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防多粘类芽胞杆菌P1悬浮剂的研制

2021-12-17于稳欠李宏玉吴紫燕宋晓雨毛伟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黄原芽胞润湿

于稳欠,李宏玉,陈 晨,吴紫燕,宋晓雨,毛伟力*

(1. 上海万力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2. 大理州植保植检站,大理 671000)

多粘类芽胞杆菌P. polymyxa是广泛分布在植物体表和根际土壤的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1]。它不仅产生抗逆性芽胞,还能产生多种功能性次级代谢产物,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农田施用的生物肥料、盐碱地修复等农业绿色防控、“双增双减”和环境保护等领域[2-4]。美国环保署(EPA)已将多粘类芽胞杆菌作为一种可商用的微生物,我国农业农村部将其列为免做安全鉴定的一级菌种[4]。芽胞杆菌所形成的芽胞对外界的不良环境条件有较强的抗逆性,便于菌剂的生产和加工,有利于储存、运输,以及在不同环境中的存活、定殖和传播[5-7]。目前,我国以多粘类芽胞杆菌作为活性成分登记的生物农药制剂已有10多个,主要用于防治番茄、烟草、辣椒、茄子的青枯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西瓜枯萎病、炭疽病和小麦赤霉病等[8]。

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s,SC)是以水作为稀释剂或分散介质的一种环保型农药剂型,将难溶于水的固体原药经砂磨和各种助剂的作用,使之均匀地分散,形成一种能流动、高悬浮、细小且较稳定的液固相分散体系[9,10]。与可湿性粉剂(WP)相比,SC在生产制作和使用时无粉尘漂移,对人畜及环境安全,同时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展着性和流动性等优点;与乳油(EC)相比,SC可避免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不易燃、不易爆、低毒、低药害,安全性高[11]。SC是目前最受市场青睐的一种剂型,也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推荐的环保剂型之一[12]。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5亿CFU/g多粘类芽胞杆菌KN-03悬浮剂,其登记的作物和防治对象分别为:番茄青枯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西瓜枯萎病、小麦赤霉病;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登记的60亿芽胞/mL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悬浮剂,可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江苏常隆农化有限公司登记的80亿CFU/ml 枯草芽胞杆菌悬浮剂,可防治黄瓜白粉病[8]。

在研制开发微生物农药制剂过程中,由于受到微生物自身对外界物理、化学等因素要求的限制,从而在对各种功能助剂进行筛选时,以及在加工设备和制作工艺的选用上,都必须考虑这些限制因素。例如各种助剂对制剂的润湿性、分散性、悬浮率等理化性质上,不仅要达到国家制定的标准,同时在使用这些助剂时还必须尽可能地保持微生物的活性、活性成分的功能释放和较长的货架期。为了开发安全、环保、高效的多粘类芽胞杆菌P1悬浮剂(P1-SC),本研究在充分考虑了以上各限制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合理的筛选,为P1-SC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菌:多粘类芽胞杆菌P1 由上海万力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万力华)分离、鉴定和保存。该菌株现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CGMCC No.13554)。P1菌粉:含菌量≥10.18 lg cfu/g;P1发酵液:含菌量≥9.18 lg cfu/mL(均由上海万力华提供);润湿分散剂:5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江苏茂亨化工有限公司)、MOA-7(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K12(十二烷基硫酸钠)(苏州源泰润化工有限公司)、木钠、NNO(2-萘磺酸甲醛聚合物钠盐)、Morwet D-425萘磺酸盐缩聚物(均采自南京捷润科技有限公司)、tween-80、OP-10(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提供);防腐剂:山梨酸钾(河南旗诺食品配料有限公司)、万立净 C25、BIT20(均采自上海万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增稠剂:硅酸镁铝(杭州品赢新材料有限公司)、黄原胶(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防冻剂:丙三醇、乙二醇(均采自南京古田化工有限公司);紫外(UV)保护剂:黄原胶、VC(河南旗诺食品配料有限公司)、淀粉(赵县裕丰淀粉制品有限公司)、CMC(羧甲基纤维素钠)(上海润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消泡剂(江苏赛欧信越消泡剂有限公司)。

1.2 仪器

电子天平(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立式砂磨机(莱州市科达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剪切乳化机(齐威仪器);冰箱(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pH计(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NDJ-1旋转式粘度计(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3 助剂的筛选

