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历框架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2021-12-16陈露
陈露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学术与职业评审局建立学术及职业资历质量保证的做法进行描述,对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等进行分析,从而学习借鉴国际先进资历框架质量保证体系的做法。
关键词 资历框架;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3.004
Construction of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and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CHEN Lu
(Nanj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Industry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actice of establishing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by the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accreditation Bureau, and analyzes the accreditation procedures and accreditation standards, so as to learn from the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advanced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Keywords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construction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目标。资历架构是国家教育及培训制度或地区质素保证架构的一部分,是提供终身学习的平台,可加强持份者对教育及培训制度的信心和信任。发展资历架构有助学术、职业及持续教育等界别订定资历标准、保证资历质素,增加资历的认受性,以促进进修人士和劳动人口的流动——不论是在一个国家和地区之内,或是跨国家和地区。[1]资历架构认可的资历,须为个别人士修读某项正规进修课程后可取得的名衔,或者是获认可的过往资历(通过“过往资历认可”机制获得认可)。资历架构以学习成效为基础,设有分级制度,全面涵盖各类学习经历,而取得资历的学习环境并不影响界定各级别的成果标准说明。资历架构正在全球迅速发展,已有超过150个国家及地区参与发展和推行资历架构。
1 资历框架质量保障的意义
资历框架的顺利运转需要有质量保障机制,资历架构下的所有资历必须通过正式评审、认可,证明达到了资历框架四个维度的通用指标,包括(知识和智力、过程、应用能力和自主性、沟通能力和运用科技信息及运算能力)所订明的学习成效,才可获纳入资历架构的特定级别。资历架构与质素保证机制必须以有系统和具透明度的方式互相配合,才能确保资历具有公信力,使公众把国家资历架构视为保证和保持质素的工具。[3]
2 资历框架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2.1 资历评审机构
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评审局)是资历架构的评审机构,为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提供评审及质量保证服务。评审局根据相关立法制定的评审标准,重点考核营办者举办在资历架构下认可课程并保证取得该课程的质量的能力。在审视有关能力时,评审局将考虑营办者正在或打算开办的课程性质。评审局制定的质素保证程序,在确保营办者具备开设课程的能力,同时鼓励营办者持续提升其机构能力。评审局、联校素质检讨委员会及教资会辖下的质保局负责监察教育界别内不同的教育机构及课程。三个机构根据清晰及国际认可的质素保证原则进行质素保证程序。大部分国家设有数个质素保证机构管理特定界别或子系统的质素保证程序。需要强调的是,评审局的工作不能取代营办者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而是需要与之相辅相成。为确保其评审方式与国际间最新的良好作业模式和标准一致,评审局与国外的质素保证机构建立联系。评审局每五年进行一次外部评审。
评审局根据以下四个宗旨进行评审程序:同行评估、标准为本、证据为本、切合目标。为进行“同行评估”,评审局会邀请具备接受评审课程所属学科或行业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专家,加入评审小组。评审小组评估营办者及其进修课程的质量,通过收集评估证据,判断营办者及其进修课程是否符合其所定的标准和目标。评审局制定评审标准,列明营办者必须具备的整体能力,从而达到其教学目标及课程学习的成效。评审标准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大众对教育及培训制度的质量,以及对营办者应具备条件的期望。需要指出的是评审局的评审标准并没有对所需达到的具体学习成效、课程设计或营运模式等列出具体的要求。“证据为本”指评审小组根据營办者提供的证据,就营办者声称有关课程达到基本评审标准及其自订标准而作出评审决定。[4]
