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党报编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1-12-17徐冉

记者观察 2021年26期
关键词:党报受众时代

文 徐冉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由此带来的高新技术发展和互联网的更新迭代,进一步催生了新媒体的发展,而主流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所带来的融媒体时代,也迎来了发展的热潮。需要知道的是,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不光对传统的主流媒体带来冲击,也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变革。本文以融媒体时代下党报编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重点,探索党报编辑如何在融媒体时代下化挑战为机遇,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

新媒体当道,各种各样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形式涌入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醉心于新媒体带来的纷繁绮丽的传播内容中,却难以注意到童话的反面:以新型主流媒体为代表的娱乐化传播形式正在蚕食我们的主流媒体带来的价值传播。在以党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中,面对新的背景冲击,逐渐出现了话语权旁落、新闻传播过度娱乐化等新问题,冲击了主流媒体的发展。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种新的媒介形态的出现,对党报编辑和其他主流媒体的发展又带了许多新的出路与思考。

融媒体时代党报编辑面临的挑战

技术变革带来的冲击

新闻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新闻媒体工作人员作为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性质。在传统的党报编辑中,新闻工作者更多的着重于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撰写和编辑,在涉及技术等高科技方面考虑较少。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深入发展,传统的党报编辑工作者越来越难以用旧有的模式适应新型的传播格局。党的理论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也难以有效地得到推广宣传。在融媒体时代下,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融媒体呈现出依靠大数据等形式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也对党报等传统主流媒体的制度和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市场份额消减,难以吸引新流量

融媒体的发展衍生了新型主流媒体的崛起,在碎片化的传播形势下,受众可以根据不同阶段的需求了解掌握相关信息,以党报为代表的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被迫下移到其他新型主流媒体受众,在媒体市场上的份额也逐渐被瓜分。而对于党报本身来说,其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传播内容也难以吸引年轻的新流量,受众流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受到较大影响。

融媒体时代党报编辑面临的新机遇

融媒体为党报编辑机制改革带来新思考

技术的革新给党报的编辑制度带来了较大的冲击,新技术的冲击虽然对党报的编辑工作带来了挑战,但也不乏其中所蕴含的机遇。党报编辑要抓住技术变革的关键点顺势而上,在融媒体的背景下借助新技术不断丰富变革自身的传播机制,打破局限性,用制度变革支撑更宏大的传播效果。

融媒体时代为党报编辑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需要看到的是,在融媒体分割党报等传统主流媒体市场流量的同时,也为党报编辑提供了一条融合创新以吸引更多流量的新思路。在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各媒体融合发展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用全新的形式来吸引受众,并提高流量注意力。

融媒体时代下党报编辑的解困之思

保持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

诚然,融媒体时代下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生产者,在报道事实的过程中也会夹杂许多虚假的谣言传播,这种谣言传播通过新媒体特殊的传播时效很快捷能迅速传递,严重的甚至可能主导舆论,危害社会和谐。做为主流媒体的党报编辑,在乘势进行媒体融合实践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弘扬社会正能量。不应刻意追求受众关注而对新闻信息不经核实直接发布,这样既有损党报在人民心中的分量,又会大大降低党报的公信力。在时局流变中,要想“砥砺前行”,就要先“不忘初心”,只有保证新闻的质量,才能破解挑战与困难。

坚持基本原则

党报编辑是共产党的媒体人,是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弘扬社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向好的纽带。在融媒体时代下,党报编辑不仅要与时俱进积极思考制度变革,还应守住党报编辑的原则和底线,报道的内容不得有损国家形象和破坏社会和谐,同时还应兼具党报编辑的自觉性和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共产主义制度的维护者和共产党的拥护者。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党报编辑的工作指导,推动党报媒体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多地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择优选题,吸引受众流量

党报编辑的主要任务除了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还兼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使命。因此在党报编辑工作中,媒体工作者要善于选择报道题材,争取用正面的案例报道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弘扬正能量。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报道一些抗疫斗争中的正面事例和英雄故事,不仅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还能激发人们心中对英雄的崇拜与爱戴之情,进而对国家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产生更大的信心,全力支持国家。选择优秀的题材进行报道,既是吸引受众关注的新方法,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社会正能量,形成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氛围。

调整语态,实现与受众的积极互动

新型主流媒体之所以广受欢迎和喜爱,除了其碎片化的传播形式外,还源自于其本身带有的能够贴近传播者与受众距离的独特魅力。在融媒体时代下,直播带货、短视频等形式使得受众从后台隐匿转向前台表演,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实现真正的“零”距离传播。这也给党报编辑等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带来了思考。党报等主流媒体的编辑工作也应力求变革,实现与受众的深切交流,倾听公众的声音,反映公众最想知道的民生百态,让党报成为受众在快节奏的传播时代下不可缺少的新闻获知渠道,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就需要党报编辑在进行媒体工作时及时注意调整语态,改变传统工作中“居庙堂之高”的情形,逐渐转变为“处江湖之远”的状态,才能更加贴合受众的日常生活,表达民生,真正替人民发声,成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直播带货”成为主要的经济消费形式,一些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地方官员纷纷“下场”直播带货,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朱广权和李佳琦组成的直播带货组合“小朱配琦”组合更是创造了销售量新高。党报编辑也应从中借鉴经验,多与民众进行互动,改变话语形态进而加深交流,才能在融媒体时代下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使主流媒体同样为受众接受、喜爱。

善用新技术,提高宣传效率

在党报编辑的工作中,除了要考虑与受众之间的贴合度,还要进一步提高宣传效率,使得党报编辑的新闻信息可以直接速效地对受众产生影响。融媒体时代要想达到党报宣传的理想效果,就要学会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通过智能推送将党报所要传达的信息精准对接到个人,让受众在享受碎片化的传播过程中也在潜移默化地接受党报编辑想要传递给受众的信息。这样既能保证传递的新闻信息带有官方的权威色彩,避免泛娱乐化的新闻消费,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党报的传播效率,提升整体传播格局。

例如,在两会期间,许多主流媒体的新闻记者通过“Vlog+新闻”的报道模式来报道两会的内容,通过Vlog这种贴近受众日常生活的轻松形式报道新闻,既促进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互动,为党报的革新提供了新思路,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受众更加乐于接受官方的新闻信息,实现高效率的传播。

在融媒体时代,泛娱乐化的传播方式早已改变了受众的新闻信息接收与传播的过程模式,在主流媒体式微的情形下,党报的编辑工作人员转变新的新闻生产方式和传播形式迫在眉睫。党报编辑只有在保持新闻时效性和真实性以及坚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择优选择题材,积极调整语态,并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实现理想的新闻传播效率,才能在时局流变中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紧跟时代脚步,真正做好党和人民的“良心媒体”,进一步弘扬和宣传社会主义正能量,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党报受众时代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融时代”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