1.3.1 润湿分散剂的筛选 对材料中提供的8种润湿分散剂进行初筛,采用流点测试法[13],试验重复5次。选用流点较小的润湿分散剂,通过粘度曲线法来确定润湿分散剂的最佳用量。以粘度值为纵坐标,润湿分散剂用量为横坐标,绘制粘度曲线。粘度最低值所对应的润湿分散剂用量为最佳用量,并结合悬浮率、活菌数进行指标测试。

生物相容性:分别取上述润湿分散剂1 mL或1 g,加入到49 mL的P1发酵液中,混合均匀,以不加润湿分散剂发酵液为对照,每个处理3个平行,36 ℃培养2 d,比较不同的润湿分散剂对P1菌含量的影响。

1.3.2 增稠剂的筛选 在已筛选出的润湿分散剂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10%、0.15%、0.2%黄原胶,0.5%、0.75%、1.0%硅酸镁铝,以及 0.15%+0.5%、0.15%+0.75%、0.15%+1.0%黄原胶与硅酸镁铝的复合,有效成分和其他助剂百分比相同。将P1-SC样品在(54±2)℃热贮14 d后,测试各样品的流动性、析水率以及分层状况、活菌数。

1.3.3 UV保护剂的筛选 将黄原胶、VC、淀粉、CMC按0.1%的比例加工成不同的P1-SC样品,搅拌均匀后稀释涂布在PDA平板上,每个处理重复3次,以不加UV保护剂为对照,并放置在距离紫外灯60 cm处,照射时间分别为0.5、1和2 h,置于36 ℃恒温培养,2 d后统计活菌数。

1.3.4 防腐剂的筛选 选择与P1生物相容性较好的山梨酸钾、万立净C25和BIT20,用量分别为0.1%、0.2%、0.3%,其他成分保持不变,加工成不同的P1-SC样品,取100 mL样品放置在250 mL的三角瓶中常温贮存7、14 d后,观察样品有无霉变和异味,根据霉层大小(霉层占三角瓶内样品液面的面积)和变质情况筛选最优防腐剂和用量。

1.3.5 防冻剂的筛选 将上述筛选出的润湿分散剂、防腐剂、增稠剂以及紫外保护剂与 P1混合,配制成P1-SC样品后,分别将1%、2%、3%的乙二醇、丙三醇加入制剂中,放置在(-4±2)℃ 贮存7 d,测定样品悬浮率、流动性、菌含量以及析水率。

1.4 正交试验

根据上述结果对关键因素500#、MOA-7、硅酸镁铝、丙三醇的用量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其他成分保持不变。试验共设上述4个因素,每个因素设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表1)。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Table 1 Orthogonal test of factor and level

1.5 悬浮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测

按照流程图1进行悬浮剂的制备,将称量好的0.15%黄原胶中加入3%的丙三醇,搅拌均匀,让黄原胶充分溶胀,至完全溶解,备用。将2.5% 500#、2.5% MOA-7、0.75%硅酸镁铝、0.15%黄原胶、3%丙三醇、0.2%万立净C25、0.3%消泡剂,软水补足至100%,经剪切乳化机高速搅拌均匀后经砂磨机砂磨2~3 h,再加入10% P1菌粉剪切搅拌均匀后经过滤(100目)获得P1-SC。

图1 P1-SC制备工艺流程图Fig. 1 Flowchart of th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P1-SC

对菌剂的质量指标测定方法如下:参照GB/T 1601—1993方法[14]测定pH;参照GB/T 14825—2006方法[15]测定悬浮率;参照GB/T 19136—2003方法[16]测定热贮稳定性;参照GB/T 19137—2003方法[17]测定冷贮稳定性;参照GB/T 31737—2015方法[18]测定倾倒后残余物和洗涤后残余物;参照GB/T 28137—2011方法[19]测定持久起泡性;参照GB/T 16150-1995方法[20]中的“湿筛法”进行湿筛试验;析水率的测定即取5 mL的待测液置于离心机中,以3000 r/min离心30 min后取出,观察析水的体积,其中析水体积<5%时为合格,析水体积<1%或无析水时为最佳,当析水体积>5%为不合格[21]。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Excel 2007进行图表绘制,数据统计与显著性差异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和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润湿分散剂的筛选