2.2 资历框架质量保障体系模型
评审局为资历及有关培训机构制订一个“四阶段质素保证程序”,即“初步评估”“课程评审”“学科范围评审”及“定期复审”。[2]评审局的四阶段质素保证程序的设计旨在协助营办者持续发展其自我检视、自我监察,以及提升其内部质素保证机制的能力。由于“质素保证程序”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因此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评审标准和所需证据。“四阶段质素保证程序”可核实任何形式、程度或授课模式的课程,包括三个资历类别:在完成某进修计划后可取得的资历,而评审当局评定该进修计划达到资历架构标准;在完成由自行评审营办者营办的某进修计划后,或完成由在相关学科范围取得“学科范围评审”资格的认可营办者营办的某进修计划后可取得的资历;以及获委任的“过往资历认可”评估机构就某行业或某行业分支颁授的资历,而该受委评估机构评定该资历达到资历架构标准。
质素保证程序的四个阶段简述如下:
第一,初步评估。院校透过实际运作情况,证明其具备营运获资历架构认可课程的能力。确定院校是否有能力开办达到相关级别的资历架构标准之课程。院校必须取得“初步评估”的资格,才能为其课程申请课程评审和课程复审。初步的能力范畴包括机构管治和管理、财务可行性及资源管理、机构人员编制以及机构质素保证。第一阶段“初步评估”中,评审局会评估营办者是否能够达到其自订的目标及开办达到资历架构标准的进修课程。营办者申请“初步评估”时必须列明拟办课程的资历级别,而“初步评估”中获批的级别,将涵盖该级别或以下的课程。如欲申请开办的课程级别,高于已获批的最高资历级别,营办者则须再次进行“初步评估”。
第二,课程评审、课程复审。课程评审指对拟开办的课程是否达到资历架构的相关标准及对声称的课程目标的评估。在有效期内,营办者应通过内部质量保证程序,持续改善课程的质量。在课程层面检讨指定学习成效是评审程序的重要一环。课程有系统地把“资历级别通用指标”反映于拟定学习成效中,撰写课程目标及课程的拟定学习成效时,采纳相关员工、持份者或外界专家的意见。营办者必须取得有效的“初步评估”或“院校评审”的资格,才可以为其获批级别或级别以下的课程申请“课程评审”和“课程覆审”。
课程复审是指针对已取得评审资格的课程进行复审,从而判断该课程是否持续达到之前“课程评审”“课程复审”的评审标准以及资历架构的标准,该课程是否持续达到营办者所订立的目标,“课程覆审”注重营办者于这期间作出的改善及其成效。此项标准旨在确保营办者有实施一套健全的内部质素保证制度,使用不同的证据来评估真实学习成效,以持续监测课程的成效,并在必要时采取跟进行动。为确保能按照评审标准提供充分证据,已通过评审的课程如在有效期内未有学员修读,该课程将不符合资格申请“课程覆审”。
第三,学科范围评审。指根据营办者在特定学术或行业范围内,已评审课程的运作往绩,确定该营办者是否有能力确保相关学科范围和指定资历级别内的课程的质素,并且有能力提升机构效能以达到其教育或培训目标。通过评审局的“课程评审”或“课程复审”后,可在已通过评审课程的学习及培训范畴之内申请学科范围评审。营办者在申请“学科范围评审”时,应在符合要求的获评审资格课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在特定学习及培训范畴下,明确界定的“学科范围”。在评审过程中,营办者必须具体证明其获评审资格的课程、相关人员的专门知识及技能、营办者的资源及其他相关事项,均能够配合拟申请的“学科范围”。营办者在获得“学科范围评审”资格后,可于获批准的“学科范围”内发展及开办不高于指定资历级别的课程,而不需事先通过“课程评审”及“课程复审”。
第四,机构定期评审。旨在确定营办者能否根据“证据为本”的原则,说明其有系统地提升运作质量和效能,达到其订立的愿景及使命。机构定期评审每五年进行一次。
2.3 四阶段质素保证程序评审流程
首先由院校提交《意向声明》申明有意接受评审,证明达到资历框架对院校、课程、学科范围的要求,从而可以上载至资历名册。评审局会在辅助期协助营办者掌握评审要求,为评审作好准备。
评审局安排评审小组进行实地考察或评审会议。评审小组与院校的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代表见面,并实地考察学校教育教学设施、档案材料等证明文件。
评审小组撰写评审报告。评审局根据评审报告做出最终评定。评定可能是批准、有条件、限制批准或不批准。“评审证据导引”为营办者应如何选择及呈现证据以显示达到评审标准,质素保证程序旨在确保院校具备开设课程的能力,并且鼓励院校不断持续提升其办学能力。包括(质素保证程序)下的评审考核。
在质素保证方面,各国的重要区别在于质素保证是以院校或课程为主,还是以院校及课程两者为主。绝大多数质素保证制度现时均以院校及课程两者为主,意味在外部质素保证制度发展初期,虽然倾向以课程评估为主,但后来通常会演变为以院校为主。此外,各国日渐把质素保证的重点扩展至教与学的质素。
3 启示与借鉴
