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核心素养背景下二轮复习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以中国古代史为例
2021-12-16广东省广州大同中学曾维冰
广东省广州大同中学 曾维冰
二轮复习以通史为线索,注重时空联系,注重知识体系和框架的搭建,学生通过对史实加深理解进而形成对阶段特征的认识,进一步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尝试用问题带动教学,通过问题创设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学生的应考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一、聚焦教学目标,创设教学问题
二轮复习的时间不充裕,复习时要抓住每个历史阶段的核心问题,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创设教学问题,进而突破重难点和易混淆点。关于汉代的二轮复习,结合新旧课标、考试大纲和历年高考题,笔者把教学目标确定为“认识汉朝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在此教学目标之下,第一个问题采用列举题形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时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个问题比较简单,但是可以让学生用较短的时间回顾和调用已学知识,达到夯实基础的作用,为知识提升做准备,进而设置第二个问题: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二轮复习的问题创设教师常常有一个误区,认为设问要有难度,但笔者认为二轮复习的作用是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做提升,如果基础知识的调用能力达不到,有难度的设问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问题的难易,关键还是在于教学目标是什么,围绕目标实施教学,核心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再例如,以宋史复习为例,困扰历届学生的问题就是对宋代的评价。根据此难点,笔者曾经设计了一节主题教学课——“宋朝,一个矛盾的时代”,把“矛盾”定位为核心词,目标是“通过主题式教学,让学生对宋代有个概貌性的认识,逐步解开对宋代的‘误解’”。为达成这个目标,笔者设计了一道小论文题,如下所示。
在传统史学家的笔下,宋代是屡屡遭受非议、评价不高的时代。比如说,它积贫积弱,在与骑马民族契丹、女真、蒙古的较量中,总是处于下风,屡战屡败。阅读这一段历史,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压抑感。其实宋代有它辉煌的另一面,它处在学者们通常说的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时期,无论是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它都是繁荣与创造的黄金时代。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问题: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这道问题直接摆出了一个核心的教学问题,通过小论文的形式来呈现观点。小论文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考要求的四种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解释素养的具体体现。这种题型也最能即时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语言的逻辑表达等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符合二轮复习的能力要求。该题可论证“观点一: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或“观点二:宋代是繁荣与创造的黄金时代”,甚至是兼顾两种意见,学生可以调用宋代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进行论证,不管是选择哪一种观点进行评析,学生至少对其中一个方面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通过课堂上对不同学生的论证情况进行对比示范和分析,学生又加深了对其他方面的认识。这节课通过这个教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宏观地认识整个宋代的社会面貌,突破“矛盾”,打破“误解”,也培养了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是比较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的。
二、立足学生层次,层层深入,突破重点与难点
二轮复习过程中采用问题教学法,要注重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既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差异,又要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是由浅入深的客观规律,所以可以通过层层设问的方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来突破重难点。
例如,中国古代的抑商政策与社会发展。第一步可以设计问题:中国古代常见的抑商手段有哪些?有什么效果?第二步的设计可以提供两个选择题让学生作答:一道以汉文帝时期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农业、林业、矿业、鱼盐业发展为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做法对国家经济产生的影响;另一道题以西汉惠帝鼓励盐铁由民间生产和东汉和帝允许私人生产和销售盐铁为例,让学生理解汉代的国家治理手段及其作用。通过以上两个选择题,学生会发现,虽然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汉朝都严格实行这种制度。教师加以点拨:“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实行的基本经济政策,但封建统治者也会因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而对政策做出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放宽对商业发展的限制,甚至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在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再设第三个问题:既然适当地“惠商”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那么过度的“抑商政策”会带来什么消极影响?在学生作答和教师点拨之后,学生基本上可以掌握“抑商”的措施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也能够得出政策应适时而变的认识。
三、关注课堂生成,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及时点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一节有效的二轮复习课,除了课前教师的精心设计外,对课堂上新生成的问题或困惑的及时处理和提升是很重要的,毕竟复习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查漏补缺。这个“漏”和“缺”可能是原先教材简单处理导致学生的认识停留在浅层次或知识混淆,也可能是题目做多了,接触的碎片化材料多了,对原来的认识有了新的理解或困惑。如果有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及时提出发现的问题,教师应该鼓励并及时介入点拨,也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提升复习课的效果。
笔者以二轮复习中遇到的一个教学片段为例。某同学做2017年吉林三模的第40题,该试题以16世纪东西方贸易为情境,考查16—17世纪中国白银流通量迅速增加的原因。这道题的情境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但与高三年级现行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的内容不太一致,这引起了同学的思考,提问:“明代实行海禁政策,为什么海外贸易还会那么发达,使得大量白银可以流入中国,而且这看起来不像是朝贡贸易?”学生的问题涵盖了几个疑难点:(1)海禁“禁”的是什么?(2)明朝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什么?(3)朝贡贸易在明代是什么地位?(4)明代在朝贡贸易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对外贸易活动。
笔者把学生的问题进行了拆分,然后抛回给学生一起思考:(1)什么是朝贡贸易?(2)什么是海禁?(3)当政府禁止私商对外贸易,那国家的合法贸易形式还有什么?(4)朝贡贸易的弊端是什么?然后教师总结和点拨:明代前期,由于朝廷严禁私人从事海外贸易,所以朝贡贸易就成为对外贸易唯一的合法途径,但是伴随着郑和多次下西洋带来的国家财政压力,所以后来朝贡贸易就慢慢萎缩了。教师追问:“朝贡贸易衰落是不是意味着对外贸易也萎缩了呢?材料中的16世纪,这时候西方是什么发展情况?”学生回忆了新航路开辟、各地联系加强等知识。教师再次追问:“在全球贸易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实行海禁,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出现?”教师点拨在中国东南沿海出现的走私现象,所以当走私愈发严重的时候,政府是否会考虑调整政策?学生恍然大悟,得出结论:海禁并不是贯穿整个明代的对外经济政策。
笔者带着学生抽丝剥茧之后,进行了简单的知识拓展:“后来在多位官员的建议下,经过了激烈争论,朝廷在隆庆元年(1567年)部分解除海禁,一直被视为走私的私人海外贸易取得了合法的地位,所以明朝的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也就是上面材料题的背景。”后来,笔者在第二课时继续就此问题增加了变式训练,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在最近几届的高三复习中,笔者尝试用问题教学方式带动复习课的推进,围绕教学目标,立足学生层次进行问题创设,提升了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关注课堂生成的新问题,查漏补缺,各个击破,也培养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提升论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目前对于问题教学法的实践和运用尚处在摸索阶段,自知才识有限,本文有些做法在前辈同行看来仍不够深入,还请各位提出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