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国留学人员跨文化适应障碍:一项质性研究

2021-12-16屈静雯罗哲怡

科教导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质性研究留学人员

屈静雯 罗哲怡

摘 要 本文借助跨文化敏感度的相关理论,以留学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系统梳理了留学人员的跨文化交际困境。研究发现,留学人员具有较高交际参与度和专注度,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和交际愉悦感这三个方面。此外,本文还分析了造成跨文化适应障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为跨文化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留学人员;跨文化敏感度;质性研究;跨文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3.050

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Barriers of Overseas Students: A Qualitative Study

QU Jingwen, LUO Zheyi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73)

Abstract With the help of the relevant theories of cross-cultural sensitivit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bs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ilemma of foreign students through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of in-depth interview. The study found that overseas students have high communication participation and focus. The challenges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differential identity, communication confidence and communication pleasure.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obstacles of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which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cultural ability.

Keywords overseas students; cross cultural sensitivity; qualitative research; cross-cultural competence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交际的内容和形式不断革新,跨文化能力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出国留学人员作为跨文化场景的亲历者,为识别跨文化适应障碍提供了绝佳的观测窗口。本文以Chen和Starosta(2000)的跨文化敏感度(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为理论基础,通过深度访谈的形式了解出国留学人员的真实经历,为识别跨文化交际障碍,寻求应对措施提供实证依据。

1 文献回顾

Chen和Starosta(2000)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技巧组成,跨文化敏感度又包括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交际专注度这五个层面。跨文化敏感度被普遍认为是跨文化能力的核心要素和重要评测指标(吴建设等, 2017:89;黄文红, 2017: 92)。现有跨文化敏感度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第一是利用“跨文化敏感度量表”(Chen & Starosta, 2000)对不同类型人群进行调查,如胡艳(2011)通过问卷,对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调查,并探究了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贾曼丽(2014)对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测评,发现高职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为中等偏低。以上研究以量化统计为主,描绘了不同人群跨文化敏感度的特点,为后续教学实践提供了数据支撑,但这类研究忽略了测评对象的个体多样性,尚未对不同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需求给予足够的关注。

第二是现有研究虽以量化为主,但质性研究有上升的趋势,如吴建设等(2017)在对留学人员出访前和出访后均进行了跨文化敏感度的测量,同时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同学进行访谈,作为量化研究的辅助。潘亚玲和杨阳(2021)通过深度访谈,发现海外留学经历从情感、认知和行为3方面对留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该研究只是简要的总结了留学生在跨文化方面的挑战,对跨文化适应障碍缺少系统性的描述。本研究拟借助跨文化敏感度的理论框架(Chen & Starosta,2000),从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和交际专注度这五个方面深度解析留学人员的跨文化经历,追踪新时期跨文化交际者面临的新挑战,为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提供新启示。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参与访谈的10位出国留学人员,具有不同的专业、留学时间和目的(见表1)。研究中不會出现他们的真实姓名,而是以他们自己选择的化名替代。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半结构型访谈,将“跨文化敏感度量表”(Chen & Starosta, 2000)中的问题进行整合,归纳出访谈提纲,围绕跨文化敏感度的五个核心要素解析留学人员的跨文化交际经历。但在实际访谈时,内容可随时调整,也可根据访谈者的回答添加新的话题,使访谈内容最大限度的接近留学人员的真实经历和感受。经受访者同意,访谈过程全程录音,并转写成文本,通过自下而上的扎根分析(Strauss & Corbin, 1990;转引自文秋芳, 2017: 68),對访谈数据进行分级编码,逐步提取关键词,归纳出主题(见表2),并选取典型数据进行说明。

表2 编码示例

3 研究发现

访谈结果表明,虽然个体经历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受访者都能够积极看待留学过程中经历的挑战,主动尝试解决问题,不会因为遭遇挫折而否定留学经历,因此交际参与度和专注度均保持较高水平,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困境主要体现在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和交际愉悦感这三个方面。通过分析访谈数据,跨文化交际困境及其原因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错位

多名受访者表示,由于自己在国际英语测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便预设自己能够很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但实际上还是遭遇了很多语言理解方面的障碍,交际信心和交际愉悦感都受到影响。比如未未表示她可以阅读十几页的租房合同并且读懂其中的文字,但是并没有真正明白合同的法律责任:

“如果把租房合同做阅读题的原文,给我ABCD四个场景进行选择,我肯定都能做对。我们签字的时候觉得都看懂了大家反复核查了,但是还是出了纰漏,后来有人在门口闹事还差点惹上官司。”

未未的描述说明交际者对语言使用的心理预期与现实不符合。复杂多变的实际交际场景被简化为应对某个题型,并期待寻求标准答案,预设和现实的差距会使交际者产生自我怀疑,降低其参与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访谈显示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敏感度密切相关,但语言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能力体系,不能简化为英语测试成绩,提升交际能力也应关注语言适切性方面的培养。

3.2 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脱节

随着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受重视,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潘亚玲, 2021: 79)。受访者充分肯定了课程在帮助留学人员适应环境,应对文化差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白鹭在访谈中提到:

“大二年级学习了“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了解了高语境、低语境的概念,印象比较深刻。出国之后,就有意识的调整自己说话的方式,尽量去接近别人的交流习惯,调整自己的期待。但还是会有些完全没想到的情况。比如有时候要计算税金或者申领补助,但这边又没有国内成熟的手机应用平台,耽误很多时间,反复失败后感到非常焦虑。虽然都是很小的事情,但在那个时刻真的感受到绝望。”

白鹭的经历可以看出,如果课程仅侧重概念和理论知识,缺乏相应的实践指导,交际者在面对真实的文化差异还是会感到突兀或者困惑,甚至产生失落感和挫败感,直接影响交际参与度和愉悦感。

大山也分享了类似的经历:

“出国前以为做了万全的准备,谁也没想到会暴发疫情,情势变化很快,整个人有点懵,而且这边对戴口罩非常抵触,我们想保护自己,又不想被特殊对待,内心非常纠结。”

大山的经历体现了跨文化交际的即时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如何灵活应用理论知识,应对多变的现实状况应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点。

4 应对措施

4.1 调整跨文化培训内容

访谈为课程内容和形式的调整提供了新的方向。多位受访者表示,毕竟课程无法预设所有的情况,交际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分析能力、决断能力、批判性思考等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阿华说:

“了解一些国别知识当然是必要的,但是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到了这边具体需要什么也是过来之后才知道,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醒学生,不管来之前做了如何充分的准备,到了这边还是会有一些棘手的情况,所以一定不要担心害怕,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

由此可见,跨文化能力培训应结合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及适当的心理建设。受访者卡布奇诺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

“跨文化意识无非就是感受文化的不同,其实也不用非要国别之间比较,我们的祖国那么大本身也有很多文化差异,也可以请大家就身边的跨文化经历聊一聊,我觉得也很有启发性。”

卡布奇诺的观点强调了跨文化培训的多样性和开放性。现已有研究从民族差异的角度(苏小丽, 2021)培养通用的跨文化能力,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4.2 适度规避冲突

多位访问者提到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也应量力而行,对于无法处理的矛盾和冲突应适当规避,而不是无差别的对待。青稞在访谈中提到:

“到了之后才发现,确实有很多人,因为长期受西方媒体的影响,对中国有很深的偏见,甚至对我们的印象还停留在三十年前,完全跟不上现在国内的形式。如果你每次都跟他争执,会非常影响小组内的和谐,也会影响到小组合作的项目,因此如果不是非常严肃的立场问题,我会选择暂时搁置争议,专注到更重要的学习方面,以后有机会再慢慢沟通。”

田格本分享了疫情期间的留学经历:

“我住的社区对戴口罩非常的反感,他们认为是患有疾病的人才佩戴口罩,在这种相对敌对的环境下,如果我们坚持跟他们交流和解释,可能都会加重我们的困境,而且他们不戴口罩,交流起来也很不安全。所以我们选择了尽量避开和其他人的直接冲突,对于公共安全的不同理解可以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讨论。”

访谈人员分享的策略对跨文化能力培养很有启发性。跨文化能力的研究更加专注于描绘能力发展模式,但有效地沟通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去除争议,形成共识。保持求同存异的态度,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跨文化交际策略。在跨文化能力培训的相关课程中也需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针对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措施,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应对跨文化交际的开放性和多变性。

5 结语

自受到学术界关注以来,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等方面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多数研究从“应然”(文秋芳, 2017: 67)的视角论证了跨文化能力培养所应涵盖的内容和达到的要求,而跨文化交际的“实然”状况和现实困境还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描绘。在后疫情时代,文化冲突更加复杂,对跨文化能力的需求愈发迫切。本文以深度访谈的形式,系统地梳理了留学人员的跨文化困境,描述了困境产生的深层逻辑,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为新时期跨文化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金项目:校教育教改基金项目“我校出国留学学员跨文化适应障碍及对策研究”(U2018007)

参考文献

[1] Chen, G. M. & W. J. Starosta.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J]. Human Communication,2000,(3):1-15.

[2] Strauss, A. & J. Corbin.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M]. Newbury Park,CA:Sage,1990.

[3] 胡艳.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调查[J].外语界,2011,144(3):68-73.

[4] 黄文红.中国跨文化敏感度量表的初步构建[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7,(2):92-97.

[5] 贾曼丽.高职生跨文化敏感与跨文化效力的相关性研究[J].外国语文,2014,30(03):171-174.

[6] 潘亚玲,杨阳.海外经历对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影响——以留德中国学生为例[J].外语学刊,2021,(1):79-84.

[7] 苏小丽,吴学辉.大学生族际跨文化敏感度研究述评与发展趋向[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1,30(2):101-105.

[8] 文秋芳,张虹.倾听来自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的心声: 一项质性研究[J].外语教学,2017,038(1):67-72.

[9] 吳建设,刘青,郎建国,等.短期出国留学与语言熟练程度对跨文化交际恐惧和跨文化敏感性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294(3):89-99,149.

猜你喜欢

跨文化能力质性研究留学人员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海归潮形成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关于高职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的质性研究
跨文化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质性研究
厦门市留学人员身份认定新规8月27日起实施
使领馆——留学人员的温馨港湾
全球留学人员可继续获得“免费长途电话”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