8种润湿分散剂进行流点和生物相容性测试结果表明,流点在1.0以下的润湿分散剂可用于菌剂P1-SC的制备。500#、MOA-7以及K12、木钠可作为本制剂的润湿分散剂,但木钠对P1的活性影响较大,而500#、MOA-7、K12对P1生长活性影响较小(表2)。因此,选择500#、MOA-7、K12 作为最佳用量筛选对象。

表2 润湿分散剂的筛选结果Table 2 Results of the screening test for wetting dispersants

添加了不同比例的500#(A)、MOA-7(B)、K12(C)粘度曲线图2可以看出,粘度均随着润湿分散剂用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大的趋势;而悬浮率则正好相反,表现出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当500#的用量为 2%~3%时,粘度最低为 225~281 mPa·s,悬浮率最高为 97.5%~98.6%;当 MOA-7的用量为2.5%~3.5%时,体系粘度最低为246~322 mPa·s,悬浮率最高为97.6%~98.4%;当 K12的用量为1%时,体系粘度最低为287 mPa·s,悬浮率最高为97.8%。由于K12在砂磨过程中出现大量泡沫,故选择500#、MOA-7进行后续试验。

图2 不同含量的润湿分散剂500#、MOA-7、K12对P1-SC黏度的影响Fig. 2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tents of wetting dispersants 500#, MOA-7 and K12 on the viscosity of P1-SC

2.2 增稠剂的筛选

增稠剂的筛选结果见表3,P1-SC在分层状况、流动性及析水率方面,黄原胶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优于硅酸镁铝,但二者复配效果优于二者单一使用。二者复配得到的产品出现分层现象概率较低,且流动性和析水率均最佳,最终选用黄原胶复配硅酸镁铝作为P1-SC的增稠剂。

表3 增稠剂的筛选结果Table 3 Result of the screening test for thickeners

2.3 紫外保护剂的筛选

UV保护剂的筛选结果见表4,UV辐射30s后,经黄原胶、CMC、淀粉以及VC处理的P1-SC、P1芽胞数均保持在9.18 lg cfu/mL以上,其中,经黄原胶处理的P1的芽胞数(9.26 lg cfu/mL)显著高于CK处理(9.15 lg cfu/mL);UV辐射1 h后,经CMC、淀粉以及VC处理的P1芽胞数急剧下降到9.10 lg cfu/mL及以下,显著低于经黄原胶处理的P1的芽胞数(9.21 lg cfu/mL);UV辐射2 h后,经黄原胶、CMC和淀粉处理的P1的芽胞数(≥9 lg cfu/mL),显著高于CK处理(8.83 lg cfu/mL)。筛选结果表明,黄原胶不仅能降低UV对P1活性的影响,还能在SC中作为增稠剂,故选择黄原胶作为P1-SC的UV保护剂。

表4 UV保护剂筛选结果Table 4 Result of the screening test for UV protectants

2.4 防腐剂的筛选

筛选结果表明,与山梨酸钾、BIT20相比较,加入0.2%~0.3%万立净C25防腐效果更好,P1-SC中无霉层、无异味;而加入0.20%山梨酸钾处理14 d后,P1-SC中有少许异味,霉层面积达1/6,加入BIT20对P1-SC没有起到防腐效果(表5)。

表5 防腐剂的筛选结果Table 5 Result of the screening test for preservatives

2.5 防冻剂的筛选

筛选结果表明,加入2.0%~3.0% 的乙二醇或丙三醇,P1-SC在-4 ℃没有出现冰水混合现象,而丙三醇在悬浮率、流动性等方面的效果好于乙二醇,且样品中无析水现象(表6)。

表6 防冻剂的筛选结果Table 6 Results of the screening test for antifreeze

2.6 消泡剂用量的选择

本试验中,只对有机硅消泡剂的用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消泡剂的最佳使用量为0.3%,对P1-SC的消泡效果较好,热贮测试后合格。

2.7 正交试验优化配方

通过正交设计方案,产品经(54±2)℃热贮14 d的悬浮率≥90%,活菌数≥9.18 lg cfu/mL。得到正交试验最优方案为A2B1C2D3,即最优添加助剂组合为2.5% 500#、2.5% MOA-7、0.5%硅酸镁铝、3%丙三醇(表7)。该组合经热、冷贮后未出现析水、分层以及凝固等现象。

