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引领下乡镇幼儿园利用生态自然资源的美术活动实践
2021-12-16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中心幼儿园苏燕如
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中心幼儿园 苏燕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强调了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要尽可能贴近自然,在自然环境中形成对幼儿的早期审美引导,让幼儿形成对自然的向往。基于此,本文探讨了乡镇幼儿园利用生态自然资源开展美术活动的可行性,分析了具体的实践操作对策,希望可以优化生态美术活动质量,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经验借鉴,促使幼儿积极参与美术活动,感受自然美,形成爱家乡的思想。
一、《指南》引领下乡镇幼儿园利用生态自然资源开展美术活动的可行性
在《指南》引领下,乡镇幼儿园利用生态自然资源开展美术活动有较强的可行性。首先,《指南》对幼儿的学习发展方向做出了必要的规划,说明了幼儿教育阶段要重视对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美术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环境,能够让乡镇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美术创意紧密贴合,有利于幼儿生活常识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养成。其次,乡土化的教育资源具有本土特色,贴近幼儿生活,是能够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资源。通过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其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教学策略,符合《指南》要求下的兴趣培育,能够加强幼儿与自然的联系,同时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最后,生态教育理论强调要在更为自然、和谐、民主的环境中开展教育活动,这一理论思想最为适合幼儿教育,也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在这样的理论支持下,乡镇幼儿园的优势得到凸显,也能够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形成更为开放的美术活动,激发幼儿对创意美术活动的热情,让幼儿的心灵得以自由舒展,灵动的美术创作得以真正实现。
二、《指南》引领下乡镇幼儿园利用生态自然资源开展美术活动的实践
(一)结合生态自然资源,优化美术教学流程
在《指南》引领下,乡镇幼儿园利用生态自然资源开展美术活动要结合生态自然资源,优化美术教学流程。乡镇地区的生态自然资源更容易获得,所以教师要结合周边的环境优化美术教学流程。例如,秋天来临的时候,教师发现幼儿园周边很多大树纷纷开始落叶,大树下车流特别少,场地空旷,那么就可以在这个户外场地以树叶为主题开展美术活动。这样的教学转变了传统美术课堂上“引导观察、教师示范讲解、幼儿操作并展示讲评”的基本教学流程,能让幼儿园美术教学变得更为丰富多彩。接下来,教师组织幼儿来到户外,收集不同的树叶,孩子们可能会找到柳叶形、枣核形、圆形、掌形等树叶。教师拿出幼儿收集到的桃形、卵形、扇形的树叶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到教室,完成“树叶粘贴画”。教师要重视启发幼儿想象:这些树叶像什么?能够组成什么图案呢?在这样的启发下,幼儿会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交流中形成新的灵感,这样也就完成了初步的粘贴画画面构思。最后,教师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做法:在纸上拼出图形,图形拼好后,再一片片在树叶后面抹上糨糊,贴在纸上,再用手轻轻压一压。活动完成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评价,小组内传阅,互相说一说粘贴画的形象是什么?这样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活动的趣味,更加注重感受体验。总之,乡镇幼儿园周边有很多自然生态资源,教师要多开发利用,同时考虑材料、真实世界的生活经验、游戏决策、时间等,让生态审美的新型教育形式能够落到实处。
(二)巧妙选取自然材料,形成创意美术活动
在《指南》引领下,乡镇幼儿园利用生态自然资源开展美术活动要巧妙选取自然材料,形成创意美术活动。自然材料的灵活选取与应用能够更好地形成创意美术活动,让生态自然美术资源变成创意美术活动的重要素材,让幼儿在收集、感受生态自然素材的同时,形成审美能力,提升美术技巧。例如,教师组织了亲子活动,教师、家长与幼儿一起去户外郊游,在郊游的过程中,要充分让幼儿感受到自然环境。与家长一起收集当地的特产,从当地特产的角度出发形成美术活动,如果是南方可以收集沙滩上面的小螃蟹、河塘边的田螺等,如果是北方可以采蘑菇和野菜。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用绘画的形式展示家乡特产,用自己的画笔去画出自己熟悉的事物,加入情感,形成人与物的互动。这样很多儿童在画面上展现了与爸爸妈妈一起捉螃蟹或者一起在山坡上拿着野菜笑嘻嘻的画面,这些都是特别美好的美术作品创作。总之,自然材料并非指专门为儿童游戏而存在的材料,它包括自然界的一切,这一切在孩子们眼中都可以成为他们最心爱的创作材料。教师要根据美术教学的任务选择自然材料,然后利用更为开放的活动激发幼儿的美术创造能力,提升美术创意活动的最终效果。
(三)结合生态自然资源,开拓美术园本课程
在《指南》引领下,乡镇幼儿园利用生态自然资源开展美术活动要结合生态自然资源,开拓美术园本课程。乡镇幼儿园要结合本土优势,把自然资源融入美术园本课程之中,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将特色美术活动渗透于园本课程中,实现多方面教育资源的高效整合。首先,教师要结合生态自然资源形成主题化的园本课程。一般情况下,主题化的园本课程类型要从集体教学、区域游戏、主题墙饰、家园互动等方面进行课程设置,那么如果从自然资源的情况出发,主题化园本课程的设计可以从当地的特产、特色出发,形成主题化课程。例如,如果当地稻草很有名,那么可以“稻草”为主题设计课程,围绕稻草形成编织、绘画、粘贴、染色等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总之,结合生态自然资源,开拓美术园本课程,加深幼儿对大自然的审美体验,将新课程理念与农村实际条件有机结合,利用地方有效资源开展特色的美术教育园本活动,开发极具地域特色的课程,把各具特色的农村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文化特征纳入教育传承的内容,丰富幼儿教育的课程体系。
(四)创意思考布设环境,反向开发自然资源
在《指南》引领下,乡镇幼儿园利用生态自然资源开展美术活动要通过创意思考,师生共同布设环境,反向开发自然美术资源。首先,教师要和幼儿一起找到乡镇地区的美术资源装饰班级。班级装饰最为常见的就是墙壁装饰,那么乡镇地区的农作物、特产、自然环境的特色等都是装扮的素材。例如,当地有很多小昆虫,孩子们也会经常抓蚂蚱、蜻蜓、蝴蝶玩耍,那么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这些昆虫,并且在墙壁上用真实的草叶、树叶等张贴出自然环境,中间绘画这些昆虫,一幅自然的风景画就形成了。当然,涂鸦是一件快乐的事,能让幼儿尽情创作属于自己的“小作品”,也是幼儿喜欢的一项活动,所以墙壁装饰不要要求过多,要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强调色彩,忽视对美术创作“像不像”的要求。其次,教师要结合这些装扮的创意活动形成更多的美术活动,也就是将风俗习惯引入幼儿园中,带领幼儿玩一玩、做一做,领悟多样化风俗的内涵。例如,上文中的昆虫游戏可以在观察、绘画之后,引导幼儿去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性,给幼儿讲一讲《昆虫记》的内容,形成自然科学教育、美术活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全面整合。总之,幼儿美术活动要与乡镇自然资源紧密结合起来,将美术作品赋予生动化与形象化,提升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效率。
综上所述,乡镇幼儿园利用生态自然资源开展美术活动要在《指南》引领下建立生态意识,立足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兴趣,实现自然美术课堂构建;结合生态自然资源,优化美术教学流程;巧妙选取自然材料,形成创意美术活动;结合生态自然资源,顺应幼儿的天性,开拓美术园本课程;创意思考,整合教学资源,师生共同布设环境,反向开发自然美术资源,为幼儿创设生态式美术活动情境,营造良好活动氛围,全方位展开美术活动。