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市花生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调查与思考

2021-12-17赵立波庄顺龙徐兆鹏吴兰荣陈炳强王海龙王韶红王学武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油酸青岛市花生

赵立波 庄顺龙 徐兆鹏 吴兰荣 陈炳强 王海龙 王韶红 王学武

(1.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青岛 266071;2.青岛岩霖蜜桃专业合作社 山东平度 266700)

花生是青岛市的主要油料作物,是青岛的出口优势农产品,是继小麦、玉米之后的第三大农作物。青岛市作为山东省花生重要的生产、销售地区和出口基地,在全省农产品贸易额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作者对最近10年青岛市花生生产进行了调研,摸清花生生产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促进花生生产及产业发展的对策,以促进花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 花生生产的基本情况

1.1 种植面积

近10年来,花生生产成本增加,国内花生市场竞争力下降,尤其是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花生收获机械通用性能不高、病虫害发生趋重等问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也影响了青岛市整体花生生产水平,使花生播种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9年播种面积比2010年减少了约33万亩(表1)。

表1 2010-2019年花生基本情况统计

1.2 产量水平

青岛花生种植历史悠久,1949年平均单产是78.0 kg/亩,1990年达到244.0 kg/亩,2010年达到302.0 kg/亩,2019年304.3 kg/亩,近10年青岛市的花生亩产水平一直徘徊在300 kg左右,不同年份由于气候尤其降水的差异,产量有所增减。总产量由于播种面积的减少呈逐年下降趋势,2019年较2010年总产减少近10万t。

1.3 品种布局

青岛市由于拥有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及青岛农业大学的优势,新品种研发速度快。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广的海花1号,90年代推广的鲁花9号、鲁花10号、鲁花11号年种植面积较大。进入2000年后,丰花1号替代海花1号等品种,种植面积不断增加;2005年之后,丰花3号、丰花5号、花育19、花育22等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3年花育22年种植面积达到45.3万亩,占到全市花生面积的1/3。从表2可以看出,近10年来花育22号在青岛一直是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但花育25号种植面积有逐渐超过花育22号的趋势。

表2 青岛市近10年花生良种面积前5位的品种及面积统计(单位:万亩)

1.4 主要技术

青岛市重点推广绿色防控、滴灌水肥一体化、可降解地膜、全程机械化等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绿色防控、平衡施肥推广面积在75%以上,滴灌水肥一体化新技术推广面积在16%以上;地膜覆盖栽培从1979年开始在花生上试验,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步普及,比不覆膜花生增产100 kg/亩左右,增产30%以上,但是地膜覆盖污染环境,2021年青岛开展0.008 mm、0.01 mm地膜试验,探索与地膜性能、厚度、土壤环境相适应的配套技术,全市推广可降解地膜30.76万亩;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以花生机械化播种、收获为重点,辅之机械化耕整地、机械化撒施肥、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械化干燥等作业程序的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目前,花生播种机基本实现起垄、播种、施肥、铺滴灌、覆膜、覆土一体化功能,2021年机械化播种面积达到102.65万亩,占播种总面积的93.4%。但花生机械收获、摘果、脱皮技术还不完善,机具性能还需进一步提高。重点发展地面高效植保机械和中耕培土机械,收获机械作业应根据经济、土壤墒情等条件合理选用收获方式,如分段收获、两段收获、半喂入式联合收获。

2 发展花生产业的区位和育种优势

2.1 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明显

青岛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光、热、水充足,年平均积温在4 500℃以上,年平均气温12℃,年均降雨量662 mm,无霜期平均每年251 d,土壤多为沙壤土,光、热、水充足,适宜花生生长,所产花生以果大粒饱、品质优良深受中外消费者的喜爱。同时,青岛市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全国出口花生的90%从青岛市离港,区位优势明显,据统计年出口量在20万t左右,产值在百亿元以上。

2.2 科研育种优势

近年来,位于青岛市的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和青岛农业大学采用基因工程、单倍体等先进育种技术,培育出了20多个花生新品种,这些品种在花生含油量、增产潜力、油酸/亚油酸比值、蛋白质含量等方面国际领先,现保存收集4 000余份花生种质资源,超过全国花生种质保存量的50%。2014年青岛平度市花育22品种亩产达到752.6 kg,也刷新了我国花生单产的新纪录。2019年6月,平度市入选农业农村部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已建成花生良种繁育基地10万亩,年生产优质花生良种3 500万kg,带动花生集散、油料加工、花生良种生产企业年销售额超26亿元。

3 花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全产业链各环节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

