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种密度对新研7号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2021-12-17刘志清张东志张存岭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12期
关键词:濉溪县基本苗历年

谢 荣 刘志清 张东志 张存岭

(1.濉溪县小麦新技术研究所 安徽濉溪 235100;2.濉溪县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 安徽濉溪 235100)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提高单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适宜的播种密度可以缓解小麦植株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充分利用有效的地力和光能资源,有效协调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平衡发展,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1]。因此,在耕作制度改变及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针对特定品种在特定种植区域,试验研究其配套栽培技术,以充分挖掘增产潜力,实现增产增收。2020-2021年度的小麦生产周期,笔者进行了新研7号播种密度试验,旨在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新研7号是濉溪县小麦新技术研究所通过“烟农21×新研3号”有性杂交,经系谱法定向选择而育成的丰产、抗逆大穗型新品种。在徽创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灌浆速率快,千粒重高而稳定,具有较好的增产潜力。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10个密度处理,以150万/hm2为起点,每隔45万/hm2设置一个处理,最高密度为555万/hm2。田间排列采用三列制,重复间有走道,周围设有保护行,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12 m2(2 m×6 m),行距20 cm,10行区,东西行向。小区间隔20 cm。

试验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濉溪县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进行。试验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土壤质地为黏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夏玉米,产量7 500 kg/hm2。前茬收获后,秸秆粉碎还田,基施NPK比例为26∶9∶7的复合肥900 kg/hm2,旋耕耙实。10月13日人工开沟条播,10月17日微喷40 min。2月18日用二甲四氯双氟唑草酮喷雾化学除草,同时用高效氯氰菊酯喷雾防治蚜虫;4月16日用戊唑醇·咪酰胺+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无人机喷雾,4月23日用丙硫菌唑+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无人机喷雾,喷施2次防治赤霉病。3月10日追施尿素150 kg/hm2。其他田间管理按高产田要求进行。

试验期间观察记载生育期,每小区选取两个有代表性的1 m行长定点,于3叶期、越冬始期(12月20日)、返青期(2月20日)、拔节期、扬花期调查茎蘖数;成熟期调查有效穗数,取40穗测定穗粒数。整个小区收获测实产,从收获籽粒中取样测定千粒重。

1.3 小麦生长期气候条件

濉溪县2020年10月中旬至2021年5月平均气温10.1℃,比历年平均高0.4℃;降水量260.2 mm,比历年平均多15.6 mm;日照时数1 216.9 h,比历年平均少139.1 h。

冬前(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平均气温9.7℃,比历年平均高0.1℃;降水量55.7 mm,比历年平均少11.7 mm;日照时数286.1 h,比历年平均少89.2 h。10月和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气温偏低,冬前降水、日照偏少,对播种出苗和分蘖发生不利。越冬期(12月下旬至2月中旬)平均气温2.8℃,比历年平均高0.7℃;降水量13.6 mm,比历年平均少17.9 mm;日照时数380.2 h,比历年平均多71.2 h。总体上1月气温较低,低温持续时间长,且降水量相对偏少,冻旱交加,越冬期冻害较重。返青至成熟期(2月下旬至5月下旬)平均气温14.8℃,比历年平均高0.4℃;降水量190.9 mm,比历年平均多45.1 mm;日照时数550.6 h,比历年平均少121.2 h。4月平均气温低于历年平均,但晚霜冻导致的穗部冻害较轻;小麦抽穗后虽雨水较多,但赤霉病点片轻发。总体上返青后气候条件优越,对小麦产量形成有利。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密度对新研7号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新研7号产量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基本苗420万/hm2的处理产量最高,为8 680.5 kg/hm2,与375万/hm2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465万/hm2处理。回归分析表明,产量(Y)随播种密度(M)的增加呈抛物线变化趋势,Y=5063.7+14.899M-0.017M2,F=21.221**,r(y,M)=0.856 9**,r(y,M2)=-0.803 9**,基本苗438万/hm2处理产量最高。

表1 新研7号小麦不同处理产量及构成因素

2.2 播种密度对新研7号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不同处理的有效穗数在405.8万~460.8万穗/hm2之间;穗粒数为33.7~42.9粒,极差9.2粒;千粒重为50.8~52.9 g,极差2.1 g,差别低于5%。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新研7号有效穗数逐渐增大,但增加到375万/hm2后,有效穗数在451.7万~460.8万穗/hm2之间缓慢增长,增加到465万穗/hm2后有效穗数甚至低于基本苗。这说明种植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有效穗数并不能持续递增[2]。这是因为密度超过一定范围后,群体中个体之间相互影响,争夺养分、阳光和空间等资源,部分带蘖少的单株处于劣势,最终没有形成有效穗[3]。

图1 新研7号有效穗数随密度变化曲线

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穗数(P)随播种密度的变化可用e的指数曲线来描述,P=382.9e0.0004M,F=62.774**。穗粒数(G)与播种密度极显著直线负相关,G=43.87-0.018M,r=-0.938 2**;播种密度每增加100万/hm2穗粒数减少1.8粒。千粒重也与播种密度直线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说明新研7号千粒重随种植密度变化不敏感。

2.3 播种密度对新研7号茎蘖动态的影响

合理密植的小麦冬前分蘖迅速增长,越冬期缓慢增长,返青期开始两极分化,拔节后迅速缩小,到开花期群体茎蘖数稳定下来。新研7号出苗至扬花茎蘖数(S)随时间(苗后旬数t)的动态变化可用e的指数曲线[S=ef(t)]来描述(表2)[4]。从表2、图2可以看出,新研7号茎蘖高峰出现在越冬至返青期,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峰值出现时间提前;峰值多在2 200万~2 500万/hm2之间,差别不大。

表2 新研7号不同处理茎蘖动态

图2 新研7号出苗—扬花茎蘖动态变化曲线

3 结论与讨论

小麦产量主要受生态环境与栽培措施的影响,适宜的播种密度是影响小麦高产的重要因素,不同品种需要相适应的播种密度,以促进其产量潜力的发挥。本试验结果表明,新研7号在濉溪10月中旬播种,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产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有效穗数呈e的指数曲线变化,穗粒数趋于减少,千粒重差别不大;茎蘖高峰提前,峰值相差不大。宜采取主茎成穗为主的栽培模式,适宜基本苗为375万~450万/hm2。生产中由于气候、土壤墒情、整地质量、地力水平等原因,可适当增加播量[5]。

猜你喜欢

濉溪县基本苗历年
菏泽市2020年气候特征分析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历年合订本寻找主人
Keep the Air Clean
Play
A Traffic Accident
A Lovely Cat
小麦新品种浚麦k8最佳播量研究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小麦播种密度对籽粒主要品质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