表7 润湿分散剂正交试验方案及各项指标测定结果Table 7 Orthogonal test of wetting and dispersing agents

2.8 P1-SC制剂质量及货架期检测结果

P1-SC外观为棕色液体,贮存过程中性状良好,P1-SC的芽胞含量 9.29 lg cfu/mL;pH 6.2,杂菌率为1.03%,细度(≤75 µm)通过率98.5%,持久泡沫量(1 min 后)为3 mL,悬浮率为98.0%,倾倒后残余物质量分数0.64%,洗涤后残余物质量分数0.25%(表8)。冷热及常温条件下6个月后,活菌数在9.18 lg cfu/mL以上(图3)。

表8 P1-SC产品质量检测结果Table 8 Result of quality control test for P1-SC

图3 P1-SC在不同温度储存条件下6个月后的有效活菌数Fig. 3 The viable spores of P1-SC stored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for 6 months

3 讨论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悬浮剂,到21世纪初,已在制剂配方、加工工艺和产品种类、数量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9]。但与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等所开发和应用的 SC产品相比,我国生产的 SC,还存在着与物理稳定性相关的一些问题,如在贮存过程中易发生分层、沉淀,有效成分分布不均匀,以及易结块等现象,影响了SC类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22]。近10多年来,随着砂磨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完善,配合先进的检测仪器,以及高品质分散剂、润湿剂等新型高效添加剂的应用,SC已成为含有多种类农药活性成分[23],深受广大用户喜爱的剂型之一。将本研究开发的P1-SC用于对广东菜心根肿病防治的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已录用,未发表),P1-SC对菜心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与用药浓度呈正相关。当施用P1-SC 稀释到6.0 lg cfu/mL时,对菜心根肿病的防治效果为83.0%,与化学农药500 mg/L氟啶胺SC的防治效果(100.0%)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显著性高于(P≤0.05)一种商用枯草芽孢杆(7.3 lg cfu/mL)的防治效果(29.8%)。

SC剂型通常是由制剂中的活性成分与添加的各种助剂混合后,通过湿法研磨并搅拌,使之均匀分散悬浮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悬浮液体,平均粒径为:<5 μm[10]。谢兰芬等[24]在研究解淀粉芽胞杆菌B9601-Y2悬浮剂的工艺时均使用了砂磨机,而多粘类芽胞杆菌的芽胞大小为(2~5 μm)×(0.6~0.8μm)[25],本研究试验发现,在砂磨过程中会造成P1-SC部分芽胞的损伤,因此将制作工艺调整为只对所用的助剂进行砂磨后,再加入P1菌粉进行剪切搅拌,以获得无损伤P1芽胞的SC产品。UV辐射对活体微生物有一定的杀伤作用,是影响生防制剂田间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生防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UV保护剂来提高活体微生物在应用环境中的存活率,是一种常用手段[26]。本试验结果表明,黄原胶能较好地防护P1芽胞免于来自UV的影响,与张俊祥等[27]在解淀粉芽胞杆菌GB1水悬浮剂的研究结果一致,当紫外灯照射1 h后,加入了黄原胶的P1-SC,其活菌数仍保持在9.18 lg cfu/mL以上。SC是一种水分散体系,当 SC产品中所加入的助剂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容易被外界多种杂菌或生防菌自身所利用,导致制剂的平衡体系被破坏[24]。为防止此现象的出现,制剂中需加入合适的防腐剂。易敏等[28]研制的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悬浮剂的pH 6~8,并筛选出酸性的苯甲酸钠作为该制剂的防腐剂。本研究结果显示,在P1-SC制剂中添加0.10%~0.30%的BIT20没有起到防腐效果,而将酸性的万立净C25作为P1-SC的防腐剂,能明显抑制杂菌污染。

猜你喜欢

黄原芽胞润湿
单细胞分析研究二氧化氯对杀蚊细菌球形赖氨酸芽胞杆菌芽胞的影响
一种简单高效的芽胞纯化方法及其效果评价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表征的矿物孔隙润湿规律
高压热杀菌技术灭活细菌芽胞机理研究进展
乙醇润湿对2种全酸蚀粘接剂粘接性能的影响
预润湿对管道润湿性的影响
MISHMASH
Driver Zhou
THE GREAT CHILL
润湿反转剂的优选及在气体钻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