青岛市花生全产业链各个环节没有形成利益相连、分险共担的联合体。一是花生产业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花生产业的各个环节对花生品质的要求标准不尽相同,导致产业结构失衡。二是花生产业各环节联系不紧密。比如,青岛市新培育的高油酸花生品种,农户担心无加工企业收购而不愿大面积种植,导致种业公司无法推广,加工企业担心市场销售问题,不敢尝试新品种,导致农户不敢种、加工企业不敢收、销售企业不敢买的问题。三是价格不稳定。国际化竞争压力给国内高油酸花生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国产高油酸花生采购的实际到库成本高于进口。如高油酸花生受到阿根廷同类花生低价竞争冲击,出现滞销。四是设施薄弱,劳动力成本高,影响种植积极性。收获成本高,部分地块仍延续人工收获方式,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年攀升,也降低了农户种植积极性。如2020年降雨量大,因存在排水设施老旧等问题造成涝灾,花生收获时很多地块机械进不了地,全靠人拔肩扛,1亩地大约用3个工人,部分村人工费高达280元/d,收获1亩花生约需要人工费600元,去除其他成本,还不如种“小麦—玉米”收入高,更不如种植土豆等蔬菜作物的收益。

3.2 品种更新缓慢,技术上没有大的突破

近几年花生科研机构虽然陆续研究出许多优良的花生品种,但产量上没有大的突破。花生品种更新慢,许多审定、登记的新品种没有实际推行到生产中去,农民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仍有较大的盲从性。花生品种利用参差不齐,多、乱、杂现象依然严重,一些20世纪60~70年代育成的品种,传统类型以鲁花10号为主,其他类型以海花1号、鲁花11号、14号为主,在有些产区仍然是主栽品种。多品种分散交叉种植、品种不良、产出质量不过关等问题极不利于青岛市花生总体质量的提升,更不利于新品种的推广,研究成果被闲置,造成资源极度浪费。

3.3 花生生产机具通用性差,导致种植面积增加难度大

一是机械作业受天气、土质影响较大,有的机具在沙壤土地里作业效果较好,在黏壤土地中作业效果不理想,有的机具可靠性、适应性较差,影响了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同时机械作业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如2021年雨水量增多导致花生地块积涝严重,因土壤含水量过多无法机械化收获。二是农机农艺不配套,目前青岛市花生播种机多为圆孔点状覆土压膜,需人工破膜引苗,且幼苗需缓苗或出现因开孔不及时灼伤、烧苗的问题;种用花生用机械收获可能会使花生瓣分离,影响种用效果。

3.4 栽培管理难度加大,花生产量增速变缓

近年来,受异常气候等因素影响,如2019年干旱、2020年涝灾均引起减产;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危害加重,防治难度大,平均亩产徘徊在300 kg,增速变缓慢。

4 促进青岛市花生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 建议出台政策,建设花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鼓励发展花生全产业链联合体

一是建议国家批准在莱西、平度等几个主要的花生产区建设花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有利于建立更完善的花生产业体系,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规模化生产利益联结机制。二是建议加强花生全产业链各环节的顶层设计。建议组织专家联合攻关,尽快出台全国花生全产业链整体规划,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做好规划引领,引导花生产业向高附加值目标发展。

4.2 建议加大花生良种研发推广补贴力度

一是建议出台政策,实施新模式良种补贴。建议采取渐进式、产品回购、规模化的良种补贴,即先筛选有一定种植规模的种植大户进行补贴,保障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及生产的高纯度,再由加工厂商跟进回购,确保产品流通途径通畅,适当优质优价,最后根据产品回购与消化能力,由少入手,逐步扩大规模,渐进式实施,推广至规模化种植。二是增加对花生生产投入品(种子、农药、化肥等)和配套栽培技术的支持。出台相关政策,组织专家研究出台高油酸花生生产中种子、栽培技术相结合的标准,确保高油酸花生生产的高纯度,投入品及栽培技术的绿色高质高效,产品质量的健康、稳定、可靠等。三是建议恢复原料花生、脱皮花生出口退税,提升花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自2020年10月1日起,国家对脱皮花生取消退税,出口企业花生原料均价已高出世界花生主产国美国、阿根廷300~500美元/t,导致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出口积极性降低,因此建议恢复原料花生、脱皮花生出口退税。

4.3 在生产上推行良种良法配套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调优种植结构

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产业化发展高油酸花生、鲜食花生、适合加工的品种是发展的方向,提高种植收益;二是创新种植模式,示范推广大蒜—花生、豌豆—花生双季高效栽培模式,探索夏直播花生不覆膜栽培技术,减轻地膜污染,提高种植效益;三是推进花生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推广应用,集成推广优质高油酸花生品种、花生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模式、全程机械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生物可降解地膜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等融合,既节约生产成本,又提高花生质量;四是加强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制定发布《大蒜—花生一年两作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和《高油酸花生种子繁育技术规程》。

4.4 在加工上提高深加工比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延伸产业链条,除了油用与种用花生外,加大深加工力度,强化花生加工、流通环节,提高花生需求量。加工企业通过技术提升、降低成本等方式,将花生产业粗产品的单一销售模式转变为以原材料和花生制品同时出售的多元化销售模式,充分利用资源,注重开发适合国际市场的高附加值产品,增加整体经济效益。此外,花生茎叶、果皮及加工副产品等是优质饲料和优质有机肥料的来源。因此,发展花生生产具有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油酸青岛市花生
高油酸油菜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花生中的翘楚――高油酸花生
高油酸花生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高油酸食用油引领百姓餐桌健康升级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