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概念教学中运用数学史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以“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为例

2021-12-17邹泗勇浙江省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310052

中学数学月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数系虚数负数

邹泗勇 (浙江省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 310052)

1 教学背景

近年来,数学史的运用成为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开发的一个热点.根据孔德(A.Comte,1798—1857)和斯宾塞(H.Spencer,1820—1903)的理论:“个体知识的发生遵循人类知识的发生过程.困扰世界的东西也会困扰儿童,学生的学习困难具有历史的相似性.”所以,课堂上结合数学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也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数学发展的时间轴,数学概念具有丰富的维度,数学概念的传授尽可能要联系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特别要重视这个概念的历史,从历史的发展过程去学习这个概念,才能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更利于达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

新高一采用的人教A版教材(2019年版)特别强调数学史的运用,笔者认为,这非常符合培育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复数》章节,教材和教参都在强调:“要适当地介绍历史史实,让学生感受理性精神.”章建跃教授也撰文称:“在复数的教学中,通过介绍复数的发展历史,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和精神,理解复数的概念和意义,应该成为重点.”结合这些精神,笔者进行了尝试.

2 教学设想

复数的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体会引入虚数i的必要性、合理性,以期建立理性思维.把这个概念“粗暴式”“填鸭式”地给学生,势必会阻碍学生对虚数i的理解.教参给本章内容分配了8课时,其中复数的概念2课时,本节课是第1课时,主要是引入虚数的概念.对于i的引入,一定要让学生感知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数系的扩充不能盲目进行,必须有一定之规.所以,本课时从历史上通过解方程发现虚数i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虚数i的产生自然又合理.结合从有理数扩充到实数时体现的“规则”,即:数系扩充后,在实数集中规定的加法运算、乘法运算,与原来有理数集中规定的加法运算、乘法运算协调一致,并且加法和乘法都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对加法满足分配律.类比从有理数系扩充到实数系的过程和方法,对实数系进行进一步扩充,将实数系扩充到复数系.通过这个过程,体现数系扩充过程中理性思维的作用,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

3 教学设计

3.1 再现历史,创设情境,诱发认知冲突

我们知道,很早的时候,人们就会求解方程了.早在公元前1600年前,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就记录了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问题.古希腊著名数学家丢番图(约公元200年—284年)就是一个解方程的高手,不管是一次方程还是二次方程,他都能熟练地求解.我国西汉的张仓整理编撰了《九章算术》,在其《少广章》中就能用算筹计算形如x2+460x=2 325这类方程.可见,我国对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技巧的掌握也是很早的.

我们来看看一千多年前的丢番图是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

丢番图的这个解法不是他首创的,而是来源于更古老的古巴比伦,所以后人给丢番图起了个“盛开的古巴比伦之花”的名号.

设计意图通过对历史上中外解方程的回顾,让学生了解世界数学文明,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数学成就,增加民族自豪感,渗入爱国主义教育.

师:对丢番图的解法,有两个问题:(1)丢番图为什么不用求根公式?(2)丢番图解出的根有两种情况是要舍去的,一是负根,二是误差的被开方数小于0.对此,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他觉得自己这个解法更好.

生2:他还不会用求根公式.

师:对的,求根公式的熟练使用要到公元9世纪的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

生3:负数可能不符合题目意思,所以他要舍去,而被开方数小于零是要舍去.

生4:当时可能没有负数吧,而负数开平方没意义,肯定要舍去.

设计意图设置诱发式提问,问题(1)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不断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问题(2)为之后的思维迁移作铺垫,人们对负数根的认识一开始也是无法理解的,所以就不予考虑(舍去),现在想想,舍去负根的做法实在太轻率了,从而诱发思考负数开平方舍去的做法是否有拓展的空间.

师:当时确实是还没有负数,求出负数会认为没有意义,所以要舍去,就像我们现在认为负数开平方没有意义,要舍去.西方要到16世纪才接受负数.我国对负数的认识远远早于西方,在西汉时期的《九章算术》中就提出了负数的运算法则:“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这在世界数学史上都是让人引以为傲的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无理数不同“种”的区别,为后面让学生书写复数的一般形式作铺垫.

师:从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被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发现后,人们就开始寻找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意大利数学家卡尔丹在他出版的《大术》中,公布了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师:你们说说,这是什么情况?

生5:他算错了.

生6:可能是卡尔丹的公式错了.

师:若公式没错呢?

生(茫然):……那就只有相等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x3=15x+4这个方程的求解,暴露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为引入虚数作准备.

3.2 层层递进,利用已有的知识点,类比推理出虚数概念

师:其实邦贝利发现的这个问题,当时很多数学家都发现了.负数开平方对那个时代的数学家来说,不仅荒谬,而且还神秘.卡尔丹说:“这些令人费解的结果既精致又不中用,即使抛开精神上的痛苦,对它进行计算,确实让人矫揉造作.”莱布尼茨也说:“我从未见过比这更奇异、更矛盾的事.对于负数的平方根这类数,我们只能断言,它们既不是什么都不是,也不比什么都不是多些什么,更不比什么都不是少些什么,它们纯属虚幻.”

