现过。也就是说,这种精湛的青铜工艺,此后就像是人间蒸发般消失了。那么当地的青铜工艺从何而来,又为什么凭空消失呢?经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专家推测这种文明可能就是消失了的夜郎文明。
根据有限的史料,我们知道,夜郎国大概从战国时期兴起,到西汉时期,已经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最强盛的藩国之一,前后大概存在了300多年。而在龙树脚发现的这些青铜器,它们铸造的年代正是夜郎国最强盛的时期,所以专家有了这样的推断。
这个发现说明当年的夜郎国,跟咱们想象中的夜郎国不一样,夜郎国的确不是一般的大。根据考古发现,专家推测,夜郎国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今天的贵州全省,东到今湖南的新晃,南抵今广西的玉林、南丹,西辖今云南的曲靖、陆良,北到今川南。难怪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公元前28年至前25年,夜郎最后一个国王“兴”兴兵与周边诸侯发生战争,汉朝官员派使者去劝说。但夜郎王兴并不买账,还杀了使者,于是汉朝发兵灭了夜郎国,夜郎古国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夜郎国首都在哪里
正是因为夜郎国不是一般的大,所以许多地方都发现了夜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存,于是今天很多地方都被认为可能是夜郎古国的首都。
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夜郎国的首都应该位于贵州西部一带,尤其是黔西南最有可能。目前所发现的夜郎国时代的遗址,主要分布于贵州西部一带。其中最重要的是赫章县的可乐遗址,这里发现了战国到西汉的墓葬一共108座,出土了许多青铜器,如铜釜、卷云纹茎首铜剑、铜鼓等。可乐遗址墓葬最引人注目的是奇特的“套头葬”。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遗址是普安县的铜鼓山遗址,这里被确认为青铜冶炼基地,被誉为夜郎国的“兵工厂”。在安顺发现了宁谷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汉代文物,很可能是汉代夜郎都尉所在地;在兴义、平坝也发现了夜郎国时代的遗址,其中兴义出土的东汉铜车马,是贵州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现在为贵州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