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臭氧水与农药协同防治日光温室秋延迟番茄病虫害试验初探

2021-12-17王绍军尹园园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2期
关键词:霉病化学农药灰霉病

王绍军 尹园园 刘 刚

(聊城市农业科学院 山东聊城 252000)

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1-2],化学分子式是O3,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3],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来消毒杀菌[4]。相比臭氧气体,臭氧水具有更快、更强的杀菌效果,且可快速分解、无残留[5]。日光温室秋延迟番茄由于温度高、湿度大等特点,灰霉病、叶霉病、疫病及粉虱等病虫害发生严重,农户在防治过程中,使用大量化学农药,产品中易存在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应用臭氧水防治日光温室秋延迟番茄病虫害,可有效解决番茄生产中病虫害防治农药施用过量的问题[6-7],保障番茄无公害、绿色生产。因此,臭氧水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应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试验通过应用臭氧发生器[8]制出5 m L/L浓度的臭氧水,与农药协同防治番茄病虫害的试验研究,找出应用臭氧水与农药协同防治番茄病虫害的有效方法,为设施番茄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圣尼斯7845番茄;试验仪器:臭氧发生器(北京久忆乡公司生产);试验地概况:定植日期为2019年7月25日。试验地点设在莘县河店镇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为两栋完全隔离的土墙+钢架结构的标准大棚,大棚宽16 m、长95 m。试验中每组之间的间隔超过4 m,互不影响。大棚内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良好。试验区和对照区面积相同。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共设4个处理,每处理4重复,共16个小区,小区面积为40 m2。处理1:番茄定植后病害防治主要以臭氧发生器(臭氧水)进行防治,间隔3 d。处理2:番茄定植后病害防治主要以臭氧发生器(臭氧水)进行防治,间隔5 d。处理3:番茄定植后病害防治主要以臭氧发生器(臭氧水)进行防治,间隔7 d。具体做法是缓苗结束15 d后视天气状况进行第1次喷施5 m L/L臭氧水50 kg/亩,然后按设计的3 d、5 d、7 d喷施1次臭氧水,喷施3次臭氧水后,针对番茄常发生的病虫害进行1次化学药剂防控。处理4:不使用臭氧水,采用常规的化学药剂防治番茄病虫害,其余措施各处理均相同。对照(CK)只喷清水,其余措施各处理均相同。番茄病虫害具体用药及剂量见表1。

表1 番茄病虫害防治药剂、剂量及施用方法

1.2.2 调查方法病害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为番茄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针对番茄叶霉病、早疫病调查病叶,每重复随机抽取10株,每株分上、中、下3部分共取10个有代表性的复叶,记载不同处理的病叶数、叶片病级;针对番茄灰霉病调查记载发病果数。

番茄叶霉病、早疫病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1%~20%;7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1%~50%;9级: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1%以上。按照0、1、3、5、7级进行病情分级,计算病叶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式中,CK1——常规对照区施药后病情指数(常规对照区施药后病果率);PT1——示范处理区施药后病情指数(示范处理区施药后病果率)。

虫害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为温室粉虱。采用“Z”字形5点取样,每点调查2株,调查整株番茄的粉虱成虫数;每株挑选上、中、下各3片叶,调查粉虱若虫数;处理前调查虫口基数。

产量调查:各处理每次收获时,分别统计番茄质量,直到收获结束,最后计算累计产量。

统计番茄生育期内化学农药使用量及施药次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臭氧水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

臭氧水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效显著(表2)。间隔3 d与间隔5 d使用1次臭氧水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平均防效分别为82.59%、80.82%,但显著低于化学农药处理的防效(89.80%);间隔7 d使用1次臭氧水的平均防效最差,为74.83%。

表2 臭氧水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

2.2 臭氧水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

臭氧水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效显著(表3)。间隔3 d喷1次臭氧水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效与化学农药处理的防效无显著性差异,平均防效分别为81.44%、83.37%;间隔5 d喷1次臭氧水的防效与间隔3 d的防效无显著性差异(77.50%);间隔7 d喷1次臭氧水的防效最差,为72.5%。

表3 臭氧水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

2.3 臭氧水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臭氧水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显著(表4),不同间隔天数使用臭氧水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与常规化防相比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常规化防、间隔3 d、5 d、7 d施1次臭氧水的防效分别为86.27%、82.35%、79.41%、74.51%。

表4 臭氧水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

2.4 臭氧水对番茄粉虱的防治效果

臭氧水对粉虱的防效显著(表5、表6)。间隔3 d施用1次臭氧对粉虱成虫的防治效果与常规化防的无显著性差异,防效分别为79.67%、83.85%(表5);间隔3 d施用1次臭氧水对粉虱若虫的防效与常规化防的也无显著性差异,防效分别为79.60%、85.95%(表6);间隔5 d、7 d施用1次臭氧水对粉虱成虫和若虫的防效均显著低于化防和间隔3 d施用1次臭氧水的防效。

表5 臭氧水对番茄粉虱成虫的防治效果

表6 臭氧水对番茄粉虱若虫的防治效果

2.5 臭氧水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施用臭氧水对番茄增产明显(表7),间隔5 d使用1次臭氧水番茄增产最明显,与对照比增产24.64%。

表7 臭氧水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2.6 农药使用量及次数

施用臭氧水可以明显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表8),化学农药量减施1.239 9~1.351 0 kg/亩,与常规用药相比使用量减少29.87%~34.68%,施药次数减少11~15次。

表8 农药使用量及次数统计

3 结论

臭氧水不稳定,易分解,单独使用臭氧水在生产中可能达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9],韩冰等[10]研究发现,臭氧水对温室青椒和茄子病虫害防治效果显著;齐素敏等[7]研究发现,臭氧与药剂联合使用对韭菜迟眼蕈蚊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试验在日光温室秋延迟栽培条件下,使用臭氧发生器喷施浓度为5 mL/L的臭氧水与化学药剂协同防治番茄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及粉虱,防治效果显著。本研究发现,间隔3 d喷施1次臭氧水和间隔5 d喷施1次臭氧水对番茄病虫害防效与常规化防效果相当。综合成本、防效等因素,推荐在番茄上间隔5 d施用1次臭氧水,并协同化学药剂一起使用。

通过使用臭氧发生器间隔5 d喷施1次浓度为5 mL/L的臭氧水可以明显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可减施32.18%。同时对番茄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幅为24.64%。因此,该防治方法是设施番茄生产中有效的化学农药减施技术,在生产上可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霉病化学农药灰霉病
为什么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用药越多死亡量越大?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化学农药安全绿色发展探究
春季大棚番茄叶霉病防控技巧
春季大棚番茄叶霉病防控技巧
日本计划到2050年将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半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番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化学农药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如何防治草莓灰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