我们来回顾一下数系的扩充过程:

NZQR?x-1=0有解有解有解有解有解x+1=0无解有解有解有解有解2x-1=0无解无解有解有解有解x2-2=0无解无解无解有解有解x2+1=0无解无解无解无解有解可实施运算加、乘、乘方加、减、乘、乘方加、减、乘、除、乘方加、减、乘、除、乘方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设计意图采用PPT投影,逐级展示方程从无解到有解的过程,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最近发展区”出发,重构数系的扩充过程,明白数系扩充的必要性、连续性和合理性,进而类比抽象概括出虚数概念的存在性.理解i不是凭空产生,避免任何神秘感.

师:我们知道,负数都是由-1乘上一个正数构成,那么负数的开平方问题就归结为-1开平方的问题.就是得有一个数,它的平方等于-1,到底是什么数呢?笛卡尔把这个数叫虚数,欧拉用“i”来表示,其实来源于imaginary(虚数的,虚构的),即i2=-1.

师:如果i2=-1,那么i3=?,i4=?

生:i3=i·i2=-i,i4=i2·i2=1.

学生总结:i的运算有个规律,即i4n=1,i4n+1=i,i4n+2=-1,i4n+3=-i.

师:大家写写看,看看能写出哪些不同类型的虚数.

(投影展示部分学生所写,如图1)

图1

师生总结:虚数是由两个维度构成,所以所有的虚数都可以表示成z=a+bi(a,b∈R)的形式,其中a叫实部,i前面的系数b叫虚部.b=0时就是实数,b≠0时就是虚数,实数与虚数统称为复数,记作C.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动手,师生总结,多维度、多角度加深学生对复数一般形式的认识.

3.3 归纳总结

图2

设计意图对新知识点作提纲挈领式的总结,培养学生多渠道、多形式归纳的能力,构建数集之间的联系,完善认知结构,升华对复数概念的理解,渗透数学素养的培养.

3.4 练习训练,完善加固概念

练习1:当实数取什么值时,复数z=m2+m-2+(m-1)i是①实数;②虚数;③纯虚数?

练习2:已知复数z1=3+(2m-1)i,z2=n+1+i(m,n∈R),当实数m,n取什么值时,z1=z2?

设计意图消化落实知识点,掌握新知识点的解题应用,完善认知结构.

师:最后我们看看邦贝利的问题.

设计意图呼应前面问题,解决课堂疑问,建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师:虚数闯进数的领域时,人们对它的实际用处一无所知,在实际生活中似乎没有用复数来表达的量,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它产生过种种怀疑和误解.19世纪,经过柯西、高斯、黎曼等的努力,复数以漂亮的复变量函数论赢得了历史地位.微分几何的开创者陈省身先生曾说过:“几何中复数的重要性对我而言充满神秘,它是如此优美而又浑然一体,令人陶醉.”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复数,领略复数迷人之美(图3).

图3

设计意图宏观概括复数的功能,升华复数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孕育学习期待,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增加兴趣与动力.

4 教学反思

数学概念课容易上得枯燥无趣,如何上好、上活概念课,是教师比较头痛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深入发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让概念课变得丰富有趣,数学史的应用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从数学发展的历史中,不仅能感受概念形成的背景,理解概念发展的连续性、必然性、合理性,还能感受到前人是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这个过程是宝贵的思维财富,我们要尽可能挖掘,让学生充分感受理性思维的魅力,从而提高自己理性思维的能力.通过这些历史材料背景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把数学知识看作动态发展的结果,有助于从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刻领会其内涵和本质,以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另外,数学史融入高中课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因此,在课堂中有效地利用数学史和数学文化,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本节概念课的教学中,先从丢番图解方程的角度出发,开场就吸引学生注意,学生好奇古人是怎么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然后设计两个简单的问题,在解答问题时顺带讲解我国古代数学成就,以此增加民族自豪感,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接着再抛出主要问题——负数开平方,引发认知冲突.用前面的铺垫启发学生正视问题.为解决问题,必须扩充数系,怎么扩充呢?这是这节课的难点和重点.为此,笔者结合虚数产生历史,安排了一次方程、二次方程求解的例子,用已知的数系扩充经验来类比推理出扩充后的复数集,让学生感知数系扩充的必要性、连续性和合理性,为虚数i的引入扫清障碍.然后师生总结,练习巩固,再回到开头,解决开始预设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决产生成就感,从而体会获取知识的乐趣,增加学习兴趣.最后是一个总结性拔高,是本节课的结束,也是下节课的开始,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好奇,为复数的后期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数学史的准备还不够充分,学生对三次方程的求解过程了解还有欠缺,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还不够,应该在问题的设计中多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数系虚数负数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考点面面观
复数章节小测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
《数系扩充与复数引入》考向剖析
关注数系 探寻方法
学好乘方四注意
历经艰辛的“负数”
非负数|a|、a2帮你轻松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