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置”课后习题,追寻文本密码
2021-12-16金红巧
金红巧
摘要:統编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编排体现了教材编纂者的意图,明确了文本的重点和难点,是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桥梁,也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基石。本文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遵循教学的客观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真对比新旧教材,让课后习题与文本特色紧密结合,教学目标精准明确,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课后习题 小学语文 有效使用
为了全方位了解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和结果,促进“教”与“学”的可持续性发展,笔者对比了新教材与旧教材,发现统编教材课后习题数量有所增加,且更加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前置习题,备好课
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应先充分对比新旧教材,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整合教材,在明确教学目标后设计教案,实现有效备课。
1.突出重点,巧预习
如何将预习和备课紧密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教师应预习备课,正确认识有效预习的作用,重视课后习题对预习的影响。
如在预习《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后,学生会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形成一个大概的印象,即作者写了四位小画家,分别是小鸭、小鸡、小马和小狗,他们在雪地上画了枫叶、竹子、月牙和梅花。如此一来,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将这种浅显的问题简要带过,将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自主探讨以下问题上:“为什么这些小画家能画这些?他们能画其他的吗?还有什么小动物也能当小画家呢?”由于学习《青蛙写诗》《项链》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所以教师设计的上述思考题是符合学生现有学习水平的。
比起毫无目的地把课文读五遍,将浅显的、经过训练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其在预习中完成,这样的方式更有利于教师在备课时合理分配教学环节,如已掌握的,拓展学;未掌握的,重点学。
2.明确目标,巧设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离不开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后习题包含了对课文教学目标的理解,教师通过精心解读课后习题,可以进一步了解课堂教学思想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容,从而备出一节出彩的课。
例如在备课《影子》时,大部分教师都会把教学重点放在讲解“影子”上,却忽略了一道课后题:“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那么,教师在写教案时可以这样设计:①读课文,说说你对影子的理解。抓住三点理解: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影子是我的好朋友,影子的位置是常常变化的。②紧扣影子的位置是常常变化的,借助视频或生活经验解读影子位置的变化原因。③了解影子的前后左右变化,认识前、后、左、右这四个方位,并运用到生活中,以自己为中心,说说前后左右都是谁。
这样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充分利用了课后习题,将教学重点、难点置于课堂教学中。比起千篇一律的教学设计,它更符合学生的学情,学习目标也更加明确、新颖和独特,让人耳目一新。
二、中置习题,上好课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后习题的内容,按照学情合理拓展教学内容,有效改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创设情境,巧激趣
要想学生真正理解、消化课文内容,教师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巧妙创设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教学《大还是小》时,教师可以结合课后习题,进行以下设计:“同学们,就在昨天,我见到了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他说自己现在非常苦恼,当他能自己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很大,当他发现自己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他又觉得自己很小,你们说他究竟是大还是小呢?你们有这样的苦恼吗?来说说看吧!”这样一来,学生有了一个表达的机会,便会从自身角度出发,将生活中的经历带到课堂中去。
这样的设计将文中主人公的经历变成现实中学生的经历,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学生体悟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
2.重视朗读,巧读准
统编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的诵读积累,有些是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有些是从课文的语言特色出发,但都明确、清晰地指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在教学《秋天》一课前,教师可以先教会学生一个口诀:“一声本调是一声,一二三前变四声,遇到四声变二声,词语中间念轻声。”然后让学生带着口诀去文中自己探究读音,最后进行朗读交流。这样,学生既能读准字音,又能明确为什么要这样读,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也能迎刃而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后习题,明确哪些是朗读的重点和难点,并进行专项训练。这样,学生与教师紧密开展教学活动,提高了朗读的有效性。
三、后置习题,评好课
统编小学语文课后习题题型多样,教师可以借助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进行随笔练习,还可以进行语言积累,这有助于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1.搭建支架,巧迁移
在课后习题的编排上,统编小学语文充分研究了课文的特色,将语言的运用、模仿与迁移作为学生学习的支架,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奠定了基石。
以《四季》一课为例,课后有这样一道习题:“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大部分教师会直接选择以挖空的方式作为支架,扶着学生走。其实,教师可以改变课文格式,以春天为例,让学生挖掘语言特点,理解课文是选择了草芽这个能代表春天的事物,并抓住特点来编写小诗,再给学生一个格式支架,学生自然而然就编出了“柳叶绿绿,他对燕子说:‘我是春天。”这样的句子,这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之后,教师在教室开出一块四季墙,把学生的作业张贴上去,既有趣,又能检测学习效果。
2.活用素材,巧积累
统编小学语文对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素材的方式做出了很大的改变,如课后练习环节减少了全文背诵的内容,大幅度增加了读一读、记一记的内容,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素材。
以《项链》一课为例,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读一读,说一说,看谁说得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思考几个短语,再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整合,由一人汇报,另外三人表决是否同意写入他们的词汇袋,若不同意,说明理由,最后由组长进行整理,下课可以玩“攻击”游戏,比比哪一小组的词汇量最丰富,一周后选出“词汇王”。教师除了做好引导之外,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技巧,并表扬获得了“词汇王”的学生。
以游戏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知识积累,比枯燥的读一读、记一记更能促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素材的魅力,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训练,增加知识的识记与积累,进一步激发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养成日常积累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统编小学语文课后习题种类丰富,学习目标有针对性,教师应清晰把握课后习题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课后习题巧妙地融入教学中。这样,不仅能帮助教师设计出彩的教案,为教师的教学设计点亮明灯,还能使学生从“炒冷饭”的学习现状中解脱出来。
参考文献:
[1]陈友情.统编教材课后习题特征解读及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9(28).
[2]严迎旭.变化中发现规律,规律中提高效率[J].内蒙古教育,2019(23).
[3]陈桂虹.激活课后习题彰显语用价值[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9).
[4]俞晓云.发现课后习题的语言密码[J].教育视界,2017(22).
[5]唐湘飞.解读课后习题提升教学品质[J].广西教育,2017(48).
[6]刘荔.教材资源莫忽视例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的有效使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7(10).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方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