第一,院校应设有内部质素保证制度,确保其质素符合相关“资历级别通用指标”的学习成效。可以从学员成效、课程成效、机构成效等方面进行管理及监察课程。学员成效可以从各项评核反映出来;课程成效一般可透过分析持份者意见和学员就业数据等资料取得;机构自订绩效指标以评估机构成效,通过效能反应成效。配合既定的教育、培训目标及资历级别,订立清晰的政策和程序,用以制定及监察课程质素和水平。质素管理融合于各项重要的规划、营运及检讨程序之中。营办者已实施有效的机制,定期监察及检视机构的表现,是否达到既定的教育及培训目标;营办者行之有效地实践证据为本的文化,透过资料分析和诠释进行反思自省和持续改进;采取有系统和严谨的方法,在学科范围以内之课程设计中,对“资历级别通用指标”的理解和应用达到一致;内部质素保证制度包括了稳健的课程审批、监察和检讨流程,以确保课程内容合适、严谨和学员表现水平合乎拟定资历级别的要求。这些程序皆注重核实学习成效及增进学习;定期检讨内部质素保证制度的成效,适当地采取跟进行动。
第二,需要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院校管理。定期邀请职员、雇主、校友、专业人士及其他相关持份者,参与评估及调准课程目标和学习成效。资历架构采纳三个主要元素,即级别、学分及名衔,将不同界别的资历纳入一个统一的级别制度,并向学员提供清楚透明的资料;资历由评审机构提供质素保证,以确保各课程达致所订的学习目标及水准;根据《能力标准说明》制订的资历以行业标准为基准,并配合行业的人力需求,从而减少课程学习成效与行业要求两者存在差距的机会;鼓励灵活的单元式学习模式及透过“过往资历认可”机制,令非正式及非正规学习成果(尤其是工作经验)在某程度上得到认可,协助没有正规资历的学员进阶。
第三,评审要与国际标准结合,评审委员有国外专家参与。进一步提升国际认可程度,并实现成为地区及世界公认质素保证机构的愿景,评审局会就所提供的服务进行调查,包括向课程营办者及评审小组成员进行年度调查,了解他们对评审服务的准则和程序有何意见,以及哪些地方尚有待改善。调查结果和跟进行动会在简介会上向该局的大会及院校汇报。[5]
第四,评审局依据“成效为本”的理念制定评审标准。“课程评审”和“课程复审”所要求的能力水平,反映在課程设计、发展和有效的推行上。课程有系统地把“资历级别通用指标”反映于拟定学习成效中。
4 结语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建立终身教育理念,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协调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沟通衔接。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资历框架结合起来,是当务之急,也是途径之一。而资历框架的顺利运行必须要有质量保障体系。国际上往往会发布与资历框架配套的质量保证体系。借鉴国际先进做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质量保障机制,可以为院校内部的质量保障提供标准同时确保进修人士所获得资历及其相应学习课程的素质符合资历框架的标准。
课题项目:1.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名称:职业教育与培训资历框架的国际比较与研究(编号:2020SJA0680);2.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技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2021年研究重点课题,项目名称: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对我国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国际借鉴(际协研GJZJ2021-03);3.本文系2021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校本教育研究课题,课题名称:职业本科引入技能等级证书模式的国际借鉴研究,课题编号:ZBYB21-18
参考文献
[1] 国际交流[EB/OL].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历架构网站,[2017-04-15].https://www.hkqf.gov.hk/sc/per-spective/index.html
[2] 香港学术及职业资格评审局.“香港资历架构”下四阶段质素保证程序手冊[Z].2020.11.
[3] 谢青松.职业教育与培训资历框架的国际比较: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J].教育与职业,2019(10).
[4] 张伟远,谢青松,胡雨森.终身教育资历框架全球化发展的关键议题[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03).
[5] 林晓雯,刘志文.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的演变历程、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