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助目到时尚——眼镜旅行记
2021-12-17刘小方
刘小方
随着人们需求的多元化,眼镜家族的成员也越来越庞大。仰望星空离不开望远镜,观察细微物质需借助显微镜,游泳潜水则少不了泳镜和潜水镜,视力欠佳者依赖近视眼镜助目明视,视力正常者利用眼镜遮风挡沙、修饰容颜、彰显个性。在现代家庭中,眼镜成为不可或缺的小器物。眼镜结构简单,由两片小玻璃和一个镜架组成,架在鼻梁、勾着耳朵就可以使用了。
从名称上看,明代及以前的眼镜被中国人称为“叆叇”(音爱戴),这个阿拉伯语音译的名字,透露着眼镜自西而来的历史信息。明代中期,西方传教士从海路进入中国,他们以望远镜、眼镜为媒介传播教义,也促成了眼镜的东方之旅。随着西方眼镜和光学知识的到来,聪明的中国人开始在东南沿海生产眼镜。清雍正、乾隆年间,来自西方的眼镜和中国本土的水晶眼镜还东行日本,不仅为当地人提供助目神器,还刺激了“浮世绘”“眼镜绘”等绘画艺术的形成。
丝路上的眼镜影踪
在人类的身体器官中,眼睛十分重要,它是人们认知世界、学习知识、探索宇宙的关键。伴随着纸张和印刷术的普及,识字、读书的人数不断增加。在古代,由于没有电气化照明的辅助,人们在晚上或伴月、或秉烛夜读,家贫好学者则只能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用眼环境的恶劣、各类视力障碍的存在所导致的视力下降让人饱受困扰。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发出“眼暗”的无奈感慨:“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无数的古代读书人都渴望能有“蔽目目转明,能察毫末妙。暗窗细读书,犹如在年少”的助目神器。
1850年,英国考古学家奥斯丁·雷亚德在今伊朗境内一处距今3300年的人类遗址中,发掘出一枚有明显人工磨痕且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水晶石——尼姆鲁德透镜,这说明人类很早就发现了晶体具有放大和折射的功能。然而,从磨制出有放大功能的透镜,到制作出轻巧便捷的眼镜,人类经历了2000多年的时间。直到14世纪中期,单片眼镜才出现在意大利的威尼斯或比萨。1352年,红衣主教普罗旺斯在意大利特雷维索市纳教堂中所绘的“抄写室里戴眼镜的读书人”壁画里的眼镜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眼镜。后来随着磨镜技术的改良和镜框的优化,眼镜开始量产,并由威尼斯人传到了日耳曼,后经北欧传播到整个欧洲。
眼镜在欧洲诞生后,很快就向东旅行到了波斯。关于眼镜的波斯旅行,2018年伊朗乌尔米亚医科大学哈桑·萨贝里博士在《波斯的早期眼镜传播历史》一文中指出,眼镜这个词到15世纪才出现在波斯人的词典中。从记载看,诗人贾米是第一个提及眼镜的波斯人。在他的一首诗中,贾米用“外国玻璃”来代指“眼镜”。此后不久,来自威尼斯的商团向白羊王朝第九任统治者乌尊·哈桑赠送的礼单中也出现了眼镜。除了文字记录,这一时期的波斯绘画中也出现了眼镜。1565年,在一幅由米尔·塞德·阿里完成的画作中,就有一位戴眼镜的蓝衣老者正跪在地上看一页长长的文字卷轴;另一幅出现眼镜的画作是穆恩·穆萨瓦尔在1673年绘制的,画面中有一位戴着眼镜的红衣画家正在作画。通过文献研究,哈桑·萨贝里博士认为,眼镜从欧洲传入波斯的时间是15世纪上半期。到了萨非王朝时期(1501——1736年),眼镜和其他光学仪器在波斯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阿巴斯一世时(1571——1629年),法国传教士拉斐尔·杜曼斯还给伊斯法罕城带来了有两个目镜的望远镜。
在旅行波斯的同时,眼镜继续向东,大约在16世纪初旅行至印度。在索姆纳的梵语诗歌中,印度教的婆罗门诗人维亚萨拉亚曾在74岁时戴着眼镜读书。印度历史学家库马尔·阿加瓦尔在《眼镜在印度的起源》一文中考证认为,这副眼镜是葡萄牙人带到印度的:“1498年葡萄牙商人抵达印度,并于1510年在果阿建立殖民据点。这个时间前后,葡萄牙人将眼镜赠送给了当地维贾尼纳格尔帝国的统治者——国王克里希纳·德瓦·拉亚,其后不久,国王又将眼镜赐予了诗人维亚萨拉亚等人。”
关于眼镜经丝绸之路旅行至中國的时间,美国著名汉学家贝特霍尔德·劳费尔于1907年撰文指出,眼镜大约是在1460年左右由西域(中亚)传入中国的。他的根据是《通雅》及《正字通》等书中记载:“叆叇,眼镜也。载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精神不散,笔画倍明。出西域满利国,此出元人小说。1924年,日本考古学家那波利贞发表文章补充指出,关于叆叇的最早记载出自明代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张一栋的《居家必备》。
“叆叇”,很可能是阿拉伯语uwaināt(眼镜)的译音。因为,这个词在明代张宁的《方洲杂言》中作“僾逮”,在陈懋仁的《庶物异名疏》中作“叆叇”,在陈仁锡的《潜确居类书》中又作“矮纳”。从时间上看,《居家必备》所记载的“叆叇”应该是对《方洲杂言》《庶物异名疏》等书的补录和总结。这也说明,叆叇的确是从西方沿丝绸之路旅行到中国的。
海陆两路的眼镜旅行
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对光学和透镜有所了解,如春秋时期墨子就研究过小孔成像,春秋时期的《淮南子·泰族训》中也有“欲知远近而不能,教之以金目则射快”的记载。对此,东汉高诱注解说:“金目,深目,所以望远近射准也。”清代朱骏声在《通训》中认为:“‘金目,今时眼镜之类。”1980年,考古工作人员在江苏邗江东汉广陵王刘荆陵墓中发掘出土一枚金圈嵌水晶放大镜,在墓中尘封2000多年,该放大镜仍能